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趕上了好時機。

  康熙六十一年,長達數十年的奪嫡之爭總算落下帷幕,康熙帝駕崩,其子四阿哥接手皇位,四福晉為皇后,在那之後,處置完朝廷之事,便是率先對先帝后妃處置一意了。

  魏婧薇當初存心謀劃的一切都沒有落空,新帝直接就將她封為和貴妃,而且理由給的直接明了,既是全了先帝和妃照顧其嫡子的養育之恩,又是念及和妃之女十八公主在先帝膝下盡足了孝道,還有和妃多年的奉事先帝,封一個貴妃的位子是一點都不為過。

  行吧,就算是新帝給出的理由多麼荒唐,魏婧薇到底是成了現存的太妃人選中分位第二低的人,比起之前的榮妃等人是直接無憂無愁的過上了好日子,且由於皇后娘娘的看重與干預,她還真不像尋常太妃一般得要搬到一個住處里,而是還在儲秀宮住下,仍擔任儲秀宮的主位。

  而十八公主在先帝駕崩之前就定下了一門撫蒙的婚事,即是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台吉博爾濟吉特氏,並且已經被先帝封為和碩純熹公主,而在新帝即位後,這和碩公主也轉念變成固倫公主了,為固倫純熹公主。

  額駙是得要歸京住在公主府了,儘管公主還未正式下嫁,但據皇上的意思是得要長長久久居住在宮裡了——

  沒想到新帝比先帝還要靠譜許多,這都還不是他的親骨肉,只是異母的一個妹妹罷了,魏婧薇很是意外,但這是老天爺賞飯吃,她要是不接受就是枉費自己之前的算計了,畢竟是她好不容易刷來的兩夫婦的好感。

  魏婧薇非常坦然的等著女兒出嫁後,在公主府住下且常常進宮陪伴她的好日子了,不過她現在預想的好日子將來可不止發生這一點好事,等四福晉所出的阿哥上位以後,又以舊時的養育之恩直接將她封為皇貴太妃之位,在她逝世後多次感懷她的恩情,沒過多久直接將她追封為聖祖爺皇后的高位,迎娶的皇后也是同她同出一族的瓜爾佳氏,為她的親侄女。

  而她的女兒也將在三代帝王的庇護下長長久久將日子美滿過下去,她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只多不少,原主的念想也在此方小世界中如願以償了。

  第104章 番外三 後世論壇(懿靖大貴妃篇)

  X年後,某論壇上

  主樓 樓主

  我怎麼感覺孝睿文皇后好像沒你們說的那麼厲害,不就是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嗎?換做是有阿哥的妃子,哪個不能做到這個程度。

  1樓

  嘈多無口,樓下來。

  2樓

  啊吧啊吧,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在後宮之中,將自己阿哥捧上皇位不是最直接明了的做法嗎,特別是放在清朝這個背景上,能清醒之極不畏懼皇上的權勢將自己兒子捧上去已經很好了。

  3樓

  樓上說的對,而且孝睿文皇后的丈夫皇太極不是有真愛標榜的皇帝嗎,我敢打胸口說,孝睿文皇后是自打生下兒子後,就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皇太極身上了,反而是積極聯絡母家,還有各方的權勢,這樣的清醒對於一個身處後宮爭鬥的人來說不是極珍貴的嗎。

  4樓

  確實是這樣,我可喜歡這樣專注事業的女孩子了,就算皇太極在那個時候有了真愛又如何,這一點都不妨礙孝睿文皇后在前朝後宮的發光發熱,儘管在那個時候皇太極已經和他的真愛雙宿雙飛了。

  5樓

  想想都笑死我了,論後宮的妃子都齊齊爭寵的時候,孝睿文皇后已經積極爭權(勿call,本宮正在爭取娘家權勢.jpg)

  6樓 樓主

  諸君,我錯了。咱們要是繼續討論孝睿文皇后的能耐,不如說些有趣的事情吧。

  7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說起來,前陣子咱們衛視台節目是不是播出以孝睿文皇后為主角的電視劇了,我仔細看了一遍,發現這個導演還是有幾分真料子的,直接將孝睿文皇后的一生呈現出來了。

  8樓

  論拿了人生贏家劇本的皇后.jpg(bushi( ̄ε(# ̄)

  9樓

  哈哈哈哈哈哈,說起來也的確如此,孝睿文皇后除了在初婚的時候折騰了一些,之後的路是走的順風順水極了,不光在二婚時進了皇太極的後宮裡當妻子,還在皇太極真愛喪子後直接就生下了九阿哥,也就是繼皇太極之後的皇帝。

  10樓

  除此之外,我想想,雖說孝睿文皇后看似是不愛爭寵默默無聞的類型,可我在仔細看過史書後發現一個極有意思的地方,在皇太極決定從自己真愛和孝睿文皇后中選擇一個人充當大清皇后的時候,孝睿文皇后的娘家蒙古阿霸垓部及其他的蒙古部落都一一躁動起來了,然後皇太極就將後位給了孝睿文皇后,你們說這是巧合嗎? (°一°〃)

  11樓

  笑死,打死我都不相信,我更願意相信是孝睿文皇后一直以來對蒙古各部的籠絡起了作用,儘管這在後來的史書中掩飾為孝睿文皇后對蒙古各部非常警惕的舉止,可誰會對一個勢力極強大的娘家有警惕心,娘家強大起來了,不就是自己最堅實的後盾嗎?

  12樓

  論平時的時候本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關鍵時候別在本宮頭上蹦躂(bushi

  13樓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孝睿文皇后不就是有強大的娘家勢力才能不被皇太極輕視嗎,依孝睿文皇后極清醒的性子,怎麼可能會做出這種捨本逐末的事,這不荒唐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