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甜把手酥脆紅棗狠狠扔回果盤裡,道:“周姨說得對!為人臣子和外戚,雖切忌不可居功自傲、不可囂張跋扈,但該有的傲氣卻也絕不能丟!

  昨天那吏部尚書栗淵家的兒媳,不長眼地帶著她那個女兒上門來找我喝茶,倒也真是猴急得很!期間話里話外的,都是穠姐你有孕在身不宜操勞,她家女兒又是如何如何的溫婉和順,只差不知羞恥地直說了,要讓她那女兒進宮來服侍夏五....服侍王上,為穠姐你‘分憂’了。真是丁點兒都不講究!”

  沈甜身為大將軍夫人,又與王后姜穠是年少手帕交,從來都是遞個話就立馬能被召進宮來,相比一般外朝命婦來說進出皇宮那是容易太多了。如今姜穠懷孕,沈甜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就進宮來看一看的,問一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又知道姜家今天要進宮來,今日就約在一起來了。

  沈甜上輩子加上這輩子,都活得單純幸福,這會兒真是氣不過:“穠姐你這剛一懷上孕,什麼妖里妖精都冒出來了!要是王上果真動搖了,弄幾個服侍的人到宮裡來......”那就像以前說的那樣,養面首雖看著是行不通的,卻也可以找個園子或莊子獨居一隅,平日裡種種田、安安靜靜的過日子!

  不過沒等沈甜說出那些話來,周翠娘接過話說到:

  “甜甜說的對,我們不居功自傲也不囂張跋扈,但穠娃兒你也要有傲氣!雖不符合那些和我喝茶聊天的夫人們所說的為後大度之道,但娘卻也不願我的女兒受委屈,你不要主動去給簡戟抬回服侍的人,就看他要如何說、如何做!

  王上他若果真要收幾個服侍的女子進宮,穠娃兒你......唉,便也寬心些吧。”

  周翠娘究竟是這個時代的傳統婦女,她不願女兒受委屈,就讓她不必為了一個大度賢惠的名聲去主動給夏簡戟擴充後宮,這已經很難得了。

  但如果夏簡戟真要擴充後宮,她也只能勸女兒寬心些,畢竟就連一般的地主富商都有幾個小妾,別說夏簡戟如今是‘王上’了,三宮六院後宮佳麗無數也沒人說他錯。除了勸姜穠寬心些,又能怎麼辦呢?

  聽了這半天,姜穠終於是明白了:“所以,是有人想往宮裡送女子來為我‘分憂’,幫忙服侍夏簡戟?”

  屋裡的人都是再親近也沒有的了,姜穠直呼‘夏簡戟’的言行,也沒人指出是冒犯。都在氣著呢,沈甜剛還差點嘴漏直呼‘夏五斤’了。

  沈甜著實是憤憤不平:“是啊,至今這宮中就穠姐你一人,如今你又懷有身孕不方便,像栗淵那等人可不就想要自家來分一杯羹嗎?!不止我這裡,就連周姨那裡,都是有好些夫人們去拜訪喝茶呢,明里暗裡旁敲側擊都在讓我們來勸穠姐,主動給夏簡戟選秀納妃!”

  姜金已滿十四,是成丁了的大人了,雖然還是像小時候那樣不敢在長姐姜穠面前放肆,但他對這個姐姐心底里確實是又敬又愛的。

  姜金:“現在還只是這樣旁敲側擊地使力,等再過些時候,恐怕那些人就要在朝堂上折進言此事了,實在是......欺人太甚!”

  從詩書經義里學來的道理,身為王后為王上充實後宮以繁衍子嗣,此事是再在理不過的,若不這樣還要落一個善妒的惡名。但他是長姐的親弟弟,他就又很憤怒了,不願長姐因為那些妾室而受氣受苦。於是便想著,他們怎能這樣欺負姐姐呢!

  姜金年方十四的一個少年郎,不僅面貌與姐姐姜穠長得有三四分相像,就連氣質也有幾分類似的清冷高華。這會兒氣著了血氣上涌,於是高冷俊美的面貌中就敷上了兩分粉意,讓人嘆一聲:好一個俊美少年郎!

  姜穠不是能言善道的人,對姜金這個讀書勤奮又懂事體貼——雖然和她一樣話也不多的弟弟,她心底里也是存了幾分親情愛護的。看他氣得臉都泛紅了,在欣賞俊美少年郎的美色之餘,也想要回護一二。

  姜穠對屋內眾人,安撫道:“隨他們去罷,如果宮裡真進來其他女子了,那也她們去就是了,等孩子降生了我就專心養孩子去。”

  以前不覺得,現在真懷上孩子了,心態就不一樣了:管其他人做什麼呢!養孩子多好玩,種田多好有趣!

  只是想到‘如果’真的成真了,心裡難免有點酸以及不高興,是對夏簡戟的。

  “這事還要看簡戟的,等他也同意了選秀納妃,我們再氣也不遲。”觀過去夏簡戟的言行心性,她對他還是有幾分信任,總之就等他表態罷。若以後他果真有了其他女子,那她就果斷專心去種田養孩子!

  “是的是的,這事主要還是看簡戟如何做。”姜雙五難得插話,“穠娃兒有孕在身要好好養著,不宜操心太多,你們就別說這些了。”

  周翠娘和沈甜一想也是,雖然那些人想往宮裡塞人是事實,但如果夏簡戟立場堅定,這時拿出來說了就是做了多餘的事,“哎呀,是了是了,不說這些了。如果簡戟對你一如既往的專一,剛這些話便是多餘的了。”

  “對,雖然事先有個心理準備也不壞,可船到橋頭自然直,只等日子過到那個時候了再說吧!”

  不過後來一年年的過著,始終沒有把日子過到那一天。

  之後外朝那些人眼見通過‘夫人外交’沒能達到目的,剛在姜穠懷胎四個月胎像穩固之後,朝上便有臣子上折進言選秀之事,夏簡戟是立即就回絕了。可那些上折的朝臣哪裡甘心,後又再三上折,夏簡戟也是再三拒絕,直至將那些個朝臣好一頓斥責,此事方才作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