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唇角帶著疤痕的青年漫不經心地掃了他一眼,而後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毫無架子地蹲在他面前,湊過去笑眯眯地問著那不知是因為恐懼還是憤怒發抖的人:「你家大人,是什麼身份呀?」

  ……

  奉英殿中,除卻落筆,再無他聲。

  原弘和靜靜看著題目。

  在今日之前,他們都不知道題目究竟是什麼。

  原弘和一目十行地掃過策題,寥寥百餘言,所問無外乎如何內治文德。

  他放下策題,看向謝明月。

  謝明月安然地坐在香爐前,他目光沉靜,仿佛在看他面前的畫像。

  成文帝的畫像。

  當年便是這位帝王的一念之差,使國器易位,而今少帝大權旁落。

  內治文德,原弘和收回目光,在心中喃念這四個字。

  這是要,整頓吏治?

  他如此猜測,卻愈發不解。

  既然不解,就不要多想。

  原弘和歷經兩代帝王,深知朝事波詭雲譎,在其位謀其政,明主未出,且先保全自身,待時而動。

  謝明月似乎覺察到了原弘和在看他,目光從畫像上移開,朝原弘和笑了笑。

  原弘和頷首亦笑,目光不經意向殿外一瞥,猛地停滯。

  謝明月偏頭,順著原弘和的視線看去,但見來人元色袍服,錦帶玉冠,容色艷而冷然,尊崇得逼人不可直視。

  李成綺自醒來後只著常服,這般打扮,卻是謝明月半年以來第一次見。

  謝明月閉了下眼,方再看過去。

  陛下。

  有那麼一瞬間,他心中惶恐與狂喜幾乎要將思緒淹沒。

  幸好。

  幸好李昭還在。

  李成綺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原弘和看向謝明月,目光中也有震驚,半年未見小皇帝,他有一瞬間竟然認錯了人,恍然見如見少年時的李昭,他也聽見了不少宮中的風言風語,原簡卻對小皇帝多有溢美之詞,說他聰明,只是年紀太小,心性不定。

  謝明月輕輕點頭。

  原弘和方坐著沒動。

  謝明月的目光隨著李成綺的動作而動,一眼不眨。

  李成綺走進來時聲音細微,加之滿殿貢生極緊張專注,大多沒發現有人。

  監試官偶爾也下來走動看策卷,因而就算有貢士察覺到有人影走過,也沒有抬頭,滿心滿眼俱在卷中。

  李成綺次第看過幾人,覺得有些其中尚有可取之處,有些礙於種種,比如說前面安坐的謝明月,落筆躊躇。

  若要治文德,當然離不開整頓吏治,然謝氏專權,怎可明言?

  李成綺一路看過去,先看見了顧無隅,他眼中浮現出幾分笑意,朝顧無隅走了過去。

  謝明月這時候目光才稍微從李成綺身上移開。

  這就是,奉謹所說的兩貢士之一了。

  李成綺站在顧無隅身後,見他寫: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時面上有些讚許之意,輕輕點頭。

  顧無隅早就感受到了身後有人在,他以為是監試官,並不很緊張在意,仍專注地往下寫。

  奉英殿挺好,就是有點冷。

  李成綺慢悠悠地往下看。

  顧無隅卷中言辭雖不激烈,然而自有沉鬱在其中,言之有物,且毫不遮掩,政策字字句句直指要害。

  李成綺輕輕點頭。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傲氣,真入官場後,會不會被磨滅殆盡?

  那是他所不想見的。

  李成綺看到制考成法時便被顧無隅肩膀擋住了,他乾脆走到矮桌旁邊去看。

  顧無隅心中納悶這監試官為何還不走,忍不住抬頭往前看了一眼。

  兩位主監視官都在前面坐著,四位輔官分列下面,無聲地走著看策卷,唯獨沒有一人來自己這邊。

  廷試時官員皆有定數,不可能隨意增減,就算臨時增加,也不可能連聲通報都無,且其他監試官都不出聲,仿佛根本沒看見。

  顧無隅悚然一驚,陡生出了白天撞鬼的恐懼。

  他自負成竹於胸,這幾日吃喝玩樂順便想想文昭是不是姑娘家,昨日還看了怪力亂神的話本,不想今日就在這涼颼颼的奉英殿當了一回書中人。

  正巧筆枯,顧無隅借著蘸墨的功夫,僵硬地轉頭去看。

  先看見了一道滾著金的烏黑長袖。

  他沿著袖子看上去,正好對上李成綺彎起的眼睛。

  文文文——文昭!

  文,昭?

  文帝,李昭?

  這不是先帝的諡號與名字嗎!

  顧無隅活了二十幾年,第一次腦中一片空白,他只覺得眼前金光閃爍,耳邊隆隆作響,他馬上要開口,猛地想起這是廷試,一把捂住了嘴。

  他手忙腳亂,筆筒被長袖倏地掃到地上。

  李成綺都害怕他把眼睛瞪出來。

  顧無隅心中混亂,這時候終於明白秦博約說的文昭不用廷試是何意思了。

  輔官剛要上前,李成綺便擺擺手,將筆筒撿了起來,穩穩放到桌上。

  顧無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欲要起身謝恩,李成綺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他搖搖頭,往別處去了。

  顧無隅一動不動地捏著筆,筆尖懟在硯台里,筆桿顫顫,幾乎斷在他手中。

  爹,我好像要再考一次了。

  這是他腦中此刻唯一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