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丁鈴搖著頭:「可……可這樣比殺了他還痛苦,他對你……對你……」
她欲言又止,不敢再往下說,只好看看他,又看看霍錦驍,希望讓她回心轉意。
「對我怎樣?」霍錦驍問道。
丁鈴咬牙:「對你一片忠心,心裡只有你這師父,做那些事,為的也都是你。」
「丁鈴。」她長嘆一聲,道,「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要離開他。離開了,他才能做回他自己,才能不這麼渾渾噩噩地活著,連善惡底線都沒有了。」
丁鈴難以反駁,只是顫抖地拽著她。
「放手吧,我們都清楚他需要什麼。我不想繼續成為他的桎梏,沒有我在身邊,他可以活得更好。」她緩緩拉下丁鈴的手。
丁鈴的唇囁嚅幾下,到底沒將衝到唇邊的話說出來——
她從來都不是他的桎梏。
他的感情隱晦深沉,這一輩子沒有出口的機會。
她永遠不會知道,當初被她救下的少年,在心裡埋藏了什麼秘密。
永遠不會……
————
夜裡潮漲,幾乎將礁石全部淹沒,霍錦驍雖然坐在礁石的最高處,卻好似要沉入大海。風呼嘯地刮過,刺骨的冷,海浪在她腳底砸上礁石,翻滾的水花濺得她滿頭滿臉,像不斷下起的小雨。
「要嗎?」身後有人往前遞來壺酒。
霍錦驍接下,仰頭就往口中傾倒,酒液從唇邊溢下,滑入衣中。東辭踱到她身旁與她挨肩坐下,見她這般豪飲,便道:「慢點喝,喝完了可就沒了。」
「你手裡不是還有一壺。」她斜睨他。
「那是我的。」東辭說著慢慢喝起。
她「嘁」了聲:「酒量差還學人喝酒。」
他的酒量一向不如她。
「不是有你在嗎?喝醉了你扛我回去,不過這次可別丟下我一個人跑了。」他對三年前醉酒之事心有餘悸。
她笑著放下酒瓶,將頭倚到他肩頭:「你說我是不是挺失敗的?來東海三年,最信任的兩個人,一個都留不下。」
「人心難測罷了。你不如反過來想,短短三年,你能遇到信任的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哪怕他們不能與你同行至終,起碼過去都是真實的。這些複雜的感情,很難用真假定論,不過是你成長的必經。」他撫上她的頭,輕道。
「你可真會安慰人。」她拿腦袋蹭著他的臉頰,「那你呢?你我四年不見,你有沒遇見什麼難忘的事?比如……紅顏知己啥的?」
「你想聽?」他眨眨眼,低頭笑了。
「真有紅顏知己?」她一下子直起身來。
「有啊。」他說得特別認真,「我想想,兩年前從北疆逃出來的時候,就遇上一個……」
「……」霍錦驍瞪著他。
有他這麼安慰人的?
————
船帆再度升起,船緩緩離去,霍錦驍只在燕蛟呆了一日就回軍中。
天空鷹唳幾聲,莫名悲涼,她站在船舷前,隔著湛藍的海水望著漸漸遠離的碼頭與站在碼頭上送她的人。
燕蛟,她成名之地,終也歸於平靜。
當初的豪言壯語猶在心頭——
破空新燕,怒海蛟龍,長風萬里,天海獨縱!
再沸騰的血,有一日也會平息的吧?
船漸行漸遠,碼頭很快瞧不見了,只有礁石沿著岸像墨黑的線綿延,有人在礁石上瘋狂地奔跑,跟著船,一路往礁石的最高處跑去。
霍錦驍那淚終於止不住,無聲無息落下。
很快,最後一塊礁石也被茫茫大海取代,淚水也被風乾。
她還剩一件事沒做。
招安。
作者有話要說: 剁手節快樂。
☆、招安
回到軍中之後, 霍錦驍再不分心他事, 專注於東海戰勢,沒日沒夜忙碌, 話變得少了,笑也少了。
天元二十四年冬末,霍翎親自請旨歸來, 帶回關於海神三爺的招安旨意, 皇帝親授永樂郡主為大安特使,獲命前往漆琉負責招安之事。
這個時候,大安水師已與漆琉戰過兩回, 一勝一敗,沒有結果,但死傷已超雙方預料。祁望對東海和船戰太熟稔,又有搶到的五門火/炮在手, 極難對付。大安這方,有霍錚坐鎮,運兵遣將又勝祁望許多, 又得龐帆相助,兩廂交戰, 便成膠著。
霍錦驍開冬時帶兵悄悄去了趟木束,恰冬末方回。聖旨頒下, 再派人往漆琉送信,兩廂議妥見面事宜,輾轉半月, 已到開春。她第一次在船上過了年,與大安水兵吃著粗陋的飯食,聽他們在海上唱不成調的歌,有思鄉情切的家鄉小調,也有熱血沸騰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一船唱起,余船相附,響成一片。
霍錦驍站在督軍戰船上,遙望長空闊海,已沒了當初進入東海時滿懷期待的冒險之情。這場戰,三年磨礪方破刃見血,比她在東海遇到的任何一次危險都嚴酷殘忍。
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看死人能看到麻木。
心被鮮血浸淫得堅硬,很難再起波瀾。
「明天就要出發,不早點回去休息?」東辭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這段時間兩人聚少離多,她領兵在前線為大安水師前鋒,而東辭不是呆在霍錚身邊出謀劃策,就是在醫療船上忙於應對傷患與行船過程中將士們出現的種種身體問題,中間爆發過疫情,也發生過海難……
