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919yq.com

  李令俞沒想到他這麼大反應,朝中人事變動,官場糾紛,她講給他聽,他聽了也就聽了,偶爾會和她提議兩句,但遠沒有軍功屯田這麼激動。

  三月末,李令俞改年號太和,這一年是太和元年。

  從此,動盪的太昌朝,便在繁忙的革新中結束了。

  太和元年六月末,青州港商隊歸來。

  薛洋領著戶部的帳目,神色凝重進宮給李令俞報帳。

  見了李令俞便說:「殿下,青州港的商隊回來了。」

  李令俞看了眼他,才接過帳簿,不到四十萬兩的進項。

  和她的預想出入不大,而且第二趟的商船已經出發了。

  李令俞問薛洋:「薛大人以為如何?」

  薛洋至今都在消化這個消息,這些日一直也在忙著理帳。

  「這個收益,確實可觀。」

  李令俞便說;「最遲年底,廣州港也開吧,交州向西,不必走遠。有了錢也能練水師。」

  薛洋見她毫不在乎,便知道她預期的更高,這是沒達到要求。

  「這裡面的利,臣也大概是清楚了。也知道殿下的意思了。」

  李令俞便說:「所以薛大人務必給我看住錢袋子,北面在修路,南面在修運河,今年誰也不會輕鬆,咬牙忍一忍,翻了年,會好一些。」

  薛洋這次信了她的話。

  「這茬夏收……」

  「既然有了進項,便減一減稅,讓百姓寬鬆寬鬆,江南之地為了北境戰事,一再加稅。再這麼下去,江南怕是真的要反了。」,李令俞開玩笑說。

  薛洋比她都摳門:「此事容臣回去思量一番,這稅該怎麼減,減多少,先出個章程,如今北面的路才修到豫州,廬陽王人還在淮河一帶。」

  李令俞被他的摳門逗笑了,便說:「依薛大人的意思。」

  隨後曹印為了公事而來,說起秦州以西的事,党項人向來不太平,嚴柏年回北境已經幾個月了,曹印也覺得不像話,大婚不到一個月,王夫北歸,李令俞忙的腳不沾地。

  偶爾有御史台的小吏會拿她說事,也不過是陰陽不調,後繼無人云雲。

  李令俞只當作沒聽見,倒是永康的婚事在六月有了著落,嫁到了河東的袁家。

  李令俞問過她,是留在上都城公主府,還是去河東。

  永康想去河東,但又放不下母妃,李令俞答應她,若是在上都城公主府,准太妃出宮由她奉養,永康便毫不猶豫留在了上都城。

  永康婚事定了之後,李令俞便自然想到李姝的婚事,她的時間有限,便直接召了李黛、李姝和袁兆宗三人一同進宮。

  李黛終於圓了夢,喜滋滋地帶著那套大紅色的珊瑚頭面,一身貴氣,帶著李姝進宮去了。

  在宮門口遇上袁兆宗,袁兆宗如今還是白身,依舊在講學。

  還沒進太極殿,李黛便說:「我有點害怕。」

  李姝安慰她,別怕,就和家裡一樣。

  李黛看著巍峨宮殿,看著殿外守護的羽林衛,看著來往不絕的內官、宮婢,不論看到什麼,只覺得陌生,畏懼。

  李令俞正在偏殿裡批奏章,聽見人進來,蔡真領著人,殿內還有內官在奉茶。殿內空曠寬大,靜悄悄的一切井然有序。

  幾個人再見,面面相覷。誰也不言語。

  還是李姝先行禮,見過殿下。

  李令俞笑起來:「和我不必這些虛禮。」

  李黛一句話不敢說。

  李令俞便問:「阿姐今日怎麼不說話?」

  李黛看著她渾身上下的氣場,和渾身說不出來的貴氣,嘆息:「殿下不要取笑我。」

  李令俞見她拘謹,轉頭問:「孔章如今想明白了嗎?想去哪裡?」

  「不敢挑剔,聽從殿下的意思。」

  李令俞便解釋:「那日謝寅之託人上書,直言陸儼才學相當,為陸儼謀了一個吏部的官。你才學總比陸儼強,何必自謙。」

  袁兆宗便說:「我還是想講學。」

  李令俞知道他做學問踏實。

  便說:「那就去禮部或者去御史台跟著呂匡淵,由你挑。」

  第99章 正文完結

  李令俞見三人都拘謹, 便說:「去後面坐坐吧。

  直到阿竺上來奉茶的時候,李黛緊張的心這才放開了,見了阿竺便欣喜問:「你如今怎麼樣了?」

  阿竺奉了茶, 也不走,站在李令俞身後答:「許久沒見兩位小娘子了。」

  她在宮中管著李令俞的起居,已經是宮中女官。

  李姝便笑說:「姨母還常問起你。」

  小柳氏其實是想問李令俞。

  李令俞便問:「柳娘子如何了?」

  李黛快人快語:「挺好的, 有了身孕,又搬到了對門, 幾乎每日都過來走一趟,很牽掛你。」

  李令俞笑了下,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秦周的官位幾乎是一步登天,她要審視著這些人。

  李黛便說;「殿下不用太擔心她, 秦將軍畢竟是三品大員,家裡人口簡單。她如今是再尊貴不過的身份了。」

  李令俞這下被她逗笑了。蕭家這一脈子嗣單薄, 這一輩的女兒更是沒有。

  永康她都能風光大嫁了,李家這幾個女兒, 到時候她定然也會照拂。

  李姝見姐姐話風不太對,便說:「姨母挺好的,最遲中秋節就生了。母親聽著挺高興的。」www.919yq.com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