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作為主官的錢林已有打算,蘇誠志自是不會再多言,於是七月二十八這日一大早,兩方人馬分別從大帥府和驛館出發前往庸城西郊的酒坊。

  經過一個月的建設,荒地已經開墾了大半,靠近西山的地方圍建成一座青磚瓦房的大院子,院門上掛著的是陸瑾康親筆提寫請當地有名的工匠雕刻而成的“康雲酒坊”牌匾,只是此刻用一塊紅綢蓋得嚴嚴實實,只待開坊典禮揭開。

  “姐,這個酒坊可比樂游酒坊都要大許多。只是這裡太過荒涼,既沒有果園又沒有糧倉,這釀酒的果子的糧食何來?”打從下了馬車,蘇澤臣就開始四下里打量起來,待確定這裡幾乎沒有他所認識的釀酒原料,小眉頭皺得打結。

  “這邊的確比不得京城繁華,暫時也沒有合適的果子,不過糧食嘛總會有的,只不過暫時尚需外購罷了。這次小舅送酒西北,替我找到了新的釀酒穀物,那可是釀酒的上好原料。來,姐帶你去見識見識,喏,這就是小舅林西北運來的穀物。”蘇雲朵一邊說著一邊推開一間庫房,指著庫房裡的穀物道。

  蘇澤臣蹲在滿屋的穀物面前,抓了一把穀物在手中,有些像麥子卻又不是麥子,在腦子裡搜尋了許久也找不出這種穀物的名稱,抬起頭來用詢問的目光看著蘇雲朵。

  蘇雲朵淡淡一笑:“這種穀物叫青稞,又叫稞大麥,米大麥,據說只有西北那邊的高原才有生長,卻是釀酒的上好原料。”

  蘇雲朵以前並沒有想起青稞這種穀物,還是這次過來勃泥城路過燕山府時,在燕山府稍做休整時在某個糧食鋪子裡看到了一袋子青稞,腦子裡突然蹦出“青稞酒”三個字,寧忠平才會親自押送醫用白酒去西北。

  寧忠平果然不負蘇雲朵所託,不但替她找到了青稞,還採購回來近千石的青稞,大大提前了“康雲酒坊”開坊釀酒的時間。

  錢林和蘇誠志的這次勃泥城鄉試監考之途因為有勃泥府衙和大帥府的全力支持,雖有些波折總歸還算平安順利,九月十八日桂榜出,錢林與蘇誠志的勃泥城之行算是圓滿結束。

  此時的勃泥城已經下起了第二場雪,雖然雪量不算大,外面的溫度幾乎已經可以與京城最寒冷的時節相提並論了。

  錢林是南方人,就算驛館裡盤有火炕,因為沒有地暖,只要離了炕就覺得快被凍成冰,故而桂榜一出,自是恨不得立馬返回京城。

  蘇誠志則不然,他本就是北地生北地長,比起京城更喜歡北地。

  再說他難得有機會來北地,自是要重回葛山村一游。

  如果蘇誠志和蘇澤臣沒來勃泥城,蘇雲朵是打算待十一月寧華有回秀水縣報名的時候再陪著寧華有去葛山村一行,如今既然蘇誠志要帶著蘇澤臣回葛山村,少不得提前回葛山村。

  正好寧華有也打算早些回秀水縣,在大帥府住著雖說吃住用都被安排得很好,陸達給他找的先生的確也很有學問,只是寧華有總覺得這位先生並非真心愿意教導他,幾個月下來收益並不大。

  待蘇誠志到勃泥城,少不得要考較一下寧華有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結果卻讓蘇誠志搖頭嘆息,直言告訴蘇雲朵,寧華有若再這般下去,今年還是別下場的好。

  蘇雲朵自是十分震驚,將寧華有帶到嘯風苑好一番詢問,終於找到癥結所在。

  陸達找的先生的確是位有學問的好先生,也有心指導寧華有,只是如今勃泥城百廢待舉,就算先生只是幕僚每日裡也有許多事要忙,先生精力有限,能給寧華有的時間並不多,也難怪寧華有會覺得先生並不樂意教導。

  蘇雲朵考慮再三,又與寧忠平、陸瑾康商量了一番,總是答應了寧華有的請求,趁著蘇誠志回葛山村的機會提前送他去秀水縣。

  “我是沒辦法送你回去,一切聽你表姐的安排,在了那邊好好讀書,別讓你祖父祖母爹娘失望!”寧忠平送寧華有上馬車前認真地叮囑寧華有。

  錢林原本並不打算隨蘇誠志去葛山村,可當他在聽了蘇澤臣為他描述的葛山村之後卻是心動了。

  不過錢林此行收穫還真不少,葛山村的景致遠比蘇澤臣的描述更讓人意外。

  雖說已經進冬季,卻依舊給他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好。

  當然他們此行感受到了也不全都是美好,至少離了官道前往葛山村那一段路就很讓人詬病。

  雖說葛山村發達之後,出資修了這段道路,可鄉下人的眼界到底還是窄了些,這不,剛修了沒兩年的路,就已經無法滿足葛山村發展的需要。

  原本下了官道不過一個時辰的路程,卻用了差不多兩個時辰。

  “今日是什麼日子,為何有這麼多的車?”雖說馬車裡生了火盆,錢林還是覺得自己愉要冰僵了,看著像蝸牛一般的速度,不由撩開車簾往外張望,這一看自是讓他看出了原委,也著實讓他驚訝不已。

  這裡怎麼看都是鄉下,可是為何這鄉間道路上有這麼多的車輛!

  與他同車的是蘇誠志、蘇澤臣和寧華有,這三人雖說幾年前還生活在這裡,到底離開已有幾年,面對錢林的詢問還真回答不出來。

  既然自己回答不出來,那就不恥下問吧。

  蘇澤臣早就不耐這蝸牛速度,撩開車簾就跳下了馬車,快步幾步就趕上了前面的車子,笑眯眯地與車夫拉起話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