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通過這一番觀察和詢問,蘇雲朵心裡對這個莊子的田地又有了新的認識,小溪幾乎將這個莊子平均分成了兩半。

  建有房子的一半地勢相對較高,據林莊頭介紹,這一半多半是旱地,曾經種過番薯、土豆、玉米、高粱、大豆等等雜糧,收益都不盡好人意。

  現在這一大片地是荒著的,明年打算試著種種油菜看看收成。

  蘇雲朵聽了直搖頭,油菜看似好種,可是保證油菜的出油率,土質、水分、肥料一樣都不能含糊。

  不過倒也不是不能種,這一半地雖說是旱地,用水卻也不是個難題引溪水灌溉還是完全能做到的。

  可是肥料卻是大問題,當然若是從現在開始積攥肥料,想辦法漚肥的話,就算還有缺口,這個缺口蘇雲朵還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

  只不知林莊頭能否帶著這群往日的兵痞子放下他們的架子,做真正的農戶。

  這事暫時也不急著與林莊頭談,還是先看看別一半土地再說。

  蘇雲朵舉目看了眼小溪另一端的田地,緩步來到通往小溪另一邊的一排石墩前。

  這條小溪並沒有小橋相通,兩邊就靠十來個石礅通行,這些石墩一看就是隨意丟在溪水中的,故而石墩大小、距離都十分隨意。

  蘇雲朵目測了一下石墩的間距,覺得過溪對自己並非難事,於是抬腳就要走上石墩。

  紫蘇趕緊阻止:“姑娘,你且稍等,讓奴婢先走走試試。”

  林莊頭也是被蘇雲朵嚇出了身冷汗,這些石墩不過是莊子裡的漢子們為了方便過溪隨身丟在溪里,有些石墩並不穩當,他們這些人都有功夫,這些石墩穩當與否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關係。

  可是他哪裡敢讓蘇雲朵一個大家閨秀過這樣的石墩,連紫蘇要試都給攔住了:“還請紫蘇姑娘陪著姑娘稍等片刻,待小的們先確定一下石礅有無問題。”

  林莊頭和他帶來的兩個漢子,硬是先上將石墩一個個試過去,只要發現有一絲不穩當都要重新安放,因原先的石墩之間距離有長有短,林莊頭又帶著人找來了更多的石墩,直到小溪上的石墩間距合適並確定個個安穩還不會讓溪水溫了繡鞋裙裾,這才請蘇雲朵過溪。

  林莊頭的細心和殷勤,讓蘇雲朵心裡很是受用,卻又覺得分外驚訝。

  明明這莊子裡的漢子個個能幹又勤快,偏偏這麼大個莊子養幾百號人卻還是磕磕巴巴。

  難不成這是老天,不對,是聖上,特地讓自己來當這個莊子的救世主?!

  啊呸!如履平地一般過了小溪的蘇雲朵回望一眼,在心裡狠狠啐了自己一口,很是將自己鄙視了一番。

  小溪另一邊大約五傾地倒是沒有荒著,蘇雲朵一眼就看出地里種的是冬小麥。

  據林莊頭介紹,這一邊的地相對比較肥厚,故而這些年都是一季冬小麥一季稻子,倒與蘇雲朵記憶中前世江浙一帶的種植習慣差不多。

  蘇雲朵往上提了提裙裾,在地頭蹲下伸手抓了一把土看了看,頓時很為麥子們叫屈。

  這樣的地也叫肥厚?!

  難怪這麥苗看著蔫蔫的有氣無力!

  農諺有“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裡”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基肥的重要性。

  基肥施足施好,才能保證小麥過冬,才能保證生長過程需要的全部營養,促進冬小麥的高產。

  可這地里看著倒也是施了肥的,這個量嘛,可真的不能看,原因嘛,不用想必是肥料不足。

  想要明年收成有所提高,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儘快追加肥力,否則明年的收成蘇雲朵還真不敢想。

  “林莊頭可有想過追加麥田的肥料?”蘇雲朵將土撒回地里,站起來拍了拍手,然後才接過紫蘇手上的濕帕子擦去自己手上的泥土,看著林莊頭問道。

  林莊子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道:“咱這個莊子之前的肥在麥子下種之前都用在這片地里了,如今正在為明年開春種油菜備肥。”

  言下之意很顯然並沒有打算給麥田追加肥料。

  蘇雲朵嘆了口氣,還好她前世生在農村,穿越過來也是在鄉間。

  雖下地的機會不多,卻還是懂些麥田的田間管理,怎麼漚肥也是懂的。

  既然這個莊子歸到自己的名下,自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麥田失去可以提高產量的機會。

  待回到屋裡,蘇雲朵給林莊頭連下數個指令。

  首先,讓林莊頭挑選一支精幹的隊伍,帶上將莊子裡所有能用的牛車、馬車和籮筐往西郊的松花蛋作坊動運肥。

  松花蛋作坊堆積了大量鴨糞、泥灰等調和成的肥料,已在西郊和南郊的菜地里試用過肥力相當喜人。

  這邊的莊子緊需肥料讓麥田過冬,只能從那邊先拉一部分肥料過來救急,蘇雲朵算了一下,每畝麥田追加兩擔這樣的肥料還是有的,再多就困難了,畢竟這裡的麥田數量不少。

  種了這麼幾年地,林莊頭自然明白肥料對莊稼的重要性,只是他到底是半路莊稼漢,懂得的實在有限,如今有了蘇雲朵給他指的路,自是喜不自勝。

  其次是在莊子裡按一定的間距挖十個大坑。

  再次就是動員老弱婦孺,將莊子裡的稻草、麥杆和高粱杆全部用鍘刀鍘碎,待坑挖好將這些鍘碎的稻草、麥杆等全部堆入坑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