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間, 府中人人皆知,二房有個受二爺寵愛的李姨娘。

  早先秀蓮恃寵而驕,有點浮躁起來, 一度對失了掌事權利的徐媽媽沒那麼恭敬了。想不到,呂紅葉通風報信, 徐媽媽利用府里的人脈查證一番,發現趙氏早產,蘇氏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立刻到長房揭發, 把蘇氏拉下馬。

  徐媽媽就這麼翻了身, 在嫻姐兒的助力之下重新執掌二房權柄, 比之前更風光了:眼瞧著, 蘇氏翻不了身, 卻占著二夫人的位置, 孔連捷不可能再娶,過幾年,昭哥兒到外院開院子,娶妻,依然是徐媽媽的天下。

  秀蓮一看不妙,忙燉湯做點心,柳黃做衣裳鞋襪,撒嬌奉承,百般逢迎,把禁足了蘇氏之後心情不佳的孔連捷哄得臉色迴轉。孔連捷一高興,便兌現承諾,把柳黃抬成姨娘。

  柳黃心愿得償,對秀蓮千恩萬謝的,口口聲聲叫秀蓮「姐姐」,無論什麼事都以秀蓮為尊。

  徐媽媽見了,便隱忍下來,見了兩人笑眯眯的,一字不提過往。秀蓮不敢大意,越發精心服侍孔連捷。

  這麼一來,孔連捷十天有五天歇在書房,另三天在秀蓮院子,其餘兩天才到柳黃幾人處。

  秀蓮哥哥被提拔,母親也有差事,在院子裡過的舒坦,秀蓮心滿意足,一度以為日子便這樣過下去了,唯一缺憾是沒有孩子。於是她求了孔連捷,到大相國寺敬香,又請了一尊觀音像在房裡日日抄經跪拜。

  沒曾想,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好時光總是短暫的:

  十九年年初,趙氏一邊調理身子,一邊託了娘家親戚,從拐彎抹角的遠房親戚裡面找了個姑娘,給孔連捷做妾。

  那姑娘姓陳,今年二十一歲,家裡原本略有資產,父母先後病逝,弟妹還小,陳姑娘便退了婚約,撐起家裡的鋪子,教導弟妹讀書,一來二去的,耽誤了自己的青春。

  趙氏把人叫進府里瞧了瞧,很是滿意,和老夫人商量了,又請孔連捷見了一面,挑了個日子,吹吹打打一頂小轎把陳姑娘抬進府里,擺了四桌酒席,陳姑娘就成了二房的陳姨娘。

  蘇氏雖被禁足,畢竟是二房主母,趙氏行事從不出錯,帶著陳姨娘給蘇氏敬了杯茶。蘇氏愛答不理的,並不意外,也無所謂,像是早料到這一天。

  第二日,秀蓮也見到陳姨娘,當場鬆了口氣:陳姨娘白白淨淨,圓臉大眼,看著不愛說話,規規矩矩的模樣,不如她俏麗,也不如柳黃清秀。

  想不到,這麼一位貌不驚人的陳姨娘,卻入孔連捷的眼:孔連捷年紀漸長,經歷過不少事,性格踏實下來,陳姨娘沉穩低調,規矩守禮,又讀過書習過字,行事有章法,不像小妾,倒有些正房太太的范兒,倒退十年,孔連捷必定不喜,時至今日,陳姨娘卻得了他的歡心。

  且,陳姨娘是清白人家的女兒,入府是有納妾文書的,是為良妾,比秀蓮、柳黃和孫馬兩位姨娘的身份都高一籌。

  一時間,陳姨娘成了長春院最得寵的姨娘,秀蓮倒退一射之地,忍氣吞聲收斂鋒芒。

  入門三個月,陳姨娘懷了孕,孔連捷更是寵愛,頻頻賞賜,他有兒有女,無論陳姨娘生兒子生女兒,都是喜上加喜。

  秀蓮咬牙,趁著陳姨娘無法伺候,小意溫存,把孔連捷拉回自己的院子,一心想扳回一局,懷個孩子。

  誰曾想,直到第二年,陳姨娘生下孔連捷第四個兒子,府里的七少爺,柳黃也有了身孕,秀蓮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怎麼會這樣?秀蓮欲哭無淚。自從馬麗娘在時她流了孩子,又喝過一年避子湯,小日子就亂了,每次月事來時腹疼不已,可她問過大夫,她還年輕,徐徐調理著,是能懷孩子的:醫生說,自己治好過一個喝了幾年避子湯的婦人,這婦人後來生了個大胖小子呢!

  小子還是姑娘,秀蓮不太在乎,左右孔連捷不缺孩子,她只想有個依靠罷了:秀蓮並不傻,孔連捷尊重嫂子妻子,對妾室通房丫頭處處留情,並不放在心上。

  她二十四、五歲了,顏色不如從前,再過兩年,孔連捷必定厭煩,像孫姨娘馬姨娘一樣冷落她,把精力放在新的美人身上,何況,還有柳黃,陳姨娘....

  她沒多少時間了。

  秀蓮到處求神拜佛,哀求大夫,托人找求子方子,使勁渾身解數討孔連捷的歡心,直到柳黃的女兒素姐兒會走路,會咯咯笑,會叫「姨娘」了,身子一點動靜都沒有。

  秀蓮有些絕望。

  不幸中的萬幸,柳黃原本巴結她,之後和她平起平坐,生了女兒之後地位高於她,反倒生了兔死狐悲之心,對秀蓮十分親厚。

  夜深人靜,柳黃勸她:「姐姐別吃那些□□蠍子、靈符仙藥,當心吃壞了身子。五小姐是有良心的,大了會照拂我們的。」

  秀蓮落淚,柳黃的女兒再好、再聰明美貌、再討府里主子們喜歡,也不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

  見她滿臉不甘,又透著哀愁,柳黃嘆息,說貼心窩子的話:「若不是姐姐,哪有我今日?姐姐若有喜訊,自然是好,若是....反正,日後有我一日,就有姐姐一日。」

  人活一世,總得有個寄託,秀蓮不如意,便拿別人的慘事安慰自己:

  自己再不好,能隨意出入二房,府里錦衣玉食的養著娘和哥哥,有柳黃這個貼心人,能和柳黃照顧素姐兒,日子有個盼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