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往後酒坊的事只管找鄭伯便是。」秀秀將帳本一合,輕聲開口。
「好嘞。」少年言畢,方反應過來秀秀方才說了什麼,有些不解地問:「……老闆娘,這是為何?」
她才是這家酒坊的主人啊。
秀秀對他笑了笑,從櫃檯里走出來:「我要離開河州一段時間。」
她在這裡呆久了,不知為何,心裡總是空蕩蕩的,還總是會夢見一些奇怪的人和事,瞧了大夫,也說不出什麼原因。
她便想著,出去走走,瞧瞧大好河山,說不定會好些。
「老闆娘……你幾時回來?」小夥計有些悶悶地問。
秀秀笑著拍拍他的腦袋:「應當很快,你們好好聽鄭伯的話。」
小夥計還要說什麼,秀秀已經掀簾出去。
-
第二日,秀秀便拿著這些年攢下的錢到鄭伯家去,他家如今已經換了一家大院子,還有幾個奴僕伺候。
秀秀跟著丫鬟到正廳去,卻在門外聽見已經回娘家的雀兒的聲音。
「……爹,娘,咱們要不要把這消息說給秀秀姐姐聽?」
秀秀有些奇怪地抬腳進去,笑道:「什麼事?」
雀兒回頭,瞧見秀秀,微微愣了一下,隨即連忙搖頭:
「……沒什麼,我是說,要不要把我有孕的消息告訴你。」
幾年過去,雀兒早已經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佳人,秀秀每回瞧見她,都要感嘆時光流逝之快。
聽見她有孕,秀秀打心眼裡高興,上前摸了摸她的肚子:「幾個月了?」
雀兒覺得有些害羞:「才一個月出頭呢。」
秀秀聽了,便笑起來,仔細囑咐她孕婦頭兩個月該注意的事項,然而說著說著,她的聲音卻忽然停了下來。
她從未成親生子,為何會知道這些?
「秀秀姐姐?」
雀兒的聲音叫秀秀回過神來,很快,秀秀將腦海中那莫名其妙的念頭拋去,笑了笑,將手中銀子遞給雀兒:
「我當初生病,是你們照顧的我,必定花了不少錢。」
雀兒下意識瞧向鄭伯鄭嬸,還是鄭伯開了口,說這些錢他們不能要,秀秀執意要給。
「這些便當是我提前給孩子備的賀禮吧。」
鄭伯怕再推辭秀秀會生疑心,便只好收下。
等秀秀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時,鄭伯一家又愣了一下,秀秀以為他們是擔心自己,便道:
「你們不必擔心,如今四海昇平,我拿錢雇幾個人一路同行,不會出事的。」
鄭伯要說什麼,被雀兒打斷,「秀秀姐姐,不必僱人,我們家的僕從給你使。」
半晌,鄭伯點頭:「好孩子,雀兒說的是。」
秀秀也不推辭,點頭道謝。
等秀秀走了,鄭伯看著門口輕輕嘆了口氣,秀秀如今這樣,他實在不知好還是不好。
五年前那些人將她送回來時,她剛生下孩子不過幾個月,吃下那藥之前,她整日望著北邊窗口發呆,他想,她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有些想念孩子的。
之後,她便將那幾年的事全部忘記。
這五年來,她一日日好起來,學著做生意,把酒坊經營得有聲有色,只是偶爾會出神,他還以為她記起來了,誰知一問,卻也沒有。
看來,她同那人的緣分,確實已經斷了。
如此,也好。
鄭伯給秀秀備了馬車,貼心備了一應物品,將她方才給的錢放進去,又添了好些銀票,仔細囑咐奴僕照顧好她,打點完一切才放心。
三日後,秀秀拿上辦好的過所,收拾好包裹,去墳頭拜別了父母,便坐上馬車出發,而與此同時,當今天子南巡的御駕已經入了楊朔州。
秀秀掀著帘子,隔著人群遙遙看向江里的大船,問:「那是什麼?」
僕從回答:「那是當今天子南巡的御船。」
距離遙遠,看熱鬧的百姓之外,又有重重官兵把守,秀秀看了片刻,見實在看不到什麼,便放下帘子,道:
「走吧。」
僕從將馬車調往了相反的方向,揚起馬鞭,一陣塵土飛揚,馬車很快便沒了影子。
第95章 重逢
秀秀一行人的車馬一路西行, 不出半月便駛出了楊朔州的地界。
離開了熟悉的江南小鎮,她看什麼都覺得稀奇。
湘水嚷嚷,山峰奇麗陡峭, 秀秀在山巔俯瞰蒼林翠竹、懸崖峭壁,為眼前奇景所震撼,再往前,千年的天府之國養育了肥沃的土地和勤勞善良的百姓,叫人流連忘返。
秀秀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
白天,她和奴僕們一起同相熟的老伯到田間勞作, 夜裡, 秀秀盤腿坐在室外的竹蓆上, 扇著手中的蒲扇給小孩子們講故事,日子也算過得充實。
只是相比於話本里的小故事,一直生活在山村的小孩子們對那些繁華的城市更為嚮往。
秀秀這才知道, 自己在無意識里竟講了許多她並沒什麼印象的人和事, 其中出現出現最多的詞,就是『長安』。
「姐姐,長安當真這樣好玩嗎?」
秀秀愣了愣, 摸著問她話的孩子的腦袋, 輕聲回答:
「不知道, 姐姐沒有去過。」
小孩子顯然不相信, 「可是姐姐說的好多事, 連咱們這裡最博學的教書先生都是頭一次聽說, 先生說,若不是姐姐自己見過,便是姐姐認識的人去過,說與姐姐聽的。」
