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是杜家的三房人在得著淮國公府的請貼後,那是非常高興。對於赴宴,那是樂得如此。

  杜綿綿的娘家人里,娘家請了。出嫁的姐妹自然也得請。

  甭管是轉到民籍的李家婦,杜綿綿的大堂姐杜貞貞。又或者在夫君調回京都,這是隨著夫君歸京的杜寧寧。這二位堂姐妹自然也是得著淮國公府的請貼。

  至於外甥女司馬秀兒那裡,自然也是得著請貼。這一位桂王府的遺留下來的獨女。如今被養在宮中,弘武帝和李皇后憐愛一個侄女,帝下旨意,已經正式冊封其為樂安郡主。

  這一份請貼,自然便是東宮太子妃司徒瀅瀅轉交的。

  因著淮國公府是武勛人家。這一回,自然便是給跟隨寧王起兵得著重賞的武勛名爵人家,一一下了請貼。

  一時間,淮國公府舉辦慶功宴時,那也是門庭煊赫,賓客滿高座。

  女眷在內宅里待客。

  堂戲自然舉辦著。各路女眷有著丫鬟們的引路。杜貞貞來時,她望著府中的各路官眷。杜貞貞一時間挺不適應。她知道,在這等場合里,她怕是身份最低微的一人。

  只是為著夫家計較,為著孫兒們計較。杜貞貞還得來。

  好在杜家人很快也來了。有杜家人在,杜貞貞與親娘大太太顧氏湊一處,這等時候,杜貞貞覺得鬆一口氣。

  待得三堂妹杜寧寧來赴宴時。見著堂妹身上的敕命服,還有頭上的孺人冠。杜貞貞有一點羨慕。

  可望著庭院深深,一步一景的淮國公府時。杜貞貞又是心頭複雜的很。那等複雜的滋味,讓杜貞貞是五味雜陳。

  特別是與娘家人,與堂妹一道去見杜綿綿時。

  杜貞貞只是行禮中的一人。超品的國公夫人,杜貞貞當然得跪得行禮,行大禮。誰讓她是一個白身之婦。

  曾幾何時,杜貞貞一直嚮往的,她發現在堂妹杜綿綿的身上全是實現了。明明當初忠勇侯府的婚事,杜貞貞是挑剔萬分。

  她也想過的,萬一忠勇侯府翻身了呢。最後的結果提忠勇侯府沒翻身。如今的朱家,倒是見著起色。

  可萬萬不到的是離開忠勇侯府後,司徒家那是小日子一日好過一日。

  再見到淮國公府的一切,杜貞貞心頭的感慨,只道命運造化,半點不由人。

  弘武元年一過,迎來弘武二年。

  這一年發生一件大事。便是弘武帝正式冊封東宮的大皇孫司馬暻為皇太孫。許多人在這等時候已經觀望清楚。

  弘武帝沒有冊立二皇子為儲君的意思,半分都沒有。二皇子不會有奪嫡的希望。特別是弘武帝在冊封東宮的太子後,又是冊封東宮的皇太孫。這是雙重的保險。

  這於東宮而言是大喜訊。

  淮國公府的杜綿綿知道此事後,她亦是替女兒高興。替外孫高興。

  亦是這一年,杜綿綿敲定次媳、三媳的人選。這一年,淮國公府要舉辦兩樁婚事。

  次媳、三媳的選定,杜綿綿花足了心思。她總想給兒子最好的。同時,也不是她一個人瞧好了就定下。自然還得兒子們挑中眼緣。

  司徒佑泓、司徒佑浦前程甚好,自然入得未來岳家的法眼。在司徒佑泓、司徒佑浦自己是相看中未來的嫡妻後。這婚事便是順順利利的成功。

  淮國公府。

  春花燦爛。杜綿綿瞧著花園子裡帶著大孫兒散步的夫君。杜綿綿走上前,她笑道:“四郎,你倒是好興致。還真準備帶著咱家宣兒一起做春日的花茶。”

  “此是雅趣。”司徒弘光笑了起來。

  “如何?我家今年可是要喝上兩盞媳婦茶。”司徒弘光對妻子杜綿綿笑問道。

  “已經差媒人請婚。泓兒、浦兒自個兒也樂意。我這兒自然也盼著早早迎新婦進門,也是喝上媳婦茶。司徒家應該迎了新婦,很快就會有喜訊傳來。指不定來年,咱家就會添丁進口。”杜綿綿笑著回一話。

  這時候,杜綿綿是逗著大孫兒司徒宣。

  “宣兒喜歡當哥哥嗎?”杜綿綿笑問著孫兒。

  “哥哥,吃?”司徒宣一手摘著花,一面扭頭與祖母回話。他是一派的稚子天真。

  站在花叢中,司徒宣像是天上的金童兒。

  一時間,杜綿綿瞧著這一切,她有一種歲月靜好,不可辜負的感覺。

  “哥哥啊,那可不能吃。”杜綿綿伸手,她摸一摸長孫的頭頂。她的眼中全是溫柔,這時候有的便是祖孫之間的溫馨。

  “花花,吃。”司徒宣摘得一枝花,他遞給祖母。杜綿綿接過那一枝花,她湊到鼻間嗅一嗅,她的眼眸中全是笑意。

  “真是孝順的好孩子。”杜綿綿摟著大孫兒司徒宣。她是湊著小孩兒咯咯的笑出聲來。司徒弘光在旁邊瞧著,他的眼中也全然是笑意。於司徒弘光而言天倫之樂的享受,此身再不復多求。

  此時,有小廝來稟話。

  司徒弘光聽著小廝稟道:“公爺,最新的消息。咱家二爺、三爺升官了。”小廝稟明的消息里,司徒弘光聽著次子司徒佑泓官升兩級,如今升為正三品的武官。乃是獨領一支兵馬的游擊將軍。

  三子司徒佑浦亦是官升一級。也是前程可期。

  聽得這般的好消息,司徒弘光非常的開心。他的眼中對未來自然是無限的期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