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蘭佩生產在即,大單于不便親征,當下便命趙實並當於鐵拂率兩萬騎兵,圍攻馬邑。

  半月後,蘭佩順利產下一女,與此同時,韓信抵抗不住匈奴的強勢進攻,遣使向匈奴求和。

  “我有女兒了!”

  冒頓丟下前線戰報,疾步沖入產房,抱著蘭佩剛生下來的皺巴巴的小女嬰,滿心歡喜:“天降福星,這是孤的小福星,是整個匈奴的小福星!”

  放下女兒,他又趴至蘭佩榻前,握起她的手吻了又吻:“蓁蓁,你辛苦了!”

  蘭佩見他連日來又要顧及前線戰況,又要陪伴自己生產,眼窩下一層淺青,心有不忍,虛弱道:“你去休息會吧。”

  “我不累!倒是你,好好休息,快些養好身體,日後好隨我親征!”

  蘭佩當時並不知冒頓所說的日後是多久之後,只是在月子裡,聽冒頓說韓王已徹底反了,投降了匈奴。

  “其實當時韓王向匈奴求和時,已經請求劉邦派兵救援,誰知劉邦得知韓王與匈奴接洽後,認為其向匈奴派使者有二心,一怒之下,賜敕書責備其‘專死不勇,專生不仁’,韓王信自楚漢爭霸的烽煙中一路陣前拼殺,追隨劉邦多年,十分了解劉邦的為人,收到劉邦的斥責信後,深恐被誅,為了保全子孫性命,獻出馬邑,降了匈奴。”

  “是以我已與韓信相約,將遣兵共同攻漢,南逾句注,西擊太原。”

  蘭佩見冒頓一雙晶亮的眸子裡滿是期待,試探道:“所以你這次,又要御駕親征了?”

  冒頓篤定點頭:“嗯,帶上你一起。”

  作者有話說:

  小貼士:

  臧荼的孫女(極有可能是臧衍的女兒)臧兒,是漢景帝劉啟第二任皇后王娡的母親,而王娡是漢武帝劉徹生母。也就是說,臧荼的孫女(臧衍的女兒)是劉徹的外祖母。

  也就是說,劉徹的外祖母的爹,曾為了躲避劉邦的追殺,逃到了匈奴,而劉徹的外祖母的爺爺,是被他爺爺的爹(曾祖父)劉邦殺死的。

  這實在是,天雷滾滾,太狗血了......

  終於寫到白登之圍了,也意味著,完結倒計時了......

  第112章

  劉邦當年起兵造反,那些來自市井的窮街陋巷,與他稱兄道弟,一路追隨他打下天下的同袍手足之中,周勃是個編席匠,間或替人吹吹打打辦喪事,樊噲是個殺狗賣肉的屠夫,灌嬰則是售賣絲帛絹匹的小販。

  便是此三人,在劉邦得知韓王信投降匈奴之後,被派到了對匈作戰的最前線。

  此時的周勃,灌嬰,樊噲,早已不再是當年在豐縣、沛縣,睢陽走街串巷的小嘍囉了,歷經四年楚漢戰爭的陣前拼殺,已然成長為劉邦麾下的三員猛將,一次派出此三名大將同往陣前,可見在劉邦看來,當下局勢甚危。

  在此之前,劉邦已派出將軍柴武作為先遣部隊,前去馬邑打探虛實,結果柴武剛翻過句注山,便確認了戰報——韓王信卻是反了,馬邑城中如今已駐紮了大批匈奴軍隊。

  句注山,因每年大雁經此飛越南北,又稱雁門山,山勢陡急,溝壑縱橫,兩峰對峙間,一條細長峽谷穿山而出,形如闕門,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柴武行軍至句注山後,一時進退兩難,只得據險紮寨,遣斥候飛騎向皇帝陛下奏報軍情,等待皇帝的下一步軍事號令。

  而此時的冒頓,正坐在一輛嶄新的金頂帳車之中,不疾不徐地向馬邑進發。

  蘭佩剛生產完不足三月,若不是冒頓軟磨硬泡,說她不來,他心難安,又兼她對此次漢匈對決心中無底,想陪在他身側第一時間了解戰況,她是絕不會丟下一雙兒女,一路隨他至此的。

  既來之,則安之,眼看著馬邑就在前方,烏壓壓的營寨連綿不絕,六萬匈奴騎兵在丘林稽且、當於鐵拂和趙實的統領下,已在馬邑等候多時,只待大單于一聲令下,向句注進發。

  “韓王信的軍隊現在何處?”

  看著馬邑城中都是匈奴大軍,蘭佩放下帳車車簾問冒頓。

  “他正在城外與曼丘臣部署軍隊糧秣輜重的運輸事宜,為南下晉陽做準備。”冒頓自帳車內的輿圖前走到她身邊,道:“我欲將馬邑作為駐守營地,讓韓王信的手下王黃、趙利留守,除了守住此戰略要地之外,趙利本為趙國王室之後,可用他的影響,在這片原屬趙國的土地上招兵征糧,做好與劉邦長期對戰的準備。”

  冒頓提及趙國王室之後,讓蘭佩不禁想起趙實和趙綺,幽幽道:“其實趙實兄妹也是趙國王室之後......”

  冒頓對她這種抓不住重點,從他的話語裡胡亂聯想別的男人的行為甚是不滿,伸手在她還未完全瘦回去的腰間狠掐了一下。

  疼得蘭佩擰眉嗔斥:“哎呀,你做什麼,疼啊!”

  冒頓眼皮半掀,神色囂張欠揍:“知道疼就好,讓你再想些有的沒的。”

  蘭佩待要與他爭辯,帳車已經停穩,近身侍衛掀起車簾,擺好木階,請大單于和大閼氏下車。

  候在車外的匈奴騎兵整齊列隊,騎馬立於陣前的,正是趙實和丘林稽且。

  “末將拜見大單于、大閼氏!”

  趙實和丘林稽且叩胸行禮,冒頓微微一頷首,牽著蘭佩徑直向軍中王帳走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