「好嘞。」少年言畢,方反應過來秀秀方才說了什麼,有些不解地問:「……老闆娘,這是為何?」
她才是這家酒坊的主人啊。
秀秀對他笑了笑,從櫃檯里走出來:「我要離開河州一段時間。」
她在這裡呆久了,不知為何,心裡總是空蕩蕩的,還總是會夢見一些奇怪的人和事,瞧了大夫,也說不出什麼原因。
她便想著,出去走走,瞧瞧大好河山,說不定會好些。
「老闆娘……你幾時回來?」小夥計有些悶悶地問。
秀秀笑著拍拍他的腦袋:「應當很快,你們好好聽鄭伯的話。」
小夥計還要說什麼,秀秀已經掀簾出去。
-
第二日,秀秀便拿著這些年攢下的錢到鄭伯家去,他家如今已經換了一家大院子,還有幾個奴僕伺候。
秀秀跟著丫鬟到正廳去,卻在門外聽見已經回娘家的雀兒的聲音。
「……爹,娘,咱們要不要把這消息說給秀秀姐姐聽?」
秀秀有些奇怪地抬腳進去,笑道:「什麼事?」
雀兒回頭,瞧見秀秀,微微愣了一下,隨即連忙搖頭:
「……沒什麼,我是說,要不要把我有孕的消息告訴你。」
幾年過去,雀兒早已經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佳人,秀秀每回瞧見她,都要感嘆時光流逝之快。
聽見她有孕,秀秀打心眼裡高興,上前摸了摸她的肚子:「幾個月了?」
雀兒覺得有些害羞:「才一個月出頭呢。」
秀秀聽了,便笑起來,仔細囑咐她孕婦頭兩個月該注意的事項,然而說著說著,她的聲音卻忽然停了下來。
她從未成親生子,為何會知道這些?
「秀秀姐姐?」
雀兒的聲音叫秀秀回過神來,很快,秀秀將腦海中那莫名其妙的念頭拋去,笑了笑,將手中銀子遞給雀兒:
「我當初生病,是你們照顧的我,必定花了不少錢。」
雀兒下意識瞧向鄭伯鄭嬸,還是鄭伯開了口,說這些錢他們不能要,秀秀執意要給。
「這些便當是我提前給孩子備的賀禮吧。」
鄭伯怕再推辭秀秀會生疑心,便只好收下。
等秀秀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時,鄭伯一家又愣了一下,秀秀以為他們是擔心自己,便道:
「你們不必擔心,如今四海昇平,我拿錢雇幾個人一路同行,不會出事的。」
鄭伯要說什麼,被雀兒打斷,「秀秀姐姐,不必僱人,我們家的僕從給你使。」
半晌,鄭伯點頭:「好孩子,雀兒說的是。」
秀秀也不推辭,點頭道謝。
等秀秀走了,鄭伯看著門口輕輕嘆了口氣,秀秀如今這樣,他實在不知好還是不好。
五年前那些人將她送回來時,她剛生下孩子不過幾個月,吃下那藥之前,她整日望著北邊窗口發呆,他想,她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有些想念孩子的。
之後,她便將那幾年的事全部忘記。
這五年來,她一日日好起來,學著做生意,把酒坊經營得有聲有色,只是偶爾會出神,他還以為她記起來了,誰知一問,卻也沒有。
看來,她同那人的緣分,確實已經斷了。
如此,也好。
鄭伯給秀秀備了馬車,貼心備了一應物品,將她方才給的錢放進去,又添了好些銀票,仔細囑咐奴僕照顧好她,打點完一切才放心。
三日後,秀秀拿上辦好的過所,收拾好包裹,去墳頭拜別了父母,便坐上馬車出發,而與此同時,當今天子南巡的御駕已經入了楊朔州。
秀秀掀著帘子,隔著人群遙遙看向江里的大船,問:「那是什麼?」
僕從回答:「那是當今天子南巡的御船。」
距離遙遠,看熱鬧的百姓之外,又有重重官兵把守,秀秀看了片刻,見實在看不到什麼,便放下帘子,道:
「走吧。」
僕從將馬車調往了相反的方向,揚起馬鞭,一陣塵土飛揚,馬車很快便沒了影子。
第95章 重逢
秀秀一行人的車馬一路西行, 不出半月便駛出了楊朔州的地界。
離開了熟悉的江南小鎮,她看什麼都覺得稀奇。
湘水嚷嚷,山峰奇麗陡峭, 秀秀在山巔俯瞰蒼林翠竹、懸崖峭壁,為眼前奇景所震撼,再往前,千年的天府之國養育了肥沃的土地和勤勞善良的百姓,叫人流連忘返。
秀秀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
白天,她和奴僕們一起同相熟的老伯到田間勞作, 夜裡, 秀秀盤腿坐在室外的竹蓆上, 扇著手中的蒲扇給小孩子們講故事,日子也算過得充實。
只是相比於話本里的小故事,一直生活在山村的小孩子們對那些繁華的城市更為嚮往。
秀秀這才知道, 自己在無意識里竟講了許多她並沒什麼印象的人和事, 其中出現出現最多的詞,就是『長安』。
「姐姐,長安當真這樣好玩嗎?」
秀秀愣了愣, 摸著問她話的孩子的腦袋, 輕聲回答:
「不知道, 姐姐沒有去過。」
小孩子顯然不相信, 「可是姐姐說的好多事, 連咱們這裡最博學的教書先生都是頭一次聽說, 先生說,若不是姐姐自己見過,便是姐姐認識的人去過,說與姐姐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