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紀馳不是不學無術之人,他的夢想是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了解越多,蘇想想就越對他愛慕。
終於她在朋友的鼓動下,勇敢向紀馳跨出一步。
電影至此已過三分之一,其實是很常規的青春劇情。
但於安驚訝地發現,他順暢而投入地看了下來,居然沒有半點走神出戲。
身為導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都要歸功於演員的功底。
因演員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恰到好處,你便會身臨其境,感到自己好像真的進入了那個校園裡,好像親臨現場見證了少年少女的互相吸引與靠近。
祁昱是少年影帝,天賦高有技巧,拿捏一個男高中生的氣質手到擒來。
但沈兮呢?
都說她是木頭演技,她在電視劇上的表演於安也曾在自家電視上目睹過,他見識過她朽木般的模樣,所以才毫不猶豫地將其拒之門外。
可沈兮在大熒幕上仿佛換了個靈魂,從《初戀》到此刻的《夢想紀念冊》,她一靜一動兩種狀態,竟都可稱精彩絕倫。
演活了蘇想想的沈兮,無人能再置喙她的演技,包括於安。
但他又忍不住想,會不會是她本人便是這種張揚活潑的性格,所以演起來才更得心應手?
文藝片的情緒要更細膩多層一點,如果戲再難一點,沈兮還能維持住這樣的水平能駕馭住嗎?
伴著這樣的疑問,於安又跟著劇情的推進投入電影之中。
開朗又機靈的少女不斷主動靠近紀馳,少年終於還是敗於心動。
終於在一次沈兮被遊戲對手揍得滿地找牙時,他淡笑著來到蘇想想身後道:「笨。看我的。」
網吧里,少年話畢,從女孩背後伸手替她操作。
青澀曖昧撲滿鏡頭,兩人破冰,悸動陡生。
虛空的一個擁抱,仿佛將人拉回青春時代與所慕之人在一起的那個熱烈盛夏。
而後,他們終於戳破那層紙,正式成為了男女朋友。
是只要牽一下手,便能徹夜失眠的純真。
然而早戀終是不容於校園,是違規,是離經叛道。
甜蜜之後,基調陡變。
「早戀絕對不行!」班主任抓到了叛逆的一對學生,要求他們請家長。
雨夜、車禍和分手,風格急轉直下。
於安看到了沈兮爆發的那場哭戲。
年少彷徨,絕境迷惘,少女將不舍痛心與迷茫失魂演繹到淋漓盡致。他竟能完全共情她的心碎與麻木,他聽到影院有人跟著啜泣起來,他不敢相信愛情片中也能有如此張力十足的情緒爆發。
於安的態度徹底轉變,此時此刻,他絲毫不再懷疑沈兮的業務能力。
他認為,她應當能駕馭《第十三月》。
再往後的劇情,於安都轉而帶著欣賞的心情在看。
雨夜分手後,少年少女各自成長。
電影相較於劇版,將男主角紀馳的電競夢刻畫得要更深入一點。或許其中有電競俱樂部贊助的原因,但放在影片裡並不突兀,反而襯托出年少逐夢的勇敢和可貴。
伴著逐夢的快閃鏡頭,影片拉回到26歲的他們。
紀馳的夢想已經實現,他不僅成為了職業電競選手,更摘得了世界冠軍。而蘇想想作為電台里的王牌主播,被派去Dream俱樂部做專題採訪。
從最初的誤解相愛相殺,到一個吻的再度破冰,這對彼此念念難忘的男女最終還是敗給愛情。
最後的最後,蘇想想以紀馳跌宕的職業生涯,做了一期名為「夢想紀念冊」的電競專題。
而電台節目播出那天,她也和她夢寐的那個少年走入了婚姻登記處。
完美的大團圓結局,沈兮卻在影院第一排哭得稀里嘩啦。
「這是怎麼了兮兮?」她身邊,經紀人有點發懵,「你又代入那場哭戲出不來了嗎?」
影片完美結局,沈兮又發揮出色,她實在想不到對方哭泣的其他原因。
在黎姐看來,雖說這部愛情片並無創新,但勝在情感細膩自然,劇情路暢而富有邏輯。無論是青春時代或成年重逢,沈兮和祁昱都演繹得張力十足,渾然天成,仿佛這就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仿佛他們就是蘇想想和紀馳。
電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也很適合七夕節檔期,她有預感,沈兮終於將走出事業瓶頸擁有另一部經典之作。
但沈兮卻仍哭泣不止。
經紀人擔憂地替她擦淚,輕輕搖晃她試圖幫助她出戲:「別哭了,你看一看周圍。這不是蘇想想和紀馳的分手現場,而是電影首映禮,我們就要成功了!」
未料,沈兮竟又轉而撲哧一笑。
她抬手邊抹淚邊解釋:「我還沒瘋魔到那種地步啦。黎姐,我只是覺得我真的演得好自然好靈動,我真的是個天才體驗派!」
她說著又開始飆淚,「我這是喜極而泣,為自己終於能好好演戲而高興!」
「噗——」
經紀人被她逗樂,親昵地戳一下她腦袋:「自戀鬼!」
兩人的互動被上前而來的於安盡收眼底。
他又了解到,即便是蘇想想前期的元氣感也非沈兮本色出演,看起來,她本人更感性更澎湃些。
於安心中便有了決定,他幾步來到演員的面前。
「沈兮你好,我是《第十三月》的導演於安。」他不吝誇讚,並主動向她拋出橄欖枝,「你的情緒很澎湃,可塑性很強,歡迎你來試鏡!」
了解越多,蘇想想就越對他愛慕。
終於她在朋友的鼓動下,勇敢向紀馳跨出一步。
電影至此已過三分之一,其實是很常規的青春劇情。
但於安驚訝地發現,他順暢而投入地看了下來,居然沒有半點走神出戲。
身為導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都要歸功於演員的功底。
因演員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恰到好處,你便會身臨其境,感到自己好像真的進入了那個校園裡,好像親臨現場見證了少年少女的互相吸引與靠近。
祁昱是少年影帝,天賦高有技巧,拿捏一個男高中生的氣質手到擒來。
但沈兮呢?
