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然而靜影卻偏偏不喜歡此人。
只因為這少年人精力十足,實在磨人,每日神采奕奕地向自己彈劾各地官員,只要稍有不慎便會遭他彈劾,就連靜影本人都沒逃過。
這若是換做宇文韶那樣的人,不知這左都御史死了幾次了都。
“太后娘娘脾氣好,可是左都御史一再頂撞您,要奴婢說,乾脆撤了他的職!”一旁的丫頭小紅忿忿道,似乎是在替靜影鳴不平。
瑜琬察覺到靜影神色有些不虞,出聲道:“朝堂之事也是你能置喙的?做你的事去!”
靜影笑了笑,對瑜琬道:“何必這樣疾言厲色。”
瑜琬正色道:“奴婢既身為太后宮中女官,自然有義務替太后管束宮中婢女。”
“你啊,這剛正不阿的樣子同你父親簡直一模一樣。”靜影調侃道,復又喚瑜琬:“去將陛下叫進來吧。”
提起陛下,瑜琬的眉頭輕輕顫了顫,但好在太后閉著眼睛小憩,並未瞧出她的異樣來。
瑜琬掀起帘子,低垂著眉目,恭聲對宇文泰道:“太后請陛下進去。”
宇文泰嘴角揚起一抹笑,不錯眼地盯著瑜琬,目光里滿是挑釁——或者亦可說是欲望,他從不掩飾自己對瑜琬的欲望。
宇文泰今年十四歲,已經有了大人的模樣,可整日裡仍舊沒個正形,叫靜影好不放心。
他掀起帘子進來時,靜影恰好睜開雙眼,猛一看還以為是桓槊,可是桓槊在江城呢,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兒呢?
她笑著搖了搖頭,怪自己老眼昏花,竟然將兒子錯認成桓槊。
平心而論,宇文泰生得並不像父親,而是像極了自己,那眉眼倒和哥哥有些相似,人都說外甥肖舅,這說法在宇文泰身上倒有些應驗。
可縱然宇文泰長相和桓槊沒有一點關係,可這脾氣秉性卻是像極了他的作風,無法無天,唯我獨尊。
“毛毛躁躁的,什麼時候能改一改你的性子。”靜影張口便是呵斥。
而宇文泰卻依舊置若罔聞——母后這些年的“教誨”他早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左不過那些說辭,教導他要好好的成為一個君王,一個仁君。
“兒臣知道了,若無事,兒臣便告退了。”宇文泰其實並不想來太后宮中請安,都怪左都御史那個傻帽,迂腐頑固,若是自己不肯固守禮制,他便要天天黏在自己身邊,自己實在是被他煩得不行了,這才來母后宮裡點個卯。
“退下吧。”靜影知道說了他也不聽,索性懶得理他,訓完話後便讓他離開,瑜琬道:“奴婢去送送陛下。”
靜影擺了擺手示意准許。
瑜琬跟在宇文泰身後,不遠不近,正好一臂距離。
本來好好的走著,可誰料宇文泰突然使了壞心眼,停了下來,瑜琬便這樣直直撞在宇文泰背上,瑜琬立刻便要跪下來請罪,可宇文泰卻大手一揮,攔住了瑜琬下跪的姿勢,然後在她手背上摩挲著。
瑜琬嚇得要逃,可手卻被宇文泰緊緊攥住,她從小跟在太后身邊,外人敬她還來不及,怎會行此狂悖之舉,是以瑜琬被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宇文泰卻壞心眼的湊到她耳邊,呼吸噴灑在她耳畔,但聞宇文泰輕聲道:“瑜琬姐姐怎麼這麼不小心,不過朕怎麼會怪罪瑜琬姐姐呢?”
“陛下……陛下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瑜琬有些不敢置信。
她和陛下幼時親近,雖說這些年他們各自長大,太后也時常教導自己年歲大了,要懂得同皇帝保持適當距離,所以她一直恪守規矩,嚴以律己,可是……幼時那個會給自己擦眼淚的宇文泰阿弟怎麼變成了這般模樣。
宇文泰卻全然不當回事,笑道:“瑜琬阿姐說笑了,朕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只是……你大概從來沒有了解過朕罷了。”
該說的話說完,宇文泰便也放開了瑜琬。
明明年歲比自己還要大兩歲,也在這深宮中呆了許久,怎麼至今還是一幅蠢模樣。
在宇文泰眼中,如瑜琬這般克己復禮,嚴守規矩之人,就是天下最蠢笨之人,每每和她這樣的人在一起,宇文泰隔著帘子都能聞見一股學究的味。
可是……誰讓她這麼得母后歡心呢。
母后待她要好過待自己千倍萬倍……他定然是不能讓她獨自快活的。
瑜琬看著宇文泰的背影,不知怎的,竟生出一股勇氣,道:“下個月是太后娘娘的壽辰,陛下……陛下可不要忘了。”
宇文泰稍稍駐足,可緊接著便是冷笑:“朕怎麼會忘呢。”
——
靜影召見了左都御史。
這位左都御史年僅十八,生得一幅好皮囊,頗有當年成璧的風采,堪稱是魏國最風流的名士,整個魏都,無數閨閣少女都芳心暗許,每日站在繡樓之上,只為了等裴郎騎馬路過。
靜影想到這兒不禁笑了起來。
下首的裴願還在滔滔不絕。
而靜影腦海中卻滿是裴願身著緋色官府,騎馬路過烏衣巷,被繡樓上看俊俏郎君的小女娘砸暈了的場景,擲果盈車,看殺衛玠,古來便有之,看來不光女子生得過於俊俏是一種負累,就連男子也是呢。
只因為這少年人精力十足,實在磨人,每日神采奕奕地向自己彈劾各地官員,只要稍有不慎便會遭他彈劾,就連靜影本人都沒逃過。
這若是換做宇文韶那樣的人,不知這左都御史死了幾次了都。
“太后娘娘脾氣好,可是左都御史一再頂撞您,要奴婢說,乾脆撤了他的職!”一旁的丫頭小紅忿忿道,似乎是在替靜影鳴不平。
瑜琬察覺到靜影神色有些不虞,出聲道:“朝堂之事也是你能置喙的?做你的事去!”
