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頁
比方說他本人,如果不是衝著她的錢,打死他都不會過來挨蚊子叮。
周秋萍卻像是不明白他的未盡之意,居然一本正經地強調:「會來的,願意來的,現在都流行出國。」
別看現在非洲等於窮破爛,但對國人的吸引力同樣不小。國內太卷了,尤其是農村,經濟發展跟不上大批富餘勞動力的井噴速度,不自己出去找飯吃,湧進大城市也是被貼上盲流的標籤。
要說膽子大,肆無忌憚敢拼搏,鄉鎮企業家絕對是佼佼者。因為當初他們就是那波把腦袋掛在腰上搞企業的人啊。
只要有錢賺,別說非洲了,就是南極洲他們都能跑去給企鵝洗澡。
龐老闆扭過頭,已經不想再跟他們講話了。
他在心中100次默念,全看在錢的份上。
商貿城的合同已經簽了,是東方集團和尚比亞政府簽的。他特地從頭盯到尾,確定和山海集團沒關係。
只要保證這一點,後續蓋商貿城,他就有的是機會在裡面做文章。
一想到那麼多花花綠綠的美鈔,龐老闆的笑容都真誠許多,還主動詢問:「有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嗎?」
結果周秋萍一點不跟他客氣:「那正好,你幫忙找找看,這些地方哪兒適合蓋超市。」
他們的計劃是要麼不搞,要麼就搞大的,工農商業都發展。以商貿城為依託,小超市為終端,發展零售業。
現在商貿城已經定下位置了,超市也該上馬。
龐老闆剛想破口大罵,你當老子是誰,還要給你們跑腿?
但他轉念一想,他經手的事情越多,他在裡面做文章的機會也越多,所以他捏著鼻子也就去了。
然而讓龐老闆崩潰的是,他辛辛苦苦忙了一圈,好不容易拿著報告可以回來交差,就正好碰上了周秋萍,還有曹敏莉和中墾集團簽約。
媽了個巴子,他在外面奔波的時候。姓韓的這個小老頭居然勾著兩個富婆看了5塊地盤,加在一起足足16,000公頃,要全面搞農業。
其中三塊地是周秋萍要的,專門種玉米和小麥。前者是尚比亞老百姓主要的糧食選擇,吃不完的部分可以做飼料養雞。後者作為國際糧食市場重要物資,從來不愁出口。
曹敏莉要了兩個農場,唯一的要求是種棉花。其他時間段,農場想怎麼搞是中墾自己的事。
她們的合作方式特別簡單粗暴,她們負責掏錢,中墾出人出力,到時候利潤大家五五分成。
順帶著,她們順帶著還給盧振軍在籌備的鑽井隊送了個訂單。尚比亞雨旱季分明,農業基礎灌溉設施等於沒有。既然要開地種莊稼,那必須得打井挖水渠,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好。
他們在這裡幹得熱火朝天,跑回來的龐老闆快要氣歪嘴了。
tmd,眼睛珠子稍微錯開一點,到嘴的鴨子都要飛了。
喂喂喂,誰准你這麼大手大腳花錢的,那都是我要投到油田裡的錢啊。
他一肚子火沒辦法直接說出來,四五十歲的人了,愣是氣得自己鼻子上冒出了火癤子,嘴裡還起了個大燎泡,說話都痛得發瘋。
就這樣,他還要陰陽怪氣:「好厲害哦,周老闆,你還一天天哭窮。」
周秋萍姿態坦蕩蕩:「這不是莫斯科的盧布又跌了嗎?該把錢取出來了。」
龐老闆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差點沒望天流淚。媽了個巴子,他從年前忙活到現在,不就是衝著這個來的嗎?
他趕緊催促人:「那你動作快點,我跟你說老毛子是不要臉的,尤其是那個酒鬼。到時候他一個命令下來,直接把你在銀行的美金給沒收了,你哭都沒地方哭去。」
周秋萍皮笑肉不笑,連連附和:「對呀,對呀,回頭他把你油田給收了,你也找不到地方說理去。你還不如去匈牙利買買買呢,人家現在清倉大甩賣。」
龐老闆卻不搭理她,心道你以為我傻呀?我管莫斯科政府收還是不收油田,只要我能把油田弄到手,轉手賣給國企不就結了。
為啥這回不賣給美國人了,嘿,而不是因為美國人狡猾,關鍵時候做事還比不上國企快嘛。
這大家各有各的算盤,坐飛機離開尚比亞時,還來一團和氣。
只是到了飛機快抵達海城的時候,周秋萍和盧振軍商量著趕緊把合同簽了,蓋商貿城的事兒,東方集團要全權委託給山海建築公司。
還在美滋滋暢想未來的龐老闆瞬間就爆炸了。
開什麼玩笑,如果讓山海公司蓋的,還有他什麼事兒?他忙活半天是為了學雷鋒做好事,替他們分憂解難嗎?他們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什麼德行,也配!
眼看著他的臉拉成了驢,周秋萍當機立斷,主動安撫:「這一回龐老闆您下了大力氣,費了不少功夫。我不是沒良心的人,等到商貿城蓋好了盈利了,您什麼都不用干,拿8個點的紅利,您看可以嗎?雖然這錢是小錢,但細水長流,就當是孝敬您的了。」
龐老闆都要破口大罵了,轉念一想感覺又還可以。
他雖然看不上零敲碎打的貿易生意,但他不是傻子,還長了眼睛,看得到貿易城的生意有多好。
就說邊境的那幾個小城市吧,每一家貿易城的客戶比當地人口還多。以2萬塊錢一個攤位費來算,一年下來起碼兩三千萬,這樣最多三四年時間,投資的本錢就能收回頭了,剩下的全部都是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