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這個時候,LU的視頻帳號因為拍攝內容基本找不到代餐,開始火起來,夏鹿帆的個人帳號更新減少,開始認真運營視頻帳號。

  明明有著極高的關注度,甚至差點養活一大批轉發帳號,但LU的帳號粉絲增長速度還是相對較慢,粉絲們也找到自己屢次安利,但很快忘掉,再次安利的循環痕跡。

  ——我以為,我是個無情的潛水粉絲,但誰能想到,其實我單在朋友圈安利LU,就已經安利過三次。

  ——誰不是呢,搜了一下聊天記錄,我早在五年前就尖叫過,LU這個視頻肯定會大火,然後每年都會尖叫,但每年都會忘掉,抹淚。

  ——但重點在於,LU終於有了她應該有的熱度,問問,能連續這麼多年創作無瓶頸的LU,完全沒有競品,能橫掃視頻圈。

  雖然記憶被影響,粉絲們完全忘掉這些,但是感情上,他們早就被培養出真愛粉,能抵抗住遺忘,關注點讚評論一條龍的,其實已經是對抗過多次忘掉的戰績成果。

  而且,「八福和八福的朋友們」這個話題,熱度其實非常高,很多不關注戶外拍攝、極限運動、野生動物保護之類主題的路人,都看過這個話題相關的東西。

  因為這個話題的作者,陸續已經拍了四年多,從北極到南極,從荒漠到雪山,從沼澤到雨林,鏡頭特點就是近距離懟臉拍,仿佛一團空氣一樣,不會引起任何野生動物的警惕,視角畫面異常漂亮,經常能取到堪稱完美的自然景色。

  國內外很多野生動物宣傳活動,或者自然風光評選比賽的時候,都會提到這個話題,夏鹿帆也簽約了一些重要地理雜誌的拍攝,憑藉很難複製的鏡頭優勢,拿過不少獎項。

  別的不說,就單說夏鹿帆拍的一些出圈的照片,現在還是很多網友的壁紙或者頭像。

  #找一找夏鹿帆#這個活動,沒有一閃即逝,反而熱烈開展起來。

  按照LU這個視頻帳號的更新時間,網友們沒有個人帳號的動態參考,就開始推測夏鹿帆這些年都在做什麼。

  高一高二的時候,能出現在除學校外任何場地,天空中,海洋里,密林中還可以去孵蛋,網友們都已經捋清整理好了,方便好奇的新網友點進來看。

  高三的時候,倒比較乖,一直留在學校里備考。

  但別忘了,夏鹿帆當時不僅和班裡的學生熟悉,年級里的也都認識,還加過很多校內群,連初中畢業後去其他學校的同學,都沒有斷了聯繫。

  現在,這些對得上時間線的學生,開始找聊天記錄,很好,找到了。

  直到現在,還能虐哭市一中高三生,並蔓延到很多高中的「解壓小故事」,第一作者就是夏鹿帆。

  這些看過誰能不哭的玻璃渣小故事,被教師組更新擴充,已經是高三解壓傳統了。

  邊踢毽子邊心碎了解一下?罪魁禍首就是夏鹿帆。

  而且,看看夏鹿帆的高考成績和所在大學,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心動模仿,讓自家備考的孩子也哭起來。

  什麼玻璃渣不玻璃渣的,要是虐幾下能上清華北大,那就是好故事。

  考上大學之後,夏鹿帆的網絡痕跡也不少。

  夏鹿帆作為「那個她」,承擔著表白牆不小的流量熱度,只是找不到她,只能讓帖子常年飄紅,成為學校論壇的傳奇。

  ——那個記不住名字,但很容易讓人心動的存在。

  到後來,她直接變成論壇的一個專屬名詞,凡是找不到原型的心動對象,一律按照「那個她」來處理。

  而且,大學之後,夏鹿帆就不再是自己到處跑,看到什麼拍攝什麼,她接到了很多短期工作機會,跟著科研小組或者項目團隊一起,邊打工邊拍攝自己的素材。

  由於夏鹿帆的事業運氣過佳,常常以臨時編外人員混入內部,很多國內外動物保護或生態環境的科研課題參與者裡面,其實都有夏鹿帆的名字。

  連國內一些偏遠鄉鎮的扶貧宣傳裡面,也可能找到她,因為她的素材還可以承擔勘探調研的作用,很多沒有用在帳號話題裡面的,就以很低的價格賣出去了。

  可以說是,記不住沒關係,但存在感早就刷個遍。

  算一算時間,被忽視遺忘的異常持續了七年多,可夏鹿帆的生活軌跡,卻豐富到可能很多人七十年,都沒法這麼歡快精彩。

  奇怪的遺忘體質,正面的宣傳價值,遺忘的救火英雄,堅守的生態守衛,拍攝的極限運動,還有至今也沒有想通,到底是怎麼取到懟臉鏡頭的野生動物攝影師。

  這些標籤組合成了夏鹿帆,她的熱度被推上首位,越來越多的網友點了進來,然後被驚訝到再看一遍。

  開始盤點、梳理或收集夏鹿帆信息的網友,只覺得物料太多,都快看不過來了。

  夏鹿帆是全天二十四小時滿電在線嗎?怎麼這麼能浪!

  當然,更多的網友開始追問,夏鹿帆現在呢?她是不是還在拍攝沒回來?

  那不如,嚇唬她一下。

  易遺忘忽視體質莫名出現,莫名消失,也被少部分網友認為這是炒作。

  可能是認為,夏鹿帆用七年多的時間,來鋪這個局吧!

  但大部分網友根本沒搭理這個說法,拜託,換個人能發表LU這個帳號的視頻質量,早就業內稱王,出圈爆火了好不好。

  他們現在比較關注的是,夏鹿帆去野外拍攝是斷網狀態,現在知不知道這些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