靜影笑了笑,對瑜琬道:“何必這樣疾言厲色。”
瑜琬正色道:“奴婢既身為太后宮中女官,自然有義務替太后管束宮中婢女。”
“你啊,這剛正不阿的樣子同你父親簡直一模一樣。”靜影調侃道,復又喚瑜琬:“去將陛下叫進來吧。”
提起陛下,瑜琬的眉頭輕輕顫了顫,但好在太后閉著眼睛小憩,並未瞧出她的異樣來。
瑜琬掀起帘子,低垂著眉目,恭聲對宇文泰道:“太后請陛下進去。”
宇文泰嘴角揚起一抹笑,不錯眼地盯著瑜琬,目光里滿是挑釁——或者亦可說是欲望,他從不掩飾自己對瑜琬的欲望。
宇文泰今年十四歲,已經有了大人的模樣,可整日裡仍舊沒個正形,叫靜影好不放心。
他掀起帘子進來時,靜影恰好睜開雙眼,猛一看還以為是桓槊,可是桓槊在江城呢,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兒呢?
她笑著搖了搖頭,怪自己老眼昏花,竟然將兒子錯認成桓槊。
平心而論,宇文泰生得並不像父親,而是像極了自己,那眉眼倒和哥哥有些相似,人都說外甥肖舅,這說法在宇文泰身上倒有些應驗。
可縱然宇文泰長相和桓槊沒有一點關係,可這脾氣秉性卻是像極了他的作風,無法無天,唯我獨尊。
“毛毛躁躁的,什麼時候能改一改你的性子。”靜影張口便是呵斥。
而宇文泰卻依舊置若罔聞——母后這些年的“教誨”他早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左不過那些說辭,教導他要好好的成為一個君王,一個仁君。
“兒臣知道了,若無事,兒臣便告退了。”宇文泰其實並不想來太后宮中請安,都怪左都御史那個傻帽,迂腐頑固,若是自己不肯固守禮制,他便要天天黏在自己身邊,自己實在是被他煩得不行了,這才來母后宮裡點個卯。
“退下吧。”靜影知道說了他也不聽,索性懶得理他,訓完話後便讓他離開,瑜琬道:“奴婢去送送陛下。”
靜影擺了擺手示意准許。
瑜琬跟在宇文泰身後,不遠不近,正好一臂距離。
本來好好的走著,可誰料宇文泰突然使了壞心眼,停了下來,瑜琬便這樣直直撞在宇文泰背上,瑜琬立刻便要跪下來請罪,可宇文泰卻大手一揮,攔住了瑜琬下跪的姿勢,然後在她手背上摩挲著。
瑜琬嚇得要逃,可手卻被宇文泰緊緊攥住,她從小跟在太后身邊,外人敬她還來不及,怎會行此狂悖之舉,是以瑜琬被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宇文泰卻壞心眼的湊到她耳邊,呼吸噴灑在她耳畔,但聞宇文泰輕聲道:“瑜琬姐姐怎麼這麼不小心,不過朕怎麼會怪罪瑜琬姐姐呢?”
“陛下……陛下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瑜琬有些不敢置信。
她和陛下幼時親近,雖說這些年他們各自長大,太后也時常教導自己年歲大了,要懂得同皇帝保持適當距離,所以她一直恪守規矩,嚴以律己,可是……幼時那個會給自己擦眼淚的宇文泰阿弟怎麼變成了這般模樣。
宇文泰卻全然不當回事,笑道:“瑜琬阿姐說笑了,朕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只是……你大概從來沒有了解過朕罷了。”
該說的話說完,宇文泰便也放開了瑜琬。
明明年歲比自己還要大兩歲,也在這深宮中呆了許久,怎麼至今還是一幅蠢模樣。
在宇文泰眼中,如瑜琬這般克己復禮,嚴守規矩之人,就是天下最蠢笨之人,每每和她這樣的人在一起,宇文泰隔著帘子都能聞見一股學究的味。
可是……誰讓她這麼得母后歡心呢。
母后待她要好過待自己千倍萬倍……他定然是不能讓她獨自快活的。
瑜琬看著宇文泰的背影,不知怎的,竟生出一股勇氣,道:“下個月是太后娘娘的壽辰,陛下……陛下可不要忘了。”
宇文泰稍稍駐足,可緊接著便是冷笑:“朕怎麼會忘呢。”
——
靜影召見了左都御史。
這位左都御史年僅十八,生得一幅好皮囊,頗有當年成璧的風采,堪稱是魏國最風流的名士,整個魏都,無數閨閣少女都芳心暗許,每日站在繡樓之上,只為了等裴郎騎馬路過。
靜影想到這兒不禁笑了起來。
下首的裴願還在滔滔不絕。
而靜影腦海中卻滿是裴願身著緋色官府,騎馬路過烏衣巷,被繡樓上看俊俏郎君的小女娘砸暈了的場景,擲果盈車,看殺衛玠,古來便有之,看來不光女子生得過於俊俏是一種負累,就連男子也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