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寶珠就這樣呆呆地站在兩個女兒的屋外出了神,直到蘇雲朵身邊的大丫環紫蘇帶著幾個丫環給海棠院送東西才讓陸寶珠回了神。

  紫蘇送來的是三件鴨絨斗蓬和一件鴨絨長襖,斗蓬自然是給陸寶珠和兩個姑娘的,長襖是陸寶珠的嫡子安浩陽,另外還有兩床鴨絨被。

  “這是大奶奶為三姑太太和表姑娘、表公子準備的鴨絨製品,原以為三姑太太今年會在泰城過年,正打算隨著年禮一併送去泰城。

  大奶奶說既然三姑太太來了京中過年,那就將這些送來給三姑太太和表姑娘、表公子先用上。

  這斗蓬和長襖都是按著前次三姑太太來府中賀喜時留下的尺寸定製的,想來應該合身。”紫蘇讓身後的小丫環將鴨絨製品送上來,笑著對陸寶珠道。

  得到消息趕來花廳的安如意和安吉祥,看著桌上其中一隻托盤上放著的兩件斗蓬眼睛瞬間就亮了,這兩件斗蓬一件淡紫色、一件大紅色,不用說這兩件斗蓬是專門為她們姐妹準備的。

  因為性子相對安靜的姐姐安如意喜歡淡淡的紫色,而性子活潑的妹妹安吉祥則更喜歡熱烈的顏色,尤其是大紅色。

  剛才她們還在羨慕、嫉妒京城的表姐妹,對這個鴨絨斗蓬懷著莫名的期待,沒想到驚喜這麼快就來了。

  比起兩個女兒單純的喜歡,陸寶珠更多的是感慨。

  難怪父母能如此放心地將中饋交給剛剛進門的蘇雲朵,別看她生在鄉下長在鄉下,能力手段和心胸樣樣不缺!

  第700章 忙忙碌碌過大年

  陸玉樺雖說只是鎮國公府大房的庶女,她的兒子卻是鎮國公府首個曾孫輩,故而孩子滿月這一日鎮國公府各房包括剛剛回京不久的陸寶珠都要去陳家喝滿月酒。

  一行人數輛馬車連同隨行的護衛浩浩蕩蕩地前往東城同福巷的陳家,除了公中準備了豐厚的滿月禮,各房自然還給孩子準備了見面禮,陸寶珠也不例外。

  陸玉樺小的時候也曾在安氏跟前養過一段時間,那時候陸寶珠還沒出嫁,雖說年齡上有差距,陸玉樺卻最愛跟著陸寶珠,而那個時候陸寶珠也與鎮國公府的姑娘們一樣喜歡舞刀弄樺槍,故而這對姑侄之間關係一向比較親厚,就算後來陸寶珠出嫁了,跟著安豐瑞外放了,兩人還是保持著聯繫。

  雖說九月份陸瑾康成親的時候才見過,今日再見陸玉樺依然十分高興,將寶貝兒子往陸寶珠面前湊了湊道:“三姑母,快看看我家寶寶,怎麼樣可愛吧!”

  安氏和蘇雲朵歌后了不由相視一笑,自從生了孩子,陸玉樺就成了秀娃狂魔,每次來看她,開口的第一句必是贊娃可愛。

  陳家這場滿月酒辦得十分隆重,顯然原本並不受父母重視的陳勉,在與陸玉樺成親之後是日漸得到父母家族的重視,而陸玉樺一舉得男,也為陳勉在陳家增添了分量。

  滿月宴上,蘇雲朵毫不例外地又成了眾女眷打趣的目標,打趣的無外乎懷孕生子這個女子成親之後永恆不變的話題。

  有了幾次被打趣調侃的經歷,對付這樣的場面自己已經十分得心應手了,只管微低下頭做羞澀狀,其他的交給安氏即可,懷孕生子的事陸瑾康已經與府里長輩進行過真誠的溝通,只要府里長輩不催,對他們而言外人無論是打趣也好,調侃也好,甚至挑釁也好,都無關痛癢。

  喝過陸玉樺孩子的滿月酒,離過年也只剩下差不多二十日,京城的年味越來越重。

  從上個月底,鎮國公府送往各處的年禮就按地處遠近陸續開始發出,而從各地送來鎮國公府的年禮也日日增多,蘇雲朵的精力幾乎有一多半放在其中,幸虧接手中饋之後,不動聲色地培養並更換了一些主要崗位的管事,這些時日雖繁忙卻始終忙而不亂,讓原本還有些擔心的安氏大感快慰。

  在前世的時候,蘇雲朵曾聽村里老人說古,自然聽說過“出嫁閨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的習俗,只不過前世社會開明,就算在她的老家也見過在外地工作的女兒帶著女婿孩子趁著過年放假回娘家探親的。

  來了這裡才發現“出嫁閨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燈”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就算再疼女兒的人家,也不會允許出嫁的閨女在大年三十的時候留在娘家過夜,生怕如傳說的那般會讓娘家的日子不好過。

  陸寶珠作為出嫁女,自然也不會留在鎮國公府過年,故而自從她帶著兒女回來京城,陸瞳就找了人緊趕忙趕替她修繕宅子,所幸陸瑾康伸手幫了一把,推薦了一支不錯的工匠隊伍,終於趕在小年夜前幾日終於將安家在安華街的宅子修繕齊整。

  蘇雲朵又從鎮國公府挑了十多個粗使丫環婆子隨陸寶珠過去灑掃收拾,陸寶珠決定小年夜前一日搬回了安宅。

  為了在陸寶珠搬回安宅之前吃上一頓團圓飯,安氏特地讓陸瑾康趁著休沐日提前兩日將陸名揚從溫泉山莊接了回來。

  蘇雲朵也為陸寶珠母子女搬回安宅做了大量的準備,甚至連年貨都替他們備了不少。

  為了給陸寶珠暖房,陸寶珠帶著兒女回安宅這一日,鎮國公府的主子們可以說是全府出動,連陸名揚都不例外,熱熱鬧鬧地在安宅吃了頓“暖房熱灶”酒。

  當然這頓“暖房熱灶”酒,除少數幾個菜是安宅的廚娘做的,其他的幾乎全都出自飄香酒樓的大廚師,不但菜式豐盛,味道也十分鮮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