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蘇澤軒也不過是個孩子,可是有他與蘇雲朵一起上山,好歹姐弟倆有個照應。

  這時候寧氏恨不得自己可以陪著蘇雲朵一起上山背柴,可惜看了看自己的大肚子,又長長地嘆了口氣,她知道就算她能上山,蘇雲朵也不會同意,再說寧氏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就算沒懷孕,她也做不來體力活。

  做姑娘的時候就不說了,家裡有哥有弟,又是鎮上的姑娘,寧氏雖不是什麼大家閨秀卻妥妥的是個小家碧玉,她的爹娘就沒讓她幹過體力活,連繡活也是看寧氏自己開心想繡就繡,不想繡就算,反正家裡也不缺那幾個錢。

  嫁給蘇誠志以後,因她有一手好繡活,楊氏那麼精打細算的人自然知道怎麼使喚寧氏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因此寧氏到了蘇家除了做不完的繡活,除了偶爾到廚房搭把手,也沒幹過什麼體力活,因此要讓她去背柴火說不定還不如八歲的蘇澤軒呢。

  見寧氏拉住自己態度堅決,蘇雲朵也不好再堅持,只能耐下心來去屋後將曬著的核桃拿了些過來搬了個當凳子的木樁子從下來處理核桃外表,順便問問寧氏家裡如果有了糧有了銀最該添些什麼。

  母女倆還沒說上兩句話,院子外又來了人,這次來的是柳玉立父子倆,與袁家父子一樣也是一人一擔子硬柴,又是一個雪中送炭的。

  剛剛躺下的蘇誠志哪裡還躺得住,再次掙扎著從床上坐起來,還想硬撐著去窗邊與柳玉立父子說話,卻被蘇雲朵阻止。

  柳玉立的父親柳東順與柳東林、柳東亭是同一輩的兄弟,是個爽朗的農家漢子,一邊將柴火在柴房裡整齊地堆放好,一邊高聲道:“蘇先生千萬別客套,鄉里鄉親的沒啥好客氣的,不過只是兩擔柴,咱山里人家只要有把力氣最不缺的就是柴火,只盼著蘇先生好好養身子,玉立他們幾個都等著先生的指點呢!”

  一番話聽得蘇誠志心裡暖和和的,同時也免不了酸酸澀澀的不是滋味,也對自己這些年來的不斷的退讓到底是對是錯生出了質疑。

  人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他家是近親不如遠鄰,將近三十年的父子母子情,還不如村裡的鄉親來得親近!

  蘇雲朵不知道蘇誠志因為兩家的雪中送炭而起了心理變化,若她知道定然來一個推波助瀾。

  此時蘇雲朵卻正遺憾著呢!

  因為家裡又多了兩擔硬柴,她就更沒有藉口出門。

  雖然心裡十分遺憾也極為擔心老宅那邊的情況,不過心卻安定了許多,處理起核桃外皮也不如此前那樣心不在焉了。

  她不擔心廩米,就算爺奶剋扣,也要七叔公和柳東林他們能答應,銀子只怕是很難拿回來,那麼這些核桃就將是家裡銀子的來源,自然得儘快處理好。

  蘇雲朵埋頭處理核桃,寧氏也想過來幫忙,卻被蘇雲朵阻止了。

  現在家裡還需要寧氏做些繡活,她的手自然不能做這種粗活。

  蘇雲朵現在最希望的是蘇誠志能夠儘快康復並保住鎮上學堂的教席,那麼家裡就能緩過氣來,寧氏也就能夠安心待產做月子。

  當然這只是蘇雲朵的一廂情願,即使蘇誠志的身子有了好轉的跡象,那也不是說好就能好的。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蘇誠志的病雖然不是肺癆卻明顯傷了肺,要真正康復定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算蘇誠志病癒,能否保住鎮學堂的教席還是個問號,畢竟蘇誠志頭上肺癆這頂帽子只怕沒有那麼容易摘除,除非有個大機遇讓他遇到公認的神醫替他確診,可是神醫什麼的哪裡是他們這種普通老百姓能夠得遇的?!

  要讓這個家有起色,除了蘇誠志儘快康復,還得賺錢!

  有了錢,就算蘇誠志失去了教席,他還可以繼續他的科舉之路,有了錢,弟弟們就可以上學堂,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弟弟們如果會讀書肯讀書,還是讓他們讀書科舉才行。

  蘇雲朵的腦子裡想著一個個賺錢的法子,卻一個個又被她自己給否決了,她本就不是那種絕頂聰明的人,雖然有些小聰明,而她的這些小聰明對於目前這個家似乎都沒有什麼用處。

  唉……

  蘇雲朵在心裡幽幽地嘆了口氣,雖然腦子裡像開鍋一樣東想西想,她手上去皮的動作卻一絲不減,眼看著今天背回來的核桃已經被她處理得七七八八,卻依然不見蘇澤軒的影子,更別提七叔公、柳東林等人的身影,難道老宅又有人出什么蛾子,連廩米都不肯還給他們?

  蘇雲朵終於又坐不住了,站起來拍了拍落在身上的核桃外皮,將去了外皮的核桃重新倒在竹匾內,端去屋後曬上。

  先去廚房將蘇誠志的藥給熬上,出來看到已經歪在寧氏身上打瞌睡的蘇澤臣,皺了皺眉伸手將他抱去屋裡躺下,這才看了眼同樣心不在焉的寧氏道:“娘,你看著些炭爐上的藥,我去老宅那邊看看。”

  第43章 無用功

  寧氏內心裡並不希望蘇雲朵去老宅。

  通過蘇雲朵的言行她意識到因為家庭的變故,蘇雲朵不再如之前那般唯唯諾諾,故而她很擔心蘇雲朵與老宅那邊發生衝突進而連累蘇雲朵的名聲。

  這世道對女兒家實在太過苛刻,蘇雲朵已經十二歲了,年齡雖不大,卻也到了可以議親的時候,若為壞了名聲,親事上可就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