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馬上通知乘警。”偵查員說。

  “一趟車上就兩個民警,而且他們對情況也不清楚。”我抬腕看了看手錶,顯示的時間是早晨八點二十。

  “還有十分鐘,我上車去。”陳詩羽說。

  韓亮狠踩了一腳油門。

  “還來得及。”我說,“要不我們都去。”

  “是啊。”林濤說。

  “我和師妹你匯報一下,是希望你們省廳可以協調下一站的城市的刑警給予我們配合。”偵查員急忙說道,“你們不可以貿然行動。”

  “高鐵到站就停一兩分鐘,而且下一站的民警一樣對案情不了解。他們在下一站不下車怎麼辦?下了車又能找得到嗎?”陳詩羽說,“無論什麼方案,都是我先上去定位,然後再商量下一步情況最好。既然只是定位,你們也不用一起去,目標太大了。”

  “那我陪你去。”林濤說。

  “你們還是去搜查羅全起家裡吧。”陳詩羽說,“韓亮和我去。”

  林濤臉漲得通紅,卻沒憋出話來。

  韓亮又是一腳油門,把車停在了進站口,然後和陳詩羽直接下車沖向了安檢門。我們坐在車上,靜靜地看著他倆出示警官證後,向站內奔去,而此時距離那班高鐵開車還有六分鐘,綽綽有餘了,這才由我發動了汽車,向市區駛去。

  “問一下羅全起的具體住處,我們直接開過去。”我對林濤說。

  林濤半天沒動,我用肘部戳了戳他,他似乎突然夢醒一般,說:“啊?怎麼了?”

  “我來打。”大寶笑了笑,撥通了董局長的電話。

  按照董局長的指引,我們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疾馳到了羅全起的住處。這是位於郊區的一處建設得不錯的二層小樓。根據前期的調查,羅全起之前很窮,後來因為拆遷,一夜變富,這棟小樓就是羅全起在獲取拆遷款之後,在自家宅基地上蓋起的小樓。

  但即使生活條件變好了,羅全起的鄰居卻依然會在半夜裡聽到這幢小樓里傳來的斥罵聲和哭泣聲。因為生不出孩子的事,向三妹在家裡一直是羅全起出氣的對象。還有鄰居反映,只要羅全起家裡來客人,向三妹忙前忙後,最後還是不能上桌吃飯,只能抱著一個碗蹲在院口吃。羅全起家嚴重的男尊女卑現象,即便是在農村,也顯得和其他家庭格格不入。

  我們趕到的時候,龍番市公安局的技術人員已經封鎖了現場。

  “妥了,就是這個姓羅的乾的。”韓法醫見我們的車到了,於是從小樓里走了出來,說,“證據確鑿。”

  “是提取到什麼了?”我很是高興,畢竟獲取線索是一碼事,而提取到證據是另一碼事。

  “兩個現場都提取到的41碼的男式運動鞋,我們剛才在他們家裡找到了。”韓法醫說,“經過痕跡部門初步勘查,確定鞋底花紋完全一致,磨損程度也是一致的。”

  “如果摩托車輪胎印也能確認,那才是鐵證啊。”林濤說。

  “喏。”韓法醫指了指院內,說,“摩托車在那裡,痕檢的同事正在看。”

  林濤也是眼前一亮,走到院內摩托車的旁邊,和市局同事一起將摩托車放倒,轉動輪胎仔細看著。

  少頃,林濤站起身來,說:“確認了。”

  “是這輛?”我指著摩托車,問道。

  “是的,沒問題。”林濤拍了拍手,說,“就看小羽毛那邊能不能把人抓住了。”

  “鞋子,還需要DNA檢驗。”我轉頭和韓法醫說,“從他家搜出來的,不能說明什麼,是他穿的,才重要。”

  “提取了,和現場的牙刷一起,都已經送去市局了。鞋子裡的DNA出來,和牙刷的DNA比對就可以了。”韓法醫說,“他們會很快得出結果的。”

  “家裡還有些什麼嗎?”我接著問道。

  “提取到一把錘子,疑似在夾縫中有血。”韓法醫說。

  “對,每個死者都有頭部遭重擊的痕跡。”我說,“這也應該是個很好的證據。”

  大寶嘆了口氣,說:“終於,終於破案了。”

  “還沒完呢。”林濤從一樓走了出來,說,“看見沒有,黃色的尼龍繩。”

  我見林濤拎著一大卷黃色的尼龍繩,心想這個案子已經鐵板釘釘了。

  “尼龍繩的斷口是用剪刀剪斷的。”林濤說,“回去進行整體分離的檢驗,以及尼龍繩材質的鑑定,都是對案件很好的證明。”

  我點了點頭,和林濤一起從小樓的一樓開始進行搜索。

  房子內所有的陳設,都是普通的兩口之家的樣子,按理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從走近屋子的那一刻,我就總是覺得有些彆扭。整個屋子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在任何一個拐角處摸一下,我的白紗手套都不會沾染上一點灰塵,這個家真的是乾淨得有些過分了。可是縱觀整個屋內的裝飾,色調都顯得非常沉悶。按理說,一對夫妻的小家,總應看出一些溫馨之色,可房子裡所有值錢的物件,都像是一夜暴富後的羅全起為了彰顯自己的有錢而購置的,紅木的茶几上擺著碩大的水晶菸灰缸,就連菸灰缸里都被擦拭得乾乾淨淨,與其說這座房子裡還有一個女主人,不如說這裡住著一個盡心盡職的清潔保姆罷了。

  正搜索著,我看見窗外似乎有影子閃過,於是站到床邊朝天上看去。十幾隻鴿子向兩層小樓的樓頂飛去,然後消失不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