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他手裡打著快板兒,找著節奏,心裡想著曾經演過很多遍的單口相聲的台詞。那大段的貫口,曾經是張嘴就來,現在卻是要一句一句往起想。
兩天的時間能不能把曾經的才藝撿起來,他心裡稍微有點底虛。最怕的是,幾天後上了台,突然大腦一片空白,忘了詞,那就麻煩了。行話說,就死台上了。
第105章 雙胞胎哥哥3
這兩天,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池瑞都在宿舍里打快板兒,一層樓的男生幾乎都來參觀過了。這一層都是新生,大家還給他鼓勁兒,“加油啊!”“給我們新生長臉!”“讓他們老生好好看看!咱們這才藝!”
好在以前練習得多,少年時的記憶也很難磨滅,雖然過去好些年了,這兩天的練習還是讓池瑞把那童子功撿回來不少。
他的節目順利通過, 第二天晚上彩排的時候,還贏得了分管老師和學生會幹部幹事們的一致好評。
那位分管校園文化工作的魏老師還說,“說相聲可真少見,咱這台上多少年沒見過說相聲的了。可惜只有一個人。要是再能找著一個,兩人一逗一捧,那就效果更好了。”
其他的參演學生對池瑞的節目也是十分好奇,伸長了脖子地看。
演出就在彩排第二天,晚上七點開始。
不少新生都早早跑去占據有利位置,雖然文藝部在學生會網頁上宣傳的是,歡迎全體師生來觀看演出。但實際上,去的晚了,也就沒座位了,只能站在牆根看了。再晚些的,就進不去門兒了。
因為魏老師覺得池瑞的相聲比較難得,效果又好,就給他排在整個晚會四分之三的時間點上。
等大家看過了民歌、流行歌曲、獨舞、集體舞、小品,突然報幕員說,“下面請大家欣賞單口相聲:《玲瓏塔》。表演者:工商管理學院,池瑞。”
觀眾席立刻一陣騷動,不管是老生還是新生大家議論紛紛:“還有人說相聲啊!”
“誒,這屆新生還有這人才,我來這學校還沒聽過相聲呢。”
……
池瑞穿著件灰色大褂,手拿快板上了台,大家一看,呦,還真有范兒。
他穩穩地站在台上,開始表演,先是說了些軍訓的趣事,“……軍訓前都是白面小生,軍訓完了您再看,全是非洲兄弟……上個禮拜我回家,晚上九點下火車,我爸楞沒接上我。臉太黑,我還穿一身黑衣服,已然與夜色融為一體了。我爸就沒看見我!巧了,我也沒看見我爸。我都回家了,老頭兒還在火車站等著呢……我媽開門嚇一跳,嚯,來一非洲朋友……”
這前面半段,說的是他自己在軍訓中知道的趣事,也包括了對學校食堂的調侃。因為事情就發生在本校,同學們很有同感,樂得前仰後合的。
一陣陣爆笑過後,池瑞開始拿起快板,左右手板兒一亮相,學生們立刻鼓掌,十分期待。
由於準備時間太短,他很難寫出一個完整的全新相聲段子出來,後半段加上一段快板書,其實主要就是撐時間的。
但是,在對相聲不那麼熟悉的學生看來,會打快板就已經很高端了,更不要說台上這位,雙手快板,熟練協調,那快板兒都打出花來了。池瑞還沒開口,先贏得了滿堂彩。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頭幾千層。若問老僧年高邁曾記得黃河九澄清……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一張高桌四條腿,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鐃鈸一口磬,一個木魚一盞燈。一個金鈴,整四兩,風兒一刮響嘩愣。……”
池瑞口齒清晰,背著貫口,手裡的快板也節奏分明。學生們激動地不停鼓掌叫好。
“說大風,好大的風。十個人見了,九個人驚,刮散了滿天星,刮平了地上坑,刮化了坑裡冰,颳倒了冰上松,刮飛了松上鷹,颳走了一老僧,刮翻了僧前經,刮滅了經前燈,刮掉了牆上釘,刮崩了釘上弓。霎時間,只颳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鷹飛、僧走、經翻、燈滅、釘掉、弓崩。一段繞口令。謝謝大家!”
這最後的一段貫口幾乎是一口氣說完,快板節奏是越來越快,但是講的人依然字字清晰,讓觀眾聽得句句分明。潮水般的掌聲響起,直到池瑞鞠躬下台,還沒有結束。
甚至還有人叫返場,“再來一段”。池瑞在後台聽見,一個趔趄差點兒摔倒。他對著來恭喜演出成功的學生們匆忙地點頭就跑下去。
要了親命了,還再來一段!
沒有再一段了!就這一段,也是練了好幾天,才勉強能上台,他中間其實有說錯,只是觀眾聽不出來。快板兒節奏其實也散過,只不過大家沒注意罷了。
雖然有童子功,但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準確地說,那是多少輩子前的事情了,幸虧有系統這個外掛幫忙提詞,不然他在台上連三分鐘都待不下去。
池瑞回了宿舍,就翻出書本來看,這幾天連作業都沒來得及做,就顧了演出的事兒了。現在演出結束,趕緊回到正常狀態吧。
於是,他的三個舍友回到宿舍,就看見這樣一幕場景。剛剛被熱議的“校園相聲新銳”,此刻正趴在桌上奮筆疾書,湊近一看,這人在狂補作業。
兩天的時間能不能把曾經的才藝撿起來,他心裡稍微有點底虛。最怕的是,幾天後上了台,突然大腦一片空白,忘了詞,那就麻煩了。行話說,就死台上了。
第105章 雙胞胎哥哥3
這兩天,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池瑞都在宿舍里打快板兒,一層樓的男生幾乎都來參觀過了。這一層都是新生,大家還給他鼓勁兒,“加油啊!”“給我們新生長臉!”“讓他們老生好好看看!咱們這才藝!”