她欲言又止,不敢再往下說,只好看看他,又看看霍錦驍,希望讓她回心轉意。
「對我怎樣?」霍錦驍問道。
丁鈴咬牙:「對你一片忠心,心裡只有你這師父,做那些事,為的也都是你。」
「丁鈴。」她長嘆一聲,道,「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要離開他。離開了,他才能做回他自己,才能不這麼渾渾噩噩地活著,連善惡底線都沒有了。」
丁鈴難以反駁,只是顫抖地拽著她。
「放手吧,我們都清楚他需要什麼。我不想繼續成為他的桎梏,沒有我在身邊,他可以活得更好。」她緩緩拉下丁鈴的手。
丁鈴的唇囁嚅幾下,到底沒將衝到唇邊的話說出來——
她從來都不是他的桎梏。
他的感情隱晦深沉,這一輩子沒有出口的機會。
她永遠不會知道,當初被她救下的少年,在心裡埋藏了什麼秘密。
永遠不會……
————
夜裡潮漲,幾乎將礁石全部淹沒,霍錦驍雖然坐在礁石的最高處,卻好似要沉入大海。風呼嘯地刮過,刺骨的冷,海浪在她腳底砸上礁石,翻滾的水花濺得她滿頭滿臉,像不斷下起的小雨。
「要嗎?」身後有人往前遞來壺酒。
霍錦驍接下,仰頭就往口中傾倒,酒液從唇邊溢下,滑入衣中。東辭踱到她身旁與她挨肩坐下,見她這般豪飲,便道:「慢點喝,喝完了可就沒了。」
「你手裡不是還有一壺。」她斜睨他。
「那是我的。」東辭說著慢慢喝起。
她「嘁」了聲:「酒量差還學人喝酒。」
他的酒量一向不如她。
「不是有你在嗎?喝醉了你扛我回去,不過這次可別丟下我一個人跑了。」他對三年前醉酒之事心有餘悸。
她笑著放下酒瓶,將頭倚到他肩頭:「你說我是不是挺失敗的?來東海三年,最信任的兩個人,一個都留不下。」
「人心難測罷了。你不如反過來想,短短三年,你能遇到信任的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哪怕他們不能與你同行至終,起碼過去都是真實的。這些複雜的感情,很難用真假定論,不過是你成長的必經。」他撫上她的頭,輕道。
「你可真會安慰人。」她拿腦袋蹭著他的臉頰,「那你呢?你我四年不見,你有沒遇見什麼難忘的事?比如……紅顏知己啥的?」
「你想聽?」他眨眨眼,低頭笑了。
「真有紅顏知己?」她一下子直起身來。
「有啊。」他說得特別認真,「我想想,兩年前從北疆逃出來的時候,就遇上一個……」
「……」霍錦驍瞪著他。
有他這麼安慰人的?
————
船帆再度升起,船緩緩離去,霍錦驍只在燕蛟呆了一日就回軍中。
天空鷹唳幾聲,莫名悲涼,她站在船舷前,隔著湛藍的海水望著漸漸遠離的碼頭與站在碼頭上送她的人。
燕蛟,她成名之地,終也歸於平靜。
當初的豪言壯語猶在心頭——
破空新燕,怒海蛟龍,長風萬里,天海獨縱!
再沸騰的血,有一日也會平息的吧?
船漸行漸遠,碼頭很快瞧不見了,只有礁石沿著岸像墨黑的線綿延,有人在礁石上瘋狂地奔跑,跟著船,一路往礁石的最高處跑去。
霍錦驍那淚終於止不住,無聲無息落下。
很快,最後一塊礁石也被茫茫大海取代,淚水也被風乾。
她還剩一件事沒做。
招安。
作者有話要說: 剁手節快樂。
☆、招安
回到軍中之後, 霍錦驍再不分心他事, 專注於東海戰勢,沒日沒夜忙碌, 話變得少了,笑也少了。
天元二十四年冬末,霍翎親自請旨歸來, 帶回關於海神三爺的招安旨意, 皇帝親授永樂郡主為大安特使,獲命前往漆琉負責招安之事。
這個時候,大安水師已與漆琉戰過兩回, 一勝一敗,沒有結果,但死傷已超雙方預料。祁望對東海和船戰太熟稔,又有搶到的五門火/炮在手, 極難對付。大安這方,有霍錚坐鎮,運兵遣將又勝祁望許多, 又得龐帆相助,兩廂交戰, 便成膠著。
霍錦驍開冬時帶兵悄悄去了趟木束,恰冬末方回。聖旨頒下, 再派人往漆琉送信,兩廂議妥見面事宜,輾轉半月, 已到開春。她第一次在船上過了年,與大安水兵吃著粗陋的飯食,聽他們在海上唱不成調的歌,有思鄉情切的家鄉小調,也有熱血沸騰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一船唱起,余船相附,響成一片。
霍錦驍站在督軍戰船上,遙望長空闊海,已沒了當初進入東海時滿懷期待的冒險之情。這場戰,三年磨礪方破刃見血,比她在東海遇到的任何一次危險都嚴酷殘忍。
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看死人能看到麻木。
心被鮮血浸淫得堅硬,很難再起波瀾。
「明天就要出發,不早點回去休息?」東辭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這段時間兩人聚少離多,她領兵在前線為大安水師前鋒,而東辭不是呆在霍錚身邊出謀劃策,就是在醫療船上忙於應對傷患與行船過程中將士們出現的種種身體問題,中間爆發過疫情,也發生過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