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每一篇的九轉太虛訣就是一種層次上對於心境的領悟,林嵐只需片刻,便將內容銘記,然後運轉著太虛訣的行功路線,累積著這個層次所需要的能量。

  地仙轉天仙,林嵐悟透用了半日,行功累積用了九十六年。

  接下來,林嵐側重於心道的累積。

  至於天仙轉上仙,林嵐用了七日領悟。上仙轉金仙,林嵐用了八十一天領悟。金仙轉九天玄仙,林嵐用了一年,九天玄仙轉帝君,林嵐用了七年,帝君轉准聖,林嵐用了二十三年,准聖轉聖人,林嵐用了一百零八年……

  當林嵐心境有所成之時,已經無需在閉關累積修為,從今以後,無論行住坐臥,林嵐借在功法的累積當中,無有懈怠。

  白駒過隙,時隔兩百餘年,林嵐終於以天仙之身,聖人之心,出關。

  出關之時,天地震動,霞光遍布。

  林嵐的聲音遍布整個蒼穹大陸的每一個角落。

  「道者林嵐,於今日立教,傳大道印心之法門,凡入我門者,不問種族,貴賤,高低,強弱,只問心道成聖。」

  天道降下功德金光,讓遠在四海各個地方的人都能夠清晰的感覺到那場面的殊勝。

  恐怖的威壓由七岳宗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而去!

  所有人都為此而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驚駭的感受那空中而來的神識威壓。

  「這是……」問法殿中,垂垂老矣的薛老突然渾身大震,接著跪地嚎哭,「道法大興!道法大興!沒想到我終有看見的一天!!!哈哈……哈哈哈…………」

  正在盤腿運功的晁凝也突然睜開了眼,激動之色難掩。

  遠處,正在畫符的唐歌,手中的筆突然掉了,顫抖的手,慢慢捂上自己的眼睛,許久,淚水自他的指縫中流出。

  與浮羅十三洲隔海相望的蒼穹大陸之上,無數不出世的高階隱士,紛紛架著法寶飛向浮羅十三洲。

  所有人都為此而震撼,並且難以置信。

  傳說中的道,如今竟然真的有人達成了,一時間,整個修仙界都如同朝聖一般,紛紛啟程,趕往浮羅十三洲。

  七岳宗就此成名。

  作者有話要說:

  我已經做好被掐的準備了。

  但我堅定這就是我整篇文所想要表達的東西。

  之所以太快了是因為我不想寫些沒用的,我只想把我最想表述給大家的東西寫了出來。

  這文的初衷,就是要寫一個正能量的文。

  如今的各種洪荒文,看了實在讓人糾結,如果聖人都不再純澈,那麼希望又在哪裡呢?

  當今各種修仙文,對於仙界的描寫實則跟人類社會無甚差別,但我始終相信一句話,清者上升,一個心境善良的人才能夠得升天界,仙界不是人能夠想像的出的,因為首先你沒有仙的心境。

  如果連這點都不相信的人,那麼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做生意都希望對方誠信,找朋友都希望對方心好,可對於善之一字卻又排斥,這多麼矛盾。

  所以我仍舊要說一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真修道人,直指人心。

  第 59 章

  整個修真大陸之上,有六個大乘期的修士,有的避世修行,千百年閉關,而難以突破,有的開宗立派,卻不知不覺中俗務纏身,難以清心寡欲。

  於是,那修仙問道之心,早已被這些修士遺忘在最初的記憶之中。

  本來已經認為沒有希望的東西,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他做到了,那麼,無論是真與否,假與否,總是要前往辨認一番。

  七岳宗迎來了開宗以來最大的盛世。

  五湖四海,各處的修士,齊聚一堂,只為求見那履冰道人。

  浮羅道歷,第一萬兩千四百三十一年,於七岳宗陣峰之上,開壇,焚香。

  其盛會一時無兩。

  林嵐坐於高座,還未開口,便先震懾。

  仙人之身,對於這修真大陸之上的眾多修士來講,還是有十分顯著的說服力的。

  威壓一出,法會之上頓時一片驚駭,人人皆在這威壓的籠罩之下,一時間,所有人竟然出奇的老實。

  等到眾修士放下怠慢自傲之心,浮躁之心漸漸熄滅,林嵐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大道若水,求道者,需先將心放於低位,唯有虛懷若谷者,方能容納百川。……」

  ……

  ……

  ……

  陣峰之上人滿為患,虧著宗主特特啟動了空間陣法,這才堪堪容納了這許多人。

  聽者眾,求道人寡。來者眾,信心者寡。

  初創道統,其中艱辛,筆墨難書。

  林嵐在座上講了整整三天三夜,其中,修士來來去去,人數漸漸少了下去。

  不是林嵐講的不好,而是她所闡述的道,與此方世界的理念太衝突,與人們幾輩子傳承下來的思想相違背,因為,這裡人們不問善惡,只問強弱,不問修心,只問修身。而林嵐的道,因著不符合他們的想法的觀念,於是被人們斷定了錯誤。

  林嵐不停的講,六個大乘修士二十三個化神,六十六個分神,兩百元嬰,四百七十三金丹,最終也只留下了四十九人,其中,大乘修士,只留其一。

  同一時間,在陣峰的相鄰符峰親傳弟子居處,唐歌愣愣的看著眼前的人,那張嘴,開開合合,卻不知道說什麼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