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些大抵是無形的,可天罰卻實實在在,做不得偽。

  天罰便是能引來雷電,對有罪之人,依照他們所犯的罪孽懲戒。

  方才雖有數不清的雷電降下,但每一條雷電,都毫無差錯的落在它們該懲罰的人身上。

  手沾鮮血者,死。

  □□擄掠者,死。

  肆意玩弄者,死。

  ……

  而那些雖有過錯,但罪不至死的人,天罰也絕不會盲目將其劈死,他們只會感受到與過錯相符的痛苦,卻不會輕易死去。

  而曾經砍人手腳者,經天雷懲戒後,他們的手腳也會就此作廢。

  故而,當雷電消失時,地上並不僅僅只有被雷電劈的湮滅的飛灰,還有一群哀嚎打滾,手腳雙眼作廢的人。

  而這些,都是諸縈的懲戒。

  方才還敢拉著諸縈逃跑的老嫗,此刻已是痛哭流涕,她不像那群流匪一般,是因為恐懼與疼痛,老嫗是喜悅與崇敬的哭泣。

  當初諸縈在時,只恐驚擾了諸縈,諸侯們雖然仍有些小打小鬧,但一直不曾動真格的,也使得庶民們過的較往日更安寧祥和些。

  他們並不會知曉諸侯們的打算,但都聽過諸縈神女的名字,自然而然的歸功於諸縈。

  因為有神女降世,故而帶來了寧靜。而在諸縈離去後不久,戰爭就越來越多,庶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在這些曾知曉諸縈神女存在的庶民眼中,諸縈便是能帶來安寧和樂的神女,戰亂越是頻繁,他們便越是渴望諸縈神女有朝一日能記起凡間的他們,再一次帶來和平與安寧。

  諸縈如今雖未直言自己的名字,但她的衣裳容貌,早已傳唱至天下,無人不曉。即便是祭禮之上,關於諸縈的巫樂與頌歌,也絕不可少。

  而原本在四處逃跑藏匿的庶民們,大多也遙遙望見了這一處的動靜,毫無疑問,他們都和老嫗一般,朝著諸縈的方向跪拜,口中念念有詞,幾乎無人不是痛哭流涕。

  他們怎能不傷懷呢?

  神明棄之而去,此後便是無盡的戰爭與哀慟,無人可以逃離。

  他們無時無刻不懇求天下太平,懇求諸縈重新回到凡間,帶來真正的天下太平。

  諸縈看著底下虔誠叩拜的人,原先的迷茫之心,悉數消失。

  她不僅僅是諸縈,更是神女,儘管一開始是為了能在這個陌生的時代,好好活下去,但後來,她有了遊戲背包,能力漸漸強盛,真正擁有了神女該有的能力。

  而她,也享受著天下萬民的供奉,她的廟宇遍布諸侯國,並不僅僅是在衛國。

  枉費她曾經還有著不插手天下興亡,只帶來這個時代所沒有的技術,來默默造福庶民們的念頭。

  若想要真正的造福天下,便只能從諸侯國的興亡插手。否則,不論諸縈帶來了什麼,哪怕是產量再高的糧食,再超越時代的技術,也沒有分毫作用。

  她不準備再沉溺在所謂的孤獨迷茫之中,而是盡心竭力,真正的讓天下黔首安居樂業,此後永享太平,海晏河清。

  諸縈既然做出了決定,自然也不會再逃避。

  只見諸縈高懸於半空之上,取出遊戲背包的小紙人,信手一撒,小紙人們朝著各個方向飛去,又或是被諸縈瞬移到僅存的幾個諸侯國的都城王宮之內。

  有的出現在朝堂之上,有的出現在喧鬧的街市之中,因為小紙人的身體極小,它們出現在各個角落,眾人皆看不見它們,卻能清清楚楚的聽見諸縈透過小紙人傳來的聲音。

  聲音仿若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未必有多大聲,卻能清清楚楚的傳入每一人的耳中,不論是正在嬉戲玩樂的貴族,還是辛苦勞作的農人,他們都能清楚的聽見諸縈說了什麼。

  “吾乃諸縈,受天帝之命,降臨人間,欲造福萬民。

  後受人皇感召,授吾農種,此後天下再無餓殍。

  吾今歸來,承天地之意,使天下一統。”

  她的聲音迴響在天地之間,久久留有餘韻,令人的腦海中升不起別的念頭。

  而在諸縈說完後,她的身影亦被放大,呈現在天邊,所有人似乎都能望見諸縈高貴凜然的法相。

  但他們有不敢望著太久,因為雙目會有灼痛感,眾人只當是不得褻瀆神明,又敬畏的低下頭來。

  於是,天下間的各處,無數的庶民,盡皆虔誠跪下,他們不斷的對諸縈跪拜叩首,凡是庶民,無不歡欣雀躍,對諸縈的重新歸來而感到慶幸,以及發自內心的敬畏。

  因為諸縈神女並未拋棄他們,她不但沒有拋棄他們,甚至帶回了能使天下人溫飽的糧種,而諸縈更是許諾會插手天下的興亡,令天下太平。

  這是何等的好事啊!

  一時間,無數處的跪拜聲重合,天南地北都充斥著因諸縈而響起的啜泣聲。

  而諸縈在說這話的時候,桓珩原本正聽臣子們的上奏。

  當桓珩聽見熟悉的聲音時,明明已年過而立,心性極為深重,但還是忍不住發愣,就如同被人定住了一般。

  他甚至不知該做什麼反應,對於桓珩而言,他等了諸縈已經整整十年。

  他不怕等,他就怕當諸縈有朝一日想要再來凡間時,他已經化作塵土,再也見不到她。

  這麼多年了,桓珩終於再一次聽見了諸縈的聲音,她終究是歸來了,重新歸來凡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