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西郊往南郊倒是無需從城裡拐,雖說道路比較狹窄也相對顛簸,卻勝在一個字“近”。

  若從城裡拐,馬車大約需要兩個時辰,抄近道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最多一個時辰即可到達。

  蘇雲朵一行辰時從樂游山莊出發,剛入巳時就已經能看到“荷園”的湖面了。

  自從與大長公府開始接洽“荷園”的買賣,蘇雲朵就給在葛山村的孔老大夫送了信,讓他才她問問鄭大牛和張忠的意思,看他們兩人可有人願意來京城幫她管理“荷園”。

  雖說那個時候,她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買下“荷園”,不過她手下的確缺少能幫她管理水面的人。

  葛山村那邊經過幾年的動作,人工湖的收入已經快趕上藥材種植的收入。

  孔老大夫在給蘇雲朵的信里,不止一次感嘆蘇雲朵用人得當。

  無論是鄭大牛還是張忠都是十分不錯的養殖能手,兩人還帶出了好幾個徒弟。

  鄭大牛自娶了葛山村柳氏族中的和離歸家女,又生了個兒子,如今已經徹底在葛山村落穩了腳,放棄回犀牛村重整旗鼓的打算,而是將全身心投入葛山村那個人工湖的養殖大業。

  再說張忠,當初是因為與白英的婚約才留在葛山村,如今也是以葛山村為家,三年不到的時間已經與白英育在一女一子,兒女雙全的張忠,也已經完全將自己當成了葛山村的一員。

  雖說蘇雲朵最希望鄭大牛能來京城幫她,卻也知道不能勉強,畢竟鄭大牛不是她的奴僕,只是與她簽了五年長工約的長工。

  蘇雲朵考慮再三,在給孔老大夫的信中,也只提找個合適的人來京城幫她管事養殖方面的事務,卻沒有點明要誰來幫忙,這自然也是給葛山村的人手有個考慮的餘地。

  只是讓蘇雲朵沒想到的是,這次來京城的卻真是她最希望的鄭大牛,半個月前蘇雲朵收到孔老大夫的回信,說鄭大牛已經將葛山村人工湖的所有交接給了張忠,他自己則帶著老母、妻子兒女隨著葛山村往京城運送精油藥材的人隊一同前來京城。

  都說故土難離,特別是老人家最是講究落葉歸根,鄭大牛的母親雖說年齡不算大,可是在這裡絕對可以算在老年人行列了,讓這樣年齡的人背井離鄉,還真是讓蘇雲朵十分震驚。

  按鄭大牛一家動身的時間,最多還有三五日就能到達京城,這也是蘇雲朵一直想來南郊看看的重要原因。

  既然鄭大牛攜了家眷不遠萬里前來幫她的忙,她自然要提前安排好鄭大牛一家的衣食住行。

  蘇雲朵雖然曾經來過“荷園”兩次,卻因為只是賞荷的客人,每次來轉到的地方有限,對“荷園”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湖美麗的荷花以及湖心島的鳥語花香外加一個魚類館。

  這次過來,換了個身份,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出現,加之要對“荷園”進行大幅度的整改,促使“荷園”自負贏虧,自然免不了要到處細細轉轉看看。

  這個園子占地大,若是靠兩條腳走路,這大半日裡的時間自是無法轉個遍,好在陸瑾康同來,直接將蘇雲朵拎上馬,夫妻倆騎在馬上來了一次“荷園”游,只要蘇雲朵想細細看的地方,陸瑾康都會停下馬抱了蘇雲朵下馬,然後再上馬去下一個地方,如此一番下來,蘇雲朵花了整整兩個時辰,對“荷園”總算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大長公府對莊子的管理,確實是暴殄天物!

  這個莊子雖說湖面遠大於旱地,良田的數量不多卻也有近兩百畝,這些良田因為莊子這大片的湖面,就算在乾旱的年份也不會因此導致良田缺收。

  只是大長公主府對這個莊子的定位始終在休閒賞荷,幾乎五丈一小景十丈一大景,景色的確十分不錯,再加上差不多七、八傾大小的湖面,的確是賞景的好去處。

  這個莊子最不缺的是養花種荷、養魚養鳥的能手,農作物種植方面的人手卻十分有限,如此一來好好的良田年年欠收,不但不能為莊子創收,反而加重了莊子的負擔。

  “你打算如何改造這個莊子?”陸瑾康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攬著蘇雲朵,垂眼看著懷裡一臉若有所思的蘇雲朵問道。

  “若是我想將這湖裡的荷花都給棄了,會不會覺得可惜?”蘇雲朵臉上閃過一絲狡黠的笑容,仰起光潔的小臉反問陸瑾康。

  陸瑾康揚目看了眼已經滿目翠綠的湖面,要說不可惜還真是假的,不過蘇雲朵要棄了這滿湖的荷花,作為她的男人,自然是堅決支持,於是淡淡一笑道:“你覺得該棄,自然有該棄的理由,就算覺得可惜,我也會堅決支持。”

  蘇雲朵撇了撇嘴,心裡道了兩個字“無趣”,卻還是笑吟吟地仰頭看著陸瑾康道:“既然夫君覺得可惜,那就留著吧。不知夫君有沒有發現,這裡的荷花其實並不是只能用來觀賞的觀賞荷而是食用荷。不知大長公府以前有沒有挖過湖底的藕。

  依我說,這麼大片湖面,不說湖裡養的魚,每年只挖出的藕少說也有個幾萬斤,另外荷花開過之後採摘的蓮蓬可以取出蓮子、荷葉也可以製成荷葉茶,這一湖荷花可以生錢的方式多了去了,我是怎麼也想不明白大長公府怎麼會連年虧本。”

  陸瑾康聽了蘇雲朵的話,盯著湖面上翠綠的荷葉看了許久,他還是第一次聽說荷花還有觀賞荷與食用荷之分,他一直以為這樣的荷下面都有可食用的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