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山坳面積不大大約也就兩畝地大小,雖然是個山坳四周卻並沒有大樹遮掩,陽光相當充足,故而山坳里的氣溫比之其他地方略顯高些,加上這個泉眼的加持,在這樣的深秋季節,溫度至少高四五度,走進這個山坳令人覺得如沐春風。

  這樣的自然環境加之地質肥沃,對於在冬天種出蔬菜,蘇雲朵頓覺信心倍增。

  蘇雲朵沒閒著,閒著的蘇誠志在努力,也許是心態變了,只幾日而已,他的病情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老大夫曾經說過最多十來日蘇誠志就能下地走動,可是如今不過才幾日,蘇誠志已經能自己下地走上幾十步。

  若非蘇雲朵堅持讓他多臥床不允許他多走動,蘇誠志還真想出屋到處走走看看。

  雖然蘇誠志的臉色一日比一日有了光彩,蘇雲朵還是不放心,堅決不同意蘇誠志拿起書本來讀書,並把他的書箱搬去自己的屋裡鎖了起來。

  這讓蘇誠志十分窩心卻也十分無奈,看著板著張小臉的蘇雲朵懇求道:“朵朵,爹爹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是清楚,真的已經好了許多。這樣吧,我也不要求多每日只看半個時辰的書,可好?”

  要讓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不摸書,的確有些殘忍,面對蘇誠志的懇求,蘇雲朵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先慎重地替蘇誠志號脈,在心裡細細估量蘇誠志的身體承受度,覺得只要不過度,蘇誠志看會兒書還是可以的,這才點頭應允。

  不過蘇雲朵還是擔心蘇誠志一看書就會入迷從來累及身子,每次出門前都會將提醒蘇誠志的任務交蘇澤臣。

  被蘇雲朵鄭重其事地交待任務,四歲的蘇澤臣覺得自己也是個有用的人了,直接將蘇雲朵的叮囑當成聖旨一般,每當蘇誠志看書入了迷,蘇澤臣就會及時提醒他休息,這讓蘇雲朵欣喜不已。

  第68章 二見

  讓蘇誠志如此著急著恢復讀書還有一個動力,那就是正式進入倒計時的葛山村村學。

  柳東林已經來與蘇誠志談過有關村學的事情,村里已經開始操辦起來。

  村學的地址就設在葛山村柳家祠堂,年後正式開學。

  葛山村雖然貧窮,柳家祠堂卻建得相當有氣勢,占地也頗廣。

  據說柳氏一族的祖先曾經也有讀書人甚至還有出仕為官的,因此在建造這座祠堂的時候除了族裡用於供奉先祖牌位的祭室和用於婚喪壽喜的正堂,柳家祠堂另有專門用於辦族學的房屋,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曾辦成學。

  這次借村中多個讀書郎考取童生的東風,又有蘇誠志這個現在的夫子,柳氏族裡終於將族學一事提上了議程。

  葛山村尚有多戶外姓村民,得知柳氏族裡有辦學的意向,紛紛向柳東林提出建議,將族學辦成村學,經過多方商榷,考慮到村里不僅僅柳氏族裡出了兩個童生,還有蘇家和袁家同樣也出了個童生,故而最終以村學替代族學,索性對附近幾個村莊的孩子們開放,只要交得起束脩,附近村莊的孩子們也能來葛山村讀書識字。

  當然作為葛山村的村學,外村孩子的束脩會比本村的孩子略高些,當然比鎮學要低許多,至於如何收取束脩,蘇誠志的工錢幾何尚待商榷。

  村學確定年後開學,蘇雲朵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似乎又輕了一些。

  雖然蘇誠志的病情、寧氏的孕事、家裡的日常開銷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心頭,可是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足令蘇雲朵欣喜。

  寧忠平比預計的時間晚來了一日,此時蘇雲朵心裡對如何利用開發後山山坳和院前燒荒都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計劃。

  只是陸瑾康這位公子爺怎地又跟著一塊兒來了呢?

  二見陸瑾康,蘇雲朵的心裡雖然沒有初見那種不適,眉頭依然不由自主地緊了緊,不過很快便舒展開來。

  蘇誠志需要老大夫,寧家還有三個病人也需要老大夫,按照寧忠平透露的信息,老大夫之所以會出京來,既是鎮國公體恤寧忠平對老人的孝心對妻子的愛心以及無法對外人言說的求子心,其中也有鎮國公對長孫陸瑾康的愛重。

  既然蘇誠志和寧家二老以及沈氏都需要老大夫的醫治,那麼陸瑾康留在秀水縣自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一行人過來自然又是車又是馬,除了滿車的食材,還有許多東西更是誇張到了令蘇雲朵不忍直視的地步。

  蘇雲朵臉上的變化自然全都落在陸瑾康的眼裡,這次他倒是沒有挑逗蘇雲朵,除了對上蘇雲朵的目光時輕微地挑了挑眉,其他時間直接選擇無視蘇雲朵。

  寧忠平大概看出了蘇雲朵眼中的煩惱情緒,特地將蘇雲朵帶去一邊細細解釋了一番。

  原來陸瑾康去黑水鎮拜訪寧氏老夫妻送上鎮國公府的謝禮,並沒在黑水鎮停留,甚至連頓飯都沒吃,辦留下老大夫自己帶著一群護衛去了秀水縣城。

  這一住就是幾天,據說吃遍了秀水縣城的大小飯館和街邊小吃,覺得還不如葛山村的農家菜吃起來有滋有味。

  正好老大夫要來葛山村替蘇誠志複診並針疚,於是二話不說就帶著護衛們往葛山村來。

  寧忠平倒是勸著陸瑾康去燕山府住上幾日,待老大夫事了再去燕山府會合,只可惜人家陸瑾康並不接受這樣的安排,直言要進山狩獵。

  若說要進山,比起離燕山山脈有些距離的燕山府,自然不如身處大山懷抱的葛山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