都說她是木頭演技,她在電視劇上的表演於安也曾在自家電視上目睹過,他見識過她朽木般的模樣,所以才毫不猶豫地將其拒之門外。
可沈兮在大熒幕上仿佛換了個靈魂,從《初戀》到此刻的《夢想紀念冊》,她一靜一動兩種狀態,竟都可稱精彩絕倫。
演活了蘇想想的沈兮,無人能再置喙她的演技,包括於安。
但他又忍不住想,會不會是她本人便是這種張揚活潑的性格,所以演起來才更得心應手?
文藝片的情緒要更細膩多層一點,如果戲再難一點,沈兮還能維持住這樣的水平能駕馭住嗎?
伴著這樣的疑問,於安又跟著劇情的推進投入電影之中。
開朗又機靈的少女不斷主動靠近紀馳,少年終於還是敗於心動。
終於在一次沈兮被遊戲對手揍得滿地找牙時,他淡笑著來到蘇想想身後道:「笨。看我的。」
網吧里,少年話畢,從女孩背後伸手替她操作。
青澀曖昧撲滿鏡頭,兩人破冰,悸動陡生。
虛空的一個擁抱,仿佛將人拉回青春時代與所慕之人在一起的那個熱烈盛夏。
而後,他們終於戳破那層紙,正式成為了男女朋友。
是只要牽一下手,便能徹夜失眠的純真。
然而早戀終是不容於校園,是違規,是離經叛道。
甜蜜之後,基調陡變。
「早戀絕對不行!」班主任抓到了叛逆的一對學生,要求他們請家長。
雨夜、車禍和分手,風格急轉直下。
於安看到了沈兮爆發的那場哭戲。
年少彷徨,絕境迷惘,少女將不舍痛心與迷茫失魂演繹到淋漓盡致。他竟能完全共情她的心碎與麻木,他聽到影院有人跟著啜泣起來,他不敢相信愛情片中也能有如此張力十足的情緒爆發。
於安的態度徹底轉變,此時此刻,他絲毫不再懷疑沈兮的業務能力。
他認為,她應當能駕馭《第十三月》。
再往後的劇情,於安都轉而帶著欣賞的心情在看。
雨夜分手後,少年少女各自成長。
電影相較於劇版,將男主角紀馳的電競夢刻畫得要更深入一點。或許其中有電競俱樂部贊助的原因,但放在影片裡並不突兀,反而襯托出年少逐夢的勇敢和可貴。
伴著逐夢的快閃鏡頭,影片拉回到26歲的他們。
紀馳的夢想已經實現,他不僅成為了職業電競選手,更摘得了世界冠軍。而蘇想想作為電台里的王牌主播,被派去Dream俱樂部做專題採訪。
從最初的誤解相愛相殺,到一個吻的再度破冰,這對彼此念念難忘的男女最終還是敗給愛情。
最後的最後,蘇想想以紀馳跌宕的職業生涯,做了一期名為「夢想紀念冊」的電競專題。
而電台節目播出那天,她也和她夢寐的那個少年走入了婚姻登記處。
完美的大團圓結局,沈兮卻在影院第一排哭得稀里嘩啦。
「這是怎麼了兮兮?」她身邊,經紀人有點發懵,「你又代入那場哭戲出不來了嗎?」
影片完美結局,沈兮又發揮出色,她實在想不到對方哭泣的其他原因。
在黎姐看來,雖說這部愛情片並無創新,但勝在情感細膩自然,劇情路暢而富有邏輯。無論是青春時代或成年重逢,沈兮和祁昱都演繹得張力十足,渾然天成,仿佛這就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仿佛他們就是蘇想想和紀馳。
電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也很適合七夕節檔期,她有預感,沈兮終於將走出事業瓶頸擁有另一部經典之作。
但沈兮卻仍哭泣不止。
經紀人擔憂地替她擦淚,輕輕搖晃她試圖幫助她出戲:「別哭了,你看一看周圍。這不是蘇想想和紀馳的分手現場,而是電影首映禮,我們就要成功了!」
未料,沈兮竟又轉而撲哧一笑。
她抬手邊抹淚邊解釋:「我還沒瘋魔到那種地步啦。黎姐,我只是覺得我真的演得好自然好靈動,我真的是個天才體驗派!」
她說著又開始飆淚,「我這是喜極而泣,為自己終於能好好演戲而高興!」
「噗——」
經紀人被她逗樂,親昵地戳一下她腦袋:「自戀鬼!」
兩人的互動被上前而來的於安盡收眼底。
他又了解到,即便是蘇想想前期的元氣感也非沈兮本色出演,看起來,她本人更感性更澎湃些。
於安心中便有了決定,他幾步來到演員的面前。
「沈兮你好,我是《第十三月》的導演於安。」他不吝誇讚,並主動向她拋出橄欖枝,「你的情緒很澎湃,可塑性很強,歡迎你來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