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蘇雲朵也不是真的完全放權,有關御潔坊的人事、產品、原材料供應以及產品銷售等情況只要有所變更需得經過她的簽字同意。

  有關於御潔坊的一切,蘇雲朵都會十分關注,就算她的股份少了差不多一半,御潔坊依然是她關注的重點。

  御潔坊的工作在升貴的運作下,按蘇雲朵的發展規劃有條不紊地徐徐展開。

  為了根據蘇雲朵的意思更妥當地安置御潔坊遷出的住戶,升貴頂著嚴寒特地跑上了趟楊家集,在楊家集與贏莊來來回回地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又特地召集楊家集莊子裡的幾位莊頭和管事開了個會,徵求大家有意見,終於在年前拿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案。

  “分兩處安置?比我想得周到。”蘇雲朵細細看過升貴的方案,很快就抓住了重點,由衷讚嘆升貴這個方案的周到和妥帖。

  她的見識到底還是有限,又總是想著不讓人骨肉分離,安排起來就很有些捉襟見肘之感,卻忘記了就算在前世,為了生活,家人分居兩地甚至一家人分居幾地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

  雖說這個時代貧困人家出行基本靠腿,可是楊家集的莊子與贏莊之間並不算遠。

  陸瑾康曾經告訴過蘇雲朵,楊家集與贏州之間大約相距五、六十里。

  如今再聽升貴的描述,仿佛一張地圖在蘇雲朵腦子裡展現。

  贏莊雖屬贏州地界,卻近鄰楊家集,從楊家集鎮子上過去到贏莊大約五十里地,腳程快的漢子,也就兩個半時辰即可從楊家集走到贏莊。

  分兩處安置,除了楊家集這邊需要另外找地安置,贏莊那邊卻可以直接入住,這樣不但大大節省了搬遷安置的費用,也大大方便了兩邊的管理,當然會有些家庭需要分兩處安置。

  經過慎重考慮,蘇雲朵覺得升貴的方案可行。

  不過在決定方案之前,蘇雲朵還是特地召了林莊頭、江海子和姜霄進鎮國公府細細商議了一番,最終在年前定下了所有莊戶的搬遷方案。

  因為楊家集這邊還有些山地需要留人種植花卉、藥材和果樹,故而家事組一分為二,大部分農事組的成員隨姜霄搬遷至贏莊,少部分則繼續留在楊家集。

  這部分留在楊家集的人,全部是家人有人在御潔坊做工,符合蘇雲朵儘量不拆散家庭的原則。

  當然少部分家庭因為需要,自然不得不分成兩處,這是無法避免的事。

  考慮到兩地交通問題,蘇雲朵特地叮囑升貴再多置辦一些牛車、驢車、騍車和馬車。

  之前楊家集莊子裡六至十二歲的孩子,無論男女都被蘇雲朵要求進學堂讀書識字,如今住戶搬遷莊子內的學堂自然也面臨著搬遷。

  住戶分兩地安置,在搬遷方案中,卻只在楊家集設了一處學堂,贏莊的孩子們就需要離開父母集體到楊家集學堂住宿。

  楊家集莊子裡的學堂,蘇雲朵早早就有了方案,在升貴成為她的手下之前,就在楊家集鎮子上買下了一座帶著大花園的七間五進的大房子改造成一座集住宿、學習、娛樂的新學堂。

  這個新學堂除了先生,有專職的保育員負責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另外還配備了護衛專門負責學堂孩子們的安全。

  蘇雲朵借鑑前世的寄宿學校,結合這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不僅僅只是針對在學堂讀書識字的孩子們,還針對先生和保育員、護衛,確保學堂內孩子們的安全和正常的衣食住行,讓家長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

  這個學堂目前只收蘇雲朵自己名下產業孩子們,不僅僅包括楊家集和贏莊的孩子,還包括樂游山莊和松花蛋作坊、槐莊和荷園的所有適齡孩子。

  雖說蘇雲朵為這個學堂花費了大量資金,這個學堂對於家長在蘇雲朵各大小莊子以及作坊做工的孩子學費全免,食宿全免。

  楊家集莊子內的學堂辦了已經有一年多,第一批四個年滿十三的孩子離開學堂後按他們的學習情況分別被蘇雲朵安排進了御潔坊和四方美食。

  雖說目前他們只是學徒,卻因為多讀了一年書,他們被安排在了比較重要的崗位,在打接受能力方面與其他不識字的學徒有著明顯的差異,自然更受師父的關注,任誰都能看出來,假以時日這幾個孩子的前程必定不差。

  有了這四個孩子的先例,原先並不十分願意送孩子進學的家長有了改變,開始積極送孩子進學,就算孩子休沐也會督促孩子讀書識字,這是個很好的現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住戶搬遷和學堂搬遷都是年後的事,進了冬月中旬,蘇雲朵就開始忙年了。

  最先自然是往邊城送年禮,這次的年禮中除了正常的年禮,還有差不多一整車特別為楊傲群生產而準備的東西。

  楊傲群的產期應在臘月中旬的樣子,待這些東西送到邊城,楊傲群差不多也該生產了。

  前幾日剛收到邊城來的信件,京城過去的嬤嬤、穩婆還有醫女,已經平安抵達邊城。

  因為貝氏被禁足,邊城的大帥府還算安穩,楊傲群的身體情況也還不錯,只是楊傲群補得有些過,肚子裡的孩子也大了些,生產的時候只怕會有些困難。

  穩婆和醫女正按蘇雲朵此前從神醫谷主那裡求來的方子,替楊傲群進行調理,並督促楊傲群進行適當的走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