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宛捂住臉跪在地上,使勁磕頭:「大殿下,大殿下,我當真不知道太后娘娘的藥有毒,求你饒了我,我願意餘生追隨你,受你與國師驅使,絕無二心!」

  「求您,求國師饒命。」

  林宛伸出手揪住他的衣擺,不顧臉上的疼痛,她毀了容貌,也難再尋良人。

  如今倒戈大殿下和國師才是她的出路。

  林宛淚眼朦朧:「我當初痴心妄想,昏了頭腦,居然害得國師餘生體弱。」

  她是當真不知道那藥這般猛。

  如今大殿下氣勢洶洶來找她,她便知道糟糕了。

  她雖然心高氣傲,但以往從未害過人。

  儘管嫉妒明藍蘊,自覺她出身江公城那種小門小戶的地界,比不上她這位貴女,但也未曾想著她死。

  甚至了解國師越多,她反而自覺慚愧。

  今日,她看著國師英勇無畏的背影,心中被猛然觸動。

  但她如何都想不到明藍蘊竟然也會被自己害了一招。

  林宛聽到凌賀之低聲笑起來,他沒殺自己,而是轉身進了太后宮裡。

  林宛不敢抬頭,整個人都在發抖,不一會兒便聽到太后宮裡的哀嚎聲。

  太后的聲音傳到林宛耳中:「小畜生,你懷疑到我頭上。」

  太后聲音尖銳。

  她本來吃齋禮佛,不該管此事,但是凌賀之這個瘋子恨透了如今的皇室,他要為當年的謝家軍報仇。

  太后覺得危險。

  她也是支持二皇子的。

  儘管皇后帶著二殿下離開,卻沒帶上太后,但太后還是偏心二殿下上位。

  故而沉積多年的她出手了,想著能害到凌賀之和明藍蘊,此事便成了。

  凌賀之殺紅了眼,祭天時能有人那麼靠近祭台,肯定有太后的一份功勞吧。吃齋禮佛的人,下地獄去向佛祖解釋吧!

  這麼多年,自從二弟從民間回來,所有人都在偏心他。

  信他的仁厚寬容,想要簇擁他為帝王。

  凌賀之咬牙:「無人信我。」只有老師。

  而現在他們害了老師,動了他的逆鱗。

  十歲之前,他也曾聰慧仁厚,乖巧聽話,不曾忤逆。

  他有疼愛自己的母妃,有馳騁在草原的外祖父,有令人艷羨的身世。

  但父皇殺了他的外祖父,害死他的母妃,剝奪了他的權利。

  現在他們還忌憚著自己,不夠仁厚。

  他還能如何仁厚?

  十年來日日擔心,命懸在褲腰上,還要他仁慈?!

  凌賀之刀划過,太后脖子上噴湧出鮮血。

  屋內的動靜傳到門外。

  林宛的內心宛若雷打,許久之後,她擦拭了眼角的淚,不顧面上翻開的傷口,將額頭磕在地上謝恩:「謝殿下。」

  更謝國師……

  林宛跪在地上許久,直到凌賀之渾身浴血地從太后的宮中出來,提著刀慢慢走開。

  滴落一路血跡。

  凌賀之大步從她身邊走過,林宛再重重地磕了頭……

  作者有話說:

  還有十章的樣子,所以這幾天加更日更到完結~

  第67章 、做夢

  年節之後, 肅穆了多日的皇城總算是有了一絲熱鬧氣息。

  華丞相的黨羽被盡數斬殺殆盡。

  二殿下在沙場上被亂箭射死。

  他的屍身被抬進了皇城,從他身上翻找到了一份書信, 這是他臨死前留下的。

  書上求大哥仁慈, 縱然是要殺亂黨,也不要過多地牽扯到無關之人。

  這或許是他能為大周子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

  在不久之前,二殿下還是無憂無慮的東宮太子。

  從小錦衣玉食, 自打被父皇接回皇城之後,所有人都在順著他。

  兄弟姊妹在他面前都表現得十分和睦。

  可是戰亂後,凌辰逸才明白那些和睦的景色, 不過是藏在笑臉下的陰險狡詐。

  父皇薨了, 母后去了, 四公主裝瘋賣傻,等待自己的結局。

  凌賀之命人好好埋葬他的屍身, 到底是自己的二弟。

  凌賀之恨他,年幼時恨不得將他處之而後快, 後來遇到明藍蘊, 便明白二弟並非傷害自己的人,他也不過是眾人喜愛的傀儡。

  大年十五。

  京城的雪融盡了, 眾人在雪中行走在掛滿花燈的街頭。

  永華大街上,熙熙攘攘的百姓正在埋頭議論,好生熱鬧。

  「大殿下上平安寺了。」

  還沒有登基大典, 民間還是喊他大殿下。

  此事,倒也快了。

  平安寺這幾個字讓百姓們的心中「咯噔」一下。

  往年,這類上平安寺的事情,都是國師陪著帝王去祈福的。

  路邊拉麵的攤主忍不住問:「國師嗎?」

  「不曉得, 聽說是打坐閉關了, 尋仙問道之人, 不都是這樣嗎?」

  眾人說著說著,面上喜氣洋洋。

  大殿下的儀仗隊會從大街上過去,浩浩湯湯,頭不見尾,有數百人,許多人都擠過去看熱鬧。

  一時間,人山人海。

  前頭的人瞧見了大殿下,發出驚呼。

  後頭的人看不見,便抱怨地喊。

  而平安寺里,肅穆的紅牆,牆外熱鬧,牆裡冷清。

  大師念了經,做了法事,旁的和尚念經聲響杳杳。

  威嚴的佛像垂眸凝望著跪在蒲團上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