好在以前練習得多,少年時的記憶也很難磨滅,雖然過去好些年了,這兩天的練習還是讓池瑞把那童子功撿回來不少。
他的節目順利通過, 第二天晚上彩排的時候,還贏得了分管老師和學生會幹部幹事們的一致好評。
那位分管校園文化工作的魏老師還說,“說相聲可真少見,咱這台上多少年沒見過說相聲的了。可惜只有一個人。要是再能找著一個,兩人一逗一捧,那就效果更好了。”
其他的參演學生對池瑞的節目也是十分好奇,伸長了脖子地看。
演出就在彩排第二天,晚上七點開始。
不少新生都早早跑去占據有利位置,雖然文藝部在學生會網頁上宣傳的是,歡迎全體師生來觀看演出。但實際上,去的晚了,也就沒座位了,只能站在牆根看了。再晚些的,就進不去門兒了。
因為魏老師覺得池瑞的相聲比較難得,效果又好,就給他排在整個晚會四分之三的時間點上。
等大家看過了民歌、流行歌曲、獨舞、集體舞、小品,突然報幕員說,“下面請大家欣賞單口相聲:《玲瓏塔》。表演者:工商管理學院,池瑞。”
觀眾席立刻一陣騷動,不管是老生還是新生大家議論紛紛:“還有人說相聲啊!”
“誒,這屆新生還有這人才,我來這學校還沒聽過相聲呢。”
……
池瑞穿著件灰色大褂,手拿快板上了台,大家一看,呦,還真有范兒。
他穩穩地站在台上,開始表演,先是說了些軍訓的趣事,“……軍訓前都是白面小生,軍訓完了您再看,全是非洲兄弟……上個禮拜我回家,晚上九點下火車,我爸楞沒接上我。臉太黑,我還穿一身黑衣服,已然與夜色融為一體了。我爸就沒看見我!巧了,我也沒看見我爸。我都回家了,老頭兒還在火車站等著呢……我媽開門嚇一跳,嚯,來一非洲朋友……”
這前面半段,說的是他自己在軍訓中知道的趣事,也包括了對學校食堂的調侃。因為事情就發生在本校,同學們很有同感,樂得前仰後合的。
一陣陣爆笑過後,池瑞開始拿起快板,左右手板兒一亮相,學生們立刻鼓掌,十分期待。
由於準備時間太短,他很難寫出一個完整的全新相聲段子出來,後半段加上一段快板書,其實主要就是撐時間的。
但是,在對相聲不那麼熟悉的學生看來,會打快板就已經很高端了,更不要說台上這位,雙手快板,熟練協調,那快板兒都打出花來了。池瑞還沒開口,先贏得了滿堂彩。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頭幾千層。若問老僧年高邁曾記得黃河九澄清……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一張高桌四條腿,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鐃鈸一口磬,一個木魚一盞燈。一個金鈴,整四兩,風兒一刮響嘩愣。……”
池瑞口齒清晰,背著貫口,手裡的快板也節奏分明。學生們激動地不停鼓掌叫好。
“說大風,好大的風。十個人見了,九個人驚,刮散了滿天星,刮平了地上坑,刮化了坑裡冰,颳倒了冰上松,刮飛了松上鷹,颳走了一老僧,刮翻了僧前經,刮滅了經前燈,刮掉了牆上釘,刮崩了釘上弓。霎時間,只颳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鷹飛、僧走、經翻、燈滅、釘掉、弓崩。一段繞口令。謝謝大家!”
這最後的一段貫口幾乎是一口氣說完,快板節奏是越來越快,但是講的人依然字字清晰,讓觀眾聽得句句分明。潮水般的掌聲響起,直到池瑞鞠躬下台,還沒有結束。
甚至還有人叫返場,“再來一段”。池瑞在後台聽見,一個趔趄差點兒摔倒。他對著來恭喜演出成功的學生們匆忙地點頭就跑下去。
要了親命了,還再來一段!
沒有再一段了!就這一段,也是練了好幾天,才勉強能上台,他中間其實有說錯,只是觀眾聽不出來。快板兒節奏其實也散過,只不過大家沒注意罷了。
雖然有童子功,但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準確地說,那是多少輩子前的事情了,幸虧有系統這個外掛幫忙提詞,不然他在台上連三分鐘都待不下去。
池瑞回了宿舍,就翻出書本來看,這幾天連作業都沒來得及做,就顧了演出的事兒了。現在演出結束,趕緊回到正常狀態吧。
於是,他的三個舍友回到宿舍,就看見這樣一幕場景。剛剛被熱議的“校園相聲新銳”,此刻正趴在桌上奮筆疾書,湊近一看,這人在狂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