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廷連吃敗仗,士氣大跌,遇到步步緊逼的第五辭,更是丟盔棄甲,無暇應戰。

  蜀軍一路攻無不克,如破竹之勢,直搗京城。

  天際線雪白雲朵和東方朝霞形成一條明晃晃的“涇渭分明”,雲朵被霞光染成緋色,層層疊疊漫無邊際,形似女子妝奩隔層里的胭脂水粉。

  紅日從雲海中升起,晨暉穿透雲層在坊市間投射出一道燦爛光影,看似寧靜的太平氛圍下,一陣鐵蹄聲打破了都城往日的祥和。

  城門樓上有士兵注意到些許動靜,特意繞去瞭台往下瞄了一眼,才剛伸了個頭,就被眼前的景象給嚇了大跳。

  薄霧皚皚的層林深處陡然出現一支裝束齊整的武威之師,紅旗黑甲,分左中右三撥,如浪潮之勢,筆直朝著城門口席捲而來。

  小兵惶恐,匆忙奔走欲擊響高處的戰鼓,卻冷不防一個轉身的功夫,被一支從後方射出的箭矢當場捅穿了喉嚨。

  這支不足兩千人的輕騎隊伍迅速推近,列陣至城門樓下,將一干酒囊飯袋唬得倉皇逃竄。

  --------------------

  作者有話要說:

  辭:大夥都看著,跑之前讓我裝個逼!

  敵軍:……

  人類的本質永遠都是真香,記得之前說過不寫打仗的,結果還是控制不住嚶嚶嚶

  放一個“高能預警”吧,可能下章還要打!

  這熊孩子瘋起來完全拉不住,得讓他放點血,好讓媳婦多疼疼

  第一百零七章

  第五辭一向被朝廷視為反賊, 喊打的程度就連村口的大娘納著鞋墊都能隨時啐上兩口,而他本人對此不屑一顧,似乎並不介意背上這類莫須有的惡臭罵名。

  史冊乃由勝利者書寫, 如今又是趙氏的天下,他作為眼中釘肉中刺,當然必不可免被冠上賊寇的罪頭。

  第五辭不懼世人評說, 只能拼命征伐, 以便早日掌權, 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近幾年各處都在打仗, 朝廷顧此失彼,總是今日奪回這處,明日又失了那處,為數不多的幾十萬大軍分散前往各處平亂,留在京中的兵力實際不過萬人。

  第五辭正是看準了這個機會, 趁著朝廷忙於江南戰事, 驟然發兵給了天子一個大大的“驚喜”。

  今日不過初初試探,城下的士兵就已慌不擇路, 完全喪失了鬥志, 如此慫樣, 不難想像城內是個怎樣的境況。

  而金鑾殿中的尊貴天子, 估計也已嚇破膽子,正倉皇無措召集滿朝文武共同商量對策。

  第五辭高懸馬上, 眸中閃爍著勢在必得的決心。

  旁側的參將同他征戰良久, 見狀亦有些激昂和興奮, 他長得高壯魁梧, 一身腱子肉縱橫沙場從未有過敗績,平日便喜歡打打殺殺, 這時早就按耐不住提刀衝到了陣前,但見第五辭始終巋然不動,他心裡急得猶如火燒。

  “將軍只觀不攻,可是另有打算?”

  第五辭搖頭並未直言:“時機不對,還要再等等。”

  參將愕然,撓頭極為不解,還想再問,第五辭已撥轉馬頭,下達了軍令:“卸下兵器,即刻歸營。”

  眾將士聽後無不一臉震驚,窸窸窣窣開始交流起第五辭話里的含義,參將更是眼冒金星,如遭雷擊,慌張攔住調頭的第五辭,想要問個清楚,卻被他怒目一瞪,堪堪閉上了嘴。

  大隊人馬最終浩浩蕩蕩地離去,一直退守到京郊二十里開外,安營紮寨,瞧著並不急於動手。

  沒人猜得出第五辭的心思,就連他的心腹對此也是一知半解,完全摸不著頭腦。

  士兵們參軍渴求建立功勳,奮勇殺敵無非就是想掙個一官半職,好能來日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眼看大齊皇帝就在一牆之外,大夥摩拳擦掌準備來場酣暢淋漓的大戰,刀劍都擦好了,卻被第五辭命令留在山間日日與這枯樹作伴。

  無聊,憋屈,甚至還很鬱悶。

  不僅自家的士兵個個渾渾噩噩,面如土色,對面的齊軍也是面面相覷,一頭霧水。

  哪有人帶兵衝到敵方,臨門只差一腳卻又拐個彎折返的道理,有詐!決定有詐!

  第五辭有意釣著眾人的胃口,留駐在外始終按兵不動,等待朝廷軍馬短時間內集結完畢,好大顯身手一舉將對方殲滅個乾淨。

  然而蜀軍的威懾實在有夠強大,皇城內的兵將不敢貿然衝出來廝殺,只能寄希望於外面的齊軍能夠快些趕回城來支援。

  但朝廷設想的里外夾擊的戰略並沒有來得及實現,第五辭靠著他獨特的地理優勢,生生切斷了朝廷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批兵源。

  城外鏖戰持續了快半月,直到初秋才有了略微減弱之勢,這是大齊與蜀州之間最後一次決定性的交鋒,其慘烈程度足以讓任何人提起都深感痛惜與無助。

  累累屍骨被隨意丟棄在林間小道,無人認領,無人清掃,血水順著雨水沖刷著土地,漫山遍野全是令人作嘔的腐臭血腥。

  齊軍遭到重創,一再偃息旗鼓,第五辭處理起戰事卻越發變得遊刃有餘,除此之外,還能□□趕去別處,對試圖從自己這裡分一杯羹的其餘起義軍進行暗中偷襲。

  皇城已經守不住了,將領在無數唾罵聲中開門投降。

  千里江山,風雨飄零,帝國的壽命岌岌可危。

  第五辭還未正式占領都城,但趙珉已經束手無策,慌得找不著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