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然而這話一出,殿內登時落針可聞,仿佛還有定力不夠的小太監倒吸了一口冷氣。
康熙皺眉,終於察覺到不對,他睜開眼,一扭頭就見梁九功一副見了鬼的樣子,雖然很快收斂了,但還是沒瞞過康熙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梁九功怎麼一夜之間老了這麼多?
康熙心裡不妙的預感愈發強烈,他打量這間屋子,這才發現許多怪異之處,屋子格局和他在乾清宮的寢殿差不多,但裝飾卻大有不同,旁的不說,只說窗戶,乾清宮的窗戶早就都換成了琉璃的,特別敞亮,屋內更有諸多琉璃用品,而這間屋子窗戶還是老式紙窗戶,他甚至無法判斷現在的天色,屋裡只有兩間琉璃擺件罷了,做工還稱不上好。
伺候的人和他身邊的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老了許多的梁九功,康熙皺眉又躺了回去。
看來夢還沒醒呢。
梁九功:“……?”
一刻鐘後,康熙黑著臉睜開眼。
腦子裡平白多了另一份記憶,清晰到連昨日吃了什麼都清清楚楚,康熙不會還認為這是夢。
東晉虞喜在《志林》中說:“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
王質只在山中石洞過了一天,世上卻已經過去千年,各類古籍中不乏此類記載,他的經歷奇怪了些,似乎到了另一個自己身上,康熙雖然震驚,倒是很快理解了。
但叫他難以忍受的是,這個世界和他所在的世界太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沒有小六,他的小六幼年便夭折了;十一於康熙三十五年病逝;十五生下沒幾個月就沒了。
三公主接受賜婚,下嫁杜棱郡王之子噶爾臧,然而夫婦二人一直不睦,去歲三公主突然暴斃,蒙古只道突發疾病,但太醫去瞧過,說三公主形銷骨立,顯然日子過得並不好,這個康熙怒火中燒,但顧忌蒙古,不得不暫時壓下怒火,待時機合適再出這口惡氣;五公主在康熙四十一年陪太后去熱河避暑的途中中暑,太醫搶救不及去世了;底下幾位公主,從六公主到十一公主,除了九公主還活著,其他幾個竟都不在了!
不應該是這樣的!
明明他們日子過的很好,小六和福晉和和睦睦,雖然只生了兩個女兒,兩口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十一和十五活得好好的,還各自有事業和愛好;他的公主不必撫蒙,甚至未必一定要成婚,四公主便一直沒成婚,她身邊男伴來來去去,日子過得不知多瀟灑,其他幾位公主也大多嫁在京城,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有父母兄弟照應著,還有自己的公主府,與額駙處得來便處,處不來不論是在公主府過自己的日子,還是和離另嫁,總不會受了委屈,幾個女兒都活得好好的。
還有朝堂,這個世界朝堂不知怎麼弄的,竟是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為了權勢地位黨同伐異,黨派林立,各種事端頻出不窮。
更叫康熙心驚的是奪嫡之爭!
在他的世界裡,諸皇子其樂融融。
老大一心研究火器,改良軍制;老三忙活著報紙那攤子事,每天想的不是東家長就是西家短,再就是纏著老六要瀟湘居士的親筆;老四常年守在河上,忙活這麼多年,黃河淮河總算不時不時決堤了,他又開始想著興修水利,利用黃淮水勢建什麼水庫,眼瞧著至少這一二十年是不打算回京了;老五和老十二,一個悶在地里折騰莊稼,一個悶在實驗室折騰這個水那個金屬,什麼事都不摻和,什麼好處也沒少;老六就不用說了,已經是雙俸親王,待新帝登基,以他的功勞和太子對他的看重喜愛,鐵帽子親王沒跑了;老七和老十二像隱形人似的,如今也各有爵位,安安生生過自己的日子;老八、老九常年來往於大清和西洋,偶爾傳來的消息,他們也過得多姿多彩。其餘皇子也各有自己的事干,沒有那種為了皇位費盡心思的,太子地位十分穩固,諸皇子對他十分敬重,朝堂民間也多有讚譽,康熙已經下定決心,只待康熙六十年就傳位給太子,屆時他也已經年近古稀了,正好退下來享受天倫之樂,說不定還能去大清各處和海外西洋瞧一瞧。
但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老大與太子勢同水火,經歷慘烈的奪嫡之爭後兩敗俱傷,老大和老十三被圈禁,老十三幾個月後被放了出來,卻因此落下腿疾,老大卻還被圈著,如今已有三年,之後還不知要圈多久。太子被廢了一回,哪怕後來復立,也舉止無狀形同瘋癲;老四日日吃齋念佛,明明是個爆碳性子,卻不得不做出一副無欲無求的聖人姿態;老六幼年就夭折了;老八、老九、老十抱成一團,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
康熙看著原身的記憶,知道這個自己為此焦頭爛額,心身俱傷,他並不希望兒子們爭鬥,然而局勢逐漸脫離掌控,漸漸力不從心,太子越發不成器,他已經在猶豫是否二廢太子,然而太子已經廢過一回,若是再廢,必將一蹶不振,諸皇子和朝臣鬥爭必然越發激烈。
想到太子,康熙心裡便是一痛,這是他最心愛的兒子,畢竟是親手撫養長大且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他疼太子比胤祚更甚。
這個世界沒有胤祚也就罷了,但想到太子日日醉生夢死的模樣,康熙便心痛不已。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這個世界的太子和他的太子不同,但其行為也有跡可循。他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不全是他自己的過失,與外界壓力不無關係。
康熙皺眉,終於察覺到不對,他睜開眼,一扭頭就見梁九功一副見了鬼的樣子,雖然很快收斂了,但還是沒瞞過康熙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梁九功怎麼一夜之間老了這麼多?
