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刻聽蘇雲朵這麼一說,陸瑾康不由也想起了大長公主府似乎從來沒有在這片湖挖過什麼藕,那麼大長公府豈不是手握著聚寶盆就那麼虧損了許多年?!那還真正是暴殄天物!

  至於蘇雲朵所說的荷葉茶,陸瑾康也沒聽說過,只知道荷葉可以用來熬粥,也可以用來做荷葉雞,當然蓮子他還是知道的,府里大多數女眷都喜歡吃紅棗蓮子湯。

  可是這湖既大又深,挖藕又不像起魚,可以用網直接網,藕長在湖底的淤泥里,要挖藕就得排盡湖水,這麼大片湖排水可不容易,就算有辦法排水,待挖了藕又該從哪裡進水將這片湖再注滿?

  這些可都是問題,想來大長公主府沒能挖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吧。

  看著陸瑾康的一雙濃眉緊蹙成一團,蘇雲朵吸稍想想大致猜到他此刻心裡的想法,不由莞爾:“夫君是在擔心排水和進水嗎?夫君莫不是忘了咱們早有請人探查這個湖?”

  陸瑾康覺得臉上微微有些發燙,剛與大長公主府接洽,蘇雲朵就讓他請了專人私下對這個湖進行探查,因為最近事多,他倒是將這事給忘記了。

  難不成已經有了結果?

  蘇雲朵展顏一笑道:“前些日子結果已經送進府來了,雖說還沒查出進出口到底在哪裡,卻肯定了這個湖是活水。”

  既然是活水,那必定就出有進。

  只是當他們從大長公主府接過這個莊子以後,這莊子裡的人卻沒人說得上來,這進出口到底在哪裡。

  無奈的蘇雲朵只得再次花了錢讓人尋找出這個湖的進出口,只是時間尚短,這個確切的位置還沒有找到,想必還需要一段時間。

  陸瑾康聽了蘇雲朵的這種種安排,不由打心裡感嘆蘇雲朵的細緻和高瞻遠矚。

  想當初他剛與大長公主接洽,蘇雲朵就開始著手從葛山村接人,那個時候他還打趣蘇雲朵,覺得蘇雲朵太過急躁,如今回頭再看,自己在生意和農事方面不如蘇雲朵良多。

  故而陸瑾康在農事和生意方面,自是極放心蘇雲朵的安排,也樂意聽從蘇雲朵的安排。

  對於這個莊子,蘇雲朵的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只是有些東西她心裡還沒有底,需要等鄭大牛帶著人過來再細細探查過來才能最終確定。

  既然這個湖裡的荷是食用荷,湖面上的事倒是不算急,就要找出排水進水的

  這事不急,待鄭大牛來了,與請的專業人士一同細細地慢慢探查尋找。

  如今不過才四月,離挖藕還有大半年時間,有的是時間,慢慢來。

  這莊子最需要解決的事還是如何將那近兩百畝良田得合理利用起來,按照那些良田的土質,蘇雲朵自然是想種植水稻。

  這個時代糧食畝產低,一季水稻能收個三四百斤已屬高產。

  雖說蘇雲朵在楊家集有近五百畝良田,在樂游山莊也有百來畝良田,可她要養活的人也多,需要的糧食也量也就比較大。

  在姜霄的努力下,如今楊家集那邊的糧食倒是勉強可以算是自供自足。

  但是蘇雲朵對酒坊的發展有些新思路,若這個新思路能夠如願展開,糧食的缺口可就更大了。

  樂游山莊那百來畝良田種的是碧粳米,產量更低,蘇雲朵卻也不捨得放棄碧粳米的種植。

  畢竟無論是東明坊的陸老太太還是鎮國公府的安氏等人,平日裡吃的都是樂游山莊出品的碧粳米,她總不好為了自己賺錢讓老人家沒了口福。

  如何利用好“荷園”的這近兩百畝良田已經迫在眉睫。

  不僅僅是這近兩百畝的良田開發,蘇雲朵覺得若能將這個園子各自進行合適利用巨大的收益完全可期。

  該如何開發好這些良田,蘇雲朵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姜霄,楊家集那近五百畝良田在姜霄手上算是煥發了新生。

  雖說還沒達到蘇雲朵想要的巔峰,相距卻越來越近了。

  蘇雲朵的前世在南方的農村長大,在那裡基本是兩季水稻一季小麥,一年可收三季糧食。

  到了這裡,再好的良田基本也就兩季,一季水稻一季經濟作物,且畝產都不高。

  她曾經有意無意地將前世三季種植的理念透給姜霄,姜霄已經開始小範圍試驗,想必不遠的將來三季不是夢想。

  蘇雲朵明白糧食種植的季節不等人,四月初正是水稻插秧的季節,楊家集那五百畝水田應該已經開始插秧了,偏“荷園”的水田還荒著,別說育秧連基本的深耕都沒做,再拖下去這兩百畝良田只能種些其他的經濟作物了。

  只是這個時候才開始育秧顯然已經太晚,蘇雲朵想了想,與陸瑾康商量著想親自往楊家集去一趟,與姜霄探討一下,該如何補救。

  陸瑾康卻不願意蘇雲朵如此辛苦,只讓九兒往楊家集跑一趟,讓姜霄來“荷園”看看指導一二,若能補救自然最好,若真的錯過了季節,那也只能先種些其他的作物,聊勝於無。

  蘇雲朵嘆了口氣,這事也只能先這樣了,要是早半個月買下這個莊子就好了,就能趕上育秧的時節,讓姜霄在育秧的時候替“荷園”多育些秧,也就不會有今日之憾了。

  嘆息無益,只待姜霄來這邊看過再說。

  時辰不算早了,蘇雲朵與陸瑾康又匆匆去了不遠處的“第二養殖場”,陳林波已經帶著人陸續往這邊運送鴨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