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氏不想擾了陸瑾華備考的心情,只得將此事先放之於一旁。

  與陸瑾同齡的蘇澤軒和比他們只小一歲剛從燕山府回京的新舉人寧華有自然同樣面對成親的煩惱。

  這三人長得都好,身邊都是既無通房又無侍妾,加之東明坊蘇氏和鎮國公府,還有寧家都有男丁四十無子方可納一妾的家規,自然都成了京城無數閨中少女競相爭取的良人。

  雖說寧華有的家世要差了些,可是人家看中的是他的前途,更別說寧家還有東明坊蘇氏和鎮國公府這兩個強大的姻親,前來打聽的並不比陸瑾華和蘇澤軒少。

  只是這三人想必對這種狀況早有預料,給家中長輩的答案如出一轍,都是表明自己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待明年春閨之後再說。

  自蘇澤軒年滿十五歲,寧氏就開始替蘇澤軒相看,自是有那麼幾個看中的,想趁著蘇澤軒中舉的喜氣來個喜上加喜,卻不被蘇澤軒接受,自是鬱悶得不行,少不得在蘇雲朵面前埋怨蘇澤軒。

  要蘇雲朵來說,別說明年就是再晚幾年又如何,畢竟蘇澤軒也不過才十九,只是這話不能與寧氏明說,只得好言相勸,讓寧氏繼續慢慢地細細地相看打聽,為蘇氏二房找個最合適的長媳。

  第844章 重返北疆

  二月春閨,三月放榜,陸瑾臻、蘇澤軒皆高中,雖都名次並不十分靠前,卻皆為二甲進士。

  兩人倒是都想謀個外放的機會,家中長輩皆表示強烈的反對。

  他們畢竟不過只是二十歲的青年,就算他們有過三年的遊學經歷,他們的人生閱歷依然不足以讓他們就付官場的詭秘,更難以主政一方。

  兩個意氣奮發的年青人自是各種不服氣,經過陸名揚、蘇誠志還有陸瑾康等人數次擺事實舉例子才算說服二人參加了庶吉士考試,並順利地進了翰林院成了庶吉士。

  “進了翰林院多看多學少說話,不過三年,待到期滿散館授官。你們想留在翰林院當編修、檢討也好,去其他部門做給事中、御史也好,甚至出京為州縣官主政一方也都隨你們自己,一切只看你們自己如何把握這三年的時間。”得知兩個年青人皆被取中為庶吉士,陸名揚只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待兩人進入翰林院開始當差,兩人的親事自然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這一次兩人再沒有了藉口,加之他們都已弱冠,倒也沒再推拒。

  也不知是為了陸瑾華的親事還是其他什麼,這一年端午前夕在北疆生活了將近五年的小徐氏帶著春哥兒跟著回京述職的陸達回到了京城。

  這次與他們一同回京的人有點多,除了陸瑾臻夫妻和他們的一對兒女大妞妞和暄哥兒,還有陸瑾焙夫妻和他們的兒子吉哥兒。

  暄哥兒比樂姐兒大了一歲,當年陸瑾康和蘇雲朵離開勃泥城不久,楊傲群就被診出已有將近兩個月的身孕,八個月後如願生下了長子,陸名揚賜名陸承暄。

  曾茹如今還只有喜哥兒一個孩子,因為曾茹在生樂哥兒時傷了些身子,幾年調理下來已經基本恢復,陸瑾焙卻讓曾茹再調理兩年,反正他們已經有了兒子!

  再說二房的陸瑾琛兩年前成了親,去年仲秋夜替二房一下子添了兩個男丁,瞬間就替曾茹減輕了許多負擔。

  鎮國公府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主掌中饋的蘇雲朵自是忙得腳不沾地。

  陸達和小徐氏正式住進了正和堂,小徐氏心裡自然是想將旭輝院留在自己手中,可府里已經替陸瑾華騰出了新院子,如今已經修繕得七七八八,而春哥兒才不過五歲,就算她有心為春哥兒留,也開不了這個口,只得強壓著不舍將旭輝苑騰給了陸瑾康和蘇雲朵。

  事實上蘇雲朵並不想接旭輝苑,因為就算他們搬入旭輝苑也住不長久,聖上已經露了些口風給陸瑾康,許不是不會再派陸達去北疆,那么九成九北疆的帥印將交到陸瑾康手中。

  對於自己和一雙兒女能否跟著陸瑾康前往北疆,蘇雲朵並不擔心,就算朝中有反對的聲音,陸瑾康也能讓這些聲音消失。

  從北疆回京城的這幾年,陸瑾康先是在兵部負責兵器部研製武器,後又自請去工部負責武器的製造,半年前重新回到兵部擔任兵部侍郎,比之以往更得聖上寵愛,他本身也是官威日盛。

  雖說東凌國各個邊疆的守城大帥的家眷基本都在京城,可也不是沒有例外,數代駐守南疆的震南侯府如今就只留了老震南侯和震南侯世子在京中,其他家眷皆在南疆。

  不過目前還沒有明旨,蘇雲朵也只暗地裡開始籌備,目前最需要忙的卻是陸瑾華的婚事。

  雖說此前安氏已經為陸瑾華進行了一番篩選,如今小徐氏這個當娘的回來了,人選自然得交由小徐氏定奪。

  正好蘇澤軒那邊也需要相看,兩方一合計,索性重啟賞荷會。

  自打南郊的荷園到了蘇雲朵手上,京城就再也沒舉辦過大型的賞荷會。

  如今突然重開賞荷會,京城出現了千金難求一貼的盛況。

  既然要開這個賞荷會,自然不會不僅僅只是為了陸瑾華相看,還沒定下親事的蘇澤軒自然也跑不脫,甚至還有替鎮國公府幾個十來歲的姑娘相看人家的意思,這次的賞荷會甚至比大長公主時代的賞荷會更為盛大。

  為此蘇雲朵在下請柬之前特地回了趟東明坊,將她自己理出來的邀請名單遞給寧氏:“娘,你看看可還有需要補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