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太子平日裡,壓根兒就不飲酒。
明公公心頭知道,但又不能在這時候去拆台,只得硬著頭皮,出去拿來了上回的兩酒罈子,將酒水倒進了酒壺內,這才端了進來。
但願寧大公子不會發覺。
酒壺一端上來,明公公便撤走了兩人跟前的茶盞,換上了酒杯,各自滿上。
酒氣兒傳上來,寧大公子便提了一口氣。
太子的神色倒瞧不出半點異常,平靜地舉起了酒杯,同寧大公子道,「孤這頭一杯敬寧大公子,為感謝寧大公子在西域對安陽的照拂。」
寧大公子即便不能飲酒,如今也被太子趕鴨子上架,下不來了,倒也沒有再推辭,端起酒杯,躬身同太子行了一禮,「殿下言重了,草民不過是舉手之勞,且五殿下身份尊貴,保護其安危,是草民應盡的職責。」
寧大公子話說完,太子已經仰頭飲完了杯里的酒水。
酒水下肚,一副面不改色。
寧大公子卻尤其顯臉,一杯酒水進喉,不到片刻,臉色便慢慢地開始漲紅。
身後的太監趕緊又替兩人滿上。
太子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寧大公子乏紅的面色,接著道,「聽說寧大公子已經占領了烏孫?如此,孤倒是要稱大公子一聲昆莫。」
西域如今是什麼形勢,還有皇上最近對這麼寧大公子的召見,太子在路途中就已經聽說過了。
有了先前寧家在西戎的表現,和在春閏中拔了頭籌的寧三公子,寧家再出一個人才,他已沒有了起初的意外。
大周遲早都得吞併西域,這點雙方心裡都明白。
皇上日日召見寧大公子,便也是讓他看清自己的態度,只要寧大公子能為朝廷效力,朝廷定不會虧待他。
如今陛下正在等著他回話,到底願不願意,借用烏孫之力,聯合朝廷的兵馬,繼續攻打匈奴,收復整個西域。
寧毅雖攻占了西域,取得了烏孫人的信任,但要其對匈奴出手,算是自相殘殺,且不論烏孫的幾個將領願不願意配合,單從大勢來看,有匈奴在,烏孫人也能牽制大周,大周的手至少不敢貿然地伸向烏孫。
大周若要吞併整個西域,不說匈奴,就烏孫的百姓,至少得花五年,才能慢慢地適應大周的管轄。
寧大公子並不是很願意去攻打匈奴。
且手裡的烏孫大權,也是模稜兩可,沒說不交給朝廷,也沒說要交給朝廷。
陛下磨了這麼久,都沒能將其磨下來,回回都讓寧大公子給忽悠了過去,偏偏寧大公子的態度既不失禮,又不認輸,讓皇上挑不出任何逾越之處。
如今被太子這番又提了起來,寧毅還是用了對付皇上同樣的招數,應付起了太子,「太子殿下說笑了,草民身為大周人,豈能為烏孫昆莫。」
太子又舉杯,「那孤便再敬一杯寧大公子,感謝寧大公子為我大周效力。」
寧毅:......
「殿下言重了......」
兩刻不到,酒壺裡的酒水已經去了一大半,飲下去的酒,到底是西域的酒水,還是江陵的酒水,寧大公子還真分辨不出來。
但他的腦子明顯有些暈,眼前也有些飄。
「這一杯,敬寧大公子,先前在西域曾親自接應過孤。」太子端坐在那,見其抓了幾回,才抓住了杯身,轉頭同明公公使了個眼色。
明公公走到了跟前,太子吩咐,「去一趟乾武殿,問父皇將征戰的文書拿過來。」
明公公:......
