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阮令儀反問她,反而讓吳許珍愣在了原地。

  “你的丈夫是死於骨癌,婷婷是死於百草枯中毒,我從來沒有害過他們。”

  吳許珍大概是從前被霍氏引導,喪失了基礎判斷力的那一批人。

  她丈夫是死於疾病,並不是死於她和她家人之手。

  同理,婷婷的死是因為中毒,不是因為醫生。

  阮令儀說,“你丈夫生病的時候,我還沒有婷婷大。婷婷出事的時候,我出錢出力,已經盡力相幫,我沒有害任何人。”

  言盡於此,她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再和吳許珍說的了。

  阮令儀轉身的時候,看見了吳許珍踉蹌著站了起來,離開之前,她似乎聽到了哭聲。

  回去的路上,阮令儀突然問宋斯年:“你覺得伯尼安的定價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宋斯年聞言,伸手敲了敲她的腦門:“這麼多經濟學的資料,我看你都白看了。”

  今天是梅雨時節里,難得的好天。

  道路兩旁樹木高大挺立,勾勒出了陽光的形狀。

  “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宋斯年問。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都用不上她後來在宋斯年辦公司看過的那些資料。

  她雖然是個文科生,但學過政治,“價值決定價格,供求關係影響價格”這兩句話早已刻進了腦海里。

  聽見她的回答,宋斯年點了點頭:“根據我的了解,伯尼安是由你父親大學時期的導師牽頭研製的,從項目開始到取得突破,再到成品藥上市,耗時超過二十年。這期間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資金都難以衡量,可是藥品的專利保護期也不過二十年,要在二十年內收回成本,並且保證有一定的盈利,以供下一項藥品的研發來維持公司活動,該如何定價,自然有人專門進行計算,伯尼安的價格應當是合理的。”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是這樣沒錯。”

  阮令儀靠在宋斯年的肩膀上,緩緩說道,“有足夠的利潤,才能促使藥企進行新的藥品研發,這本來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藥企沒有錯,那些想要活下來的病人更是沒有錯,只是他們之間有天然的矛盾。”

  所以大家都沒有錯,卻造成了這樣的結局。

  “現在伯尼安已經納入醫保,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由政府來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保障雙方的利益,的確是最好的結局了。

  阮令儀強壓住心中的酸澀,和宋斯年說:“我想回家看看。”

  這個家說的不是逸廬也不是江南明月,而是她從前的家,父母尚在時的家。

  “好,我帶你去。”

  程家別墅在東城傳統的富人區,與江南明月所在的CBD由一段距離。

  從他們所在的位置到那邊,正巧路過合安醫藥所在的工業園區。

  宋斯年大概知道她內心的想法,讓司機開車,從園區內部過。

  路過合安醫藥的時候,阮令儀降下車窗,深深地望了那依舊閃著金光的招牌一眼。

  她曾經以父親創立的合安醫藥為豪,也曾經懼怕從其他人口中聽到合安醫藥四個字,到現在,這一切都化為了釋然。

  阮令儀看著合安醫藥漸漸遠去,正準備升上車窗,車子卻突然停了下來。

  “怎麼了?”

  阮令儀問道。

  “好像是有人在維權。”

  宋斯年朝著窗外看了一眼。園區的道路上都是人,吵吵嚷嚷的。

  “衝著藍蓮製藥。”

  阮令儀突然有了精神:“我去看一眼。”

  作者有話說:

  我高中時期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最美好的年紀,死於骨癌。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伯尼安就好了。

  第54章 寶貝(二更)

  阮令儀想要推開車門, 卻被宋斯年按住了手。

  “沒必要下去。”

  這邊人多,場面又亂, 他不放心, “就坐在車上看吧。”

  知道他是擔心自己的安全,阮令儀也沒有堅持,就著車窗看外面的情況。

  她大致分辨了一下自己聽到的內容, 大概就是藍蓮製藥拖欠了一筆每月都該給的補償款。

  “我們走吧。”

  阮令儀也沒有多去深究這件事情,乾脆升起了車窗。

  車子駛離園區後,她才和宋斯年說:“你說,他們少了的這筆補償款,是不是被霍明羽挪用了?”

  “有可能。”

  宋斯年也說不準。

  阮令儀聞言嘆了口氣:“我在那些維權的人中看見了幾張熟面孔, 是長青鎮的村民。”

  “藍蓮製藥是在長青鎮有建廠, 但那廠子建立時間超過二十年了,如果說有補償款, 也應該早就結清了。”

  在村里建廠會占用耕地, 雖然要給賠償金, 但數量也不會很大, 沒道理現在還讓人上門討要。

  “我也覺得這件事情奇怪。”

  阮令儀搖了搖頭, 好多事情的關鍵節點,似乎都在長青鎮。

  長青鎮的行程不能再拖了。

  她這些年收集了不少和霍氏以及藍蓮製藥相關的內幕消息,但能做的, 也不過是讓股價變動。

  她雖然可以趁機進行收購,用以報復霍家, 但這樣又有什麼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