康熙心裡不妙的預感愈發強烈,他打量這間屋子,這才發現許多怪異之處,屋子格局和他在乾清宮的寢殿差不多,但裝飾卻大有不同,旁的不說,只說窗戶,乾清宮的窗戶早就都換成了琉璃的,特別敞亮,屋內更有諸多琉璃用品,而這間屋子窗戶還是老式紙窗戶,他甚至無法判斷現在的天色,屋裡只有兩間琉璃擺件罷了,做工還稱不上好。
伺候的人和他身邊的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老了許多的梁九功,康熙皺眉又躺了回去。
看來夢還沒醒呢。
梁九功:“……?”
一刻鐘後,康熙黑著臉睜開眼。
腦子裡平白多了另一份記憶,清晰到連昨日吃了什麼都清清楚楚,康熙不會還認為這是夢。
東晉虞喜在《志林》中說:“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
王質只在山中石洞過了一天,世上卻已經過去千年,各類古籍中不乏此類記載,他的經歷奇怪了些,似乎到了另一個自己身上,康熙雖然震驚,倒是很快理解了。
但叫他難以忍受的是,這個世界和他所在的世界太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沒有小六,他的小六幼年便夭折了;十一於康熙三十五年病逝;十五生下沒幾個月就沒了。
三公主接受賜婚,下嫁杜棱郡王之子噶爾臧,然而夫婦二人一直不睦,去歲三公主突然暴斃,蒙古只道突發疾病,但太醫去瞧過,說三公主形銷骨立,顯然日子過得並不好,這個康熙怒火中燒,但顧忌蒙古,不得不暫時壓下怒火,待時機合適再出這口惡氣;五公主在康熙四十一年陪太后去熱河避暑的途中中暑,太醫搶救不及去世了;底下幾位公主,從六公主到十一公主,除了九公主還活著,其他幾個竟都不在了!
不應該是這樣的!
明明他們日子過的很好,小六和福晉和和睦睦,雖然只生了兩個女兒,兩口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十一和十五活得好好的,還各自有事業和愛好;他的公主不必撫蒙,甚至未必一定要成婚,四公主便一直沒成婚,她身邊男伴來來去去,日子過得不知多瀟灑,其他幾位公主也大多嫁在京城,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有父母兄弟照應著,還有自己的公主府,與額駙處得來便處,處不來不論是在公主府過自己的日子,還是和離另嫁,總不會受了委屈,幾個女兒都活得好好的。
還有朝堂,這個世界朝堂不知怎麼弄的,竟是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為了權勢地位黨同伐異,黨派林立,各種事端頻出不窮。
更叫康熙心驚的是奪嫡之爭!
在他的世界裡,諸皇子其樂融融。
老大一心研究火器,改良軍制;老三忙活著報紙那攤子事,每天想的不是東家長就是西家短,再就是纏著老六要瀟湘居士的親筆;老四常年守在河上,忙活這麼多年,黃河淮河總算不時不時決堤了,他又開始想著興修水利,利用黃淮水勢建什麼水庫,眼瞧著至少這一二十年是不打算回京了;老五和老十二,一個悶在地里折騰莊稼,一個悶在實驗室折騰這個水那個金屬,什麼事都不摻和,什麼好處也沒少;老六就不用說了,已經是雙俸親王,待新帝登基,以他的功勞和太子對他的看重喜愛,鐵帽子親王沒跑了;老七和老十二像隱形人似的,如今也各有爵位,安安生生過自己的日子;老八、老九常年來往於大清和西洋,偶爾傳來的消息,他們也過得多姿多彩。其餘皇子也各有自己的事干,沒有那種為了皇位費盡心思的,太子地位十分穩固,諸皇子對他十分敬重,朝堂民間也多有讚譽,康熙已經下定決心,只待康熙六十年就傳位給太子,屆時他也已經年近古稀了,正好退下來享受天倫之樂,說不定還能去大清各處和海外西洋瞧一瞧。
但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老大與太子勢同水火,經歷慘烈的奪嫡之爭後兩敗俱傷,老大和老十三被圈禁,老十三幾個月後被放了出來,卻因此落下腿疾,老大卻還被圈著,如今已有三年,之後還不知要圈多久。太子被廢了一回,哪怕後來復立,也舉止無狀形同瘋癲;老四日日吃齋念佛,明明是個爆碳性子,卻不得不做出一副無欲無求的聖人姿態;老六幼年就夭折了;老八、老九、老十抱成一團,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
康熙看著原身的記憶,知道這個自己為此焦頭爛額,心身俱傷,他並不希望兒子們爭鬥,然而局勢逐漸脫離掌控,漸漸力不從心,太子越發不成器,他已經在猶豫是否二廢太子,然而太子已經廢過一回,若是再廢,必將一蹶不振,諸皇子和朝臣鬥爭必然越發激烈。
想到太子,康熙心裡便是一痛,這是他最心愛的兒子,畢竟是親手撫養長大且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他疼太子比胤祚更甚。
這個世界沒有胤祚也就罷了,但想到太子日日醉生夢死的模樣,康熙便心痛不已。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這個世界的太子和他的太子不同,但其行為也有跡可循。他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不全是他自己的過失,與外界壓力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