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沈可是個能人,別看他現在無所事事,可人家真不差錢。

  海市這樣地段的房子,一年得多少房租,上面六套房租可不便宜,就是那最上面的兩套隔熱隔雨的房子也租給了外地來打工的人。

  一年八套房子出租,想想想那價格,他一年靠房子可不少掙。

  人家悠閒的可以養老了。

  張主任只是感慨,他年輕的時候可沒有老沈那樣的魄力,一套接一套的買。那時候老沈家裡買了房子以後,全家困難的喲。

  周圍不少鄰居說閒話,說買那麼多幹嘛,最多買三套。

  買那麼多,還不是自己受累。現在想來還是老沈明白,這就是個搖錢樹,每年搖一搖就來錢。

  年輕時有的是精力下班以後悄悄的在外面做點活,一塊一塊的攢,全家人都死攢錢。到現在那些以前過的好的人家,誰家比老沈家裡好,每一個好的。

  都眼巴巴的等著拆遷,多要一套兩套房,給家裡的孩子們分房。

  只有老沈坐擁一棟樓,這日子過得要多愜意就有多愜意。比他們這些有單位的人過得還要好。

  老沈當年上班沒幾年 ,單位就沒了。他也下崗了,後來自己到處找活干。當時老沈是真困難,幸好他家父母還有工資,可人家現在的日子過得真是好,再過幾年,老沈還有退休工資領。

  想到老沈,張主任心中感慨萬千。

  接下來幾天,沈清和翻閱一些與拆遷相關的一些東西。還去到區政府找熟人打聽,有些網上找來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對的。

  他想把政策弄的更明白點,自己才能不吃虧。

  他倒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原主。前世就因為拆遷這事,他覺得虧了,一直憋著一口氣,鬱鬱寡歡,比父母都還先死。

  說實話,沈清和也不願意做個虧本買賣。如果是國家有需要用地,在補償方便差點(國家的補償肯定不能與商業方面的比。),他倒不會太介意。

  既然是商業開發,那對他來說也是一次生意一次買賣,那就不能虧的太狠。只要是拆遷,他就會虧,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同樣,被拆遷戶總歸沒有地產商精,人家不會做虧本買賣。

  第273章 最牛釘子戶(02)

  他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一顆做好拆遷的準備, 一顆最好當釘子戶的準備。

  拆遷他要就近要房,還得要一個門面, 該給的錢也不能少。

  別說什麼這地段房價高,真給不了那麼多套。他的房子原本就在這個地兒。原本就值高價, 哪有搬到偏遠地方去的道理。

  只要談判不下來,就動手加固自家。等周圍的房子建好以後,他就開始裝修,周圍將是巨大的一片建築工地。

  有工地,就有生意, 他還能做生意。

  等建好以後,他把一樓兩套各自改建成門面,租出去或者自家做生意,都不錯。

  區政府有他的老同學,沈清和打電話上門。周一直接去到區政府, 每周一早上都有例會,吳遠開完會就等著沈清和。

  如約而至的沈清和, 來到二樓最裡間的辦公室, 見到了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吳遠。

  “吳主任好。”沈清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大大咧咧的。

  “老沈你就貧吧, 你什麼時候當我是個主任了。”兩人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還前後桌,關係很鐵。只是近些年聯繫的比較少。

  都各自有各自的事情忙,吳遠笑著啐口面前的老沈。

  “老吳啊,這次可得幫我找個明白人問問, 我得搞清楚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如果是國家開發,我就是虧了,我也不說啥。

  可既然是商業開發,那就是一門生意,我可不想虧。

  把我從黃金地段給趕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多給一些房子有個屁用。

  黃金地段除了房價,還有各種隱形的資源,這花錢也不好買。我家還有兩兒子,以後得有孫子孫女,這些資源怎麼能放手。”

  沈清和的話讓老吳刮目相看,沒想到老沈還挺敏銳的。很多人都不會想這麼多,還老覺得只要是拆遷就是好的。

  多得房子還有大筆錢,其實不是所有地拆遷都划得來。

  大部分人拆遷就盯著多分幾套房還能落多少錢。很少有人更注重地段。

  “老沈你是明白人,有些地段不重要。可有些地段卻是最重要的,你們永林路那段,可是黃金地段。搬走不大划算。”

  吳遠的老家離永林路不遠,但是地段比永林路差點。馬上也要拆遷,他自己也是找專業人士諮詢過。

  比老沈心裡清楚明白,說到拆遷,他也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就是啊,實在不行,我可不拆遷,就住在原地兒。拆遷還得耽擱我少收兩三年的房租,兩三年得多少錢,他們賠還是不賠?”

  “這個可以商量的,你家的房租兩三年那可不是一點點。人家地產商估計聽了都想哭。”

  說到地產商想哭,吳遠的嘴咧的大大的。想想就樂呵,他的同學中(包括大學同學),有錢的不少,但他覺得過得最安逸舒服的就是老沈。

  兩人雖然不是一個大學畢業的,可住的近,也知道彼此的情況。

  老沈大學一畢業就結了婚,跟著就有了孩子,那時還分配單位。

  分配的單位不行,沒幹幾年單位就破產清算。但是他還是享有一些那批國有單位職工該享有的福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