明公公心頭一跳,不敢耽擱,立馬讓小順子跑了一趟。
小順子一頭是汗的趕了回來,一進去,便見太子不知何時,已同寧大公子坐在了一塊兒。
寧大公子的身形依舊坐得筆直,神色卻明顯已經醉了,正磕磕碰碰地同太子聊著西域,「就匈奴那幫龜孫子,有何難,難對付的......」
太子親自往寧大公子的酒杯里倒上了酒水,「寧大公子此話怕是欠妥,我大周攻打了好些年,都沒能討到便宜。」
「那是因大周並不了解匈奴,匈奴內部幾個將領,面,面兒上瞧,瞧著和睦,實則為了爭......權,一直在暗裡較勁......」
「如此說來,大周攻打西域,還是有機會。」太子從小順子手裡接過了文書,攤在了寧大公子跟前,「看來,大公子如今缺的只是這文書。」
寧大公子心頭一警惕,到底是又清醒了幾分。
堅決地拒絕道,「攻打匈奴並非一時之事,殿下不必操之過急,待......」
太子懶得同他廢話下去,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按在了小順子及時遞過來的硃砂盤裡。
瞬息的功夫,跟前的文書上,便落下了寧大公子一個通紅的指印。
矯情。
遲早不還得打。
寧大公子沒反應過來。
畢竟但凡有點禮義廉恥的人,也不會幹這等子喪盡天良之事。
更何況他是堂堂太子爺。
可寧大公子的腦子實在是太暈,不待他去抓,太子已經眼疾手快地交給了跟前的明公公,「拿去給皇上,寧大公子同意征戰,明日出發。」
寧大公子適才那一撲,身子倒在了跟前的木几上,再也沒能爬起來。
太子卻起了身。
剛一起來,腳步便是一陣打飄,身子幾個趔趄。
因他實在裝得太好,身後的太監一直沒察覺,如今冷不丁地倒下去,幾個小太監,並沒有及時地扶住。
明公公心頭知道,但又不能在這時候去拆台,只得硬著頭皮,出去拿來了上回的兩酒罈子,將酒水倒進了酒壺內,這才端了進來。
但願寧大公子不會發覺。
酒壺一端上來,明公公便撤走了兩人跟前的茶盞,換上了酒杯,各自滿上。
酒氣兒傳上來,寧大公子便提了一口氣。
太子的神色倒瞧不出半點異常,平靜地舉起了酒杯,同寧大公子道,「孤這頭一杯敬寧大公子,為感謝寧大公子在西域對安陽的照拂。」
寧大公子即便不能飲酒,如今也被太子趕鴨子上架,下不來了,倒也沒有再推辭,端起酒杯,躬身同太子行了一禮,「殿下言重了,草民不過是舉手之勞,且五殿下身份尊貴,保護其安危,是草民應盡的職責。」
寧大公子話說完,太子已經仰頭飲完了杯里的酒水。
酒水下肚,一副面不改色。
寧大公子卻尤其顯臉,一杯酒水進喉,不到片刻,臉色便慢慢地開始漲紅。
身後的太監趕緊又替兩人滿上。
太子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寧大公子乏紅的面色,接著道,「聽說寧大公子已經占領了烏孫?如此,孤倒是要稱大公子一聲昆莫。」
西域如今是什麼形勢,還有皇上最近對這麼寧大公子的召見,太子在路途中就已經聽說過了。
有了先前寧家在西戎的表現,和在春閏中拔了頭籌的寧三公子,寧家再出一個人才,他已沒有了起初的意外。
大周遲早都得吞併西域,這點雙方心裡都明白。
皇上日日召見寧大公子,便也是讓他看清自己的態度,只要寧大公子能為朝廷效力,朝廷定不會虧待他。
如今陛下正在等著他回話,到底願不願意,借用烏孫之力,聯合朝廷的兵馬,繼續攻打匈奴,收復整個西域。
寧毅雖攻占了西域,取得了烏孫人的信任,但要其對匈奴出手,算是自相殘殺,且不論烏孫的幾個將領願不願意配合,單從大勢來看,有匈奴在,烏孫人也能牽制大周,大周的手至少不敢貿然地伸向烏孫。
大周若要吞併整個西域,不說匈奴,就烏孫的百姓,至少得花五年,才能慢慢地適應大周的管轄。
寧大公子並不是很願意去攻打匈奴。
且手裡的烏孫大權,也是模稜兩可,沒說不交給朝廷,也沒說要交給朝廷。
陛下磨了這麼久,都沒能將其磨下來,回回都讓寧大公子給忽悠了過去,偏偏寧大公子的態度既不失禮,又不認輸,讓皇上挑不出任何逾越之處。
如今被太子這番又提了起來,寧毅還是用了對付皇上同樣的招數,應付起了太子,「太子殿下說笑了,草民身為大周人,豈能為烏孫昆莫。」
太子又舉杯,「那孤便再敬一杯寧大公子,感謝寧大公子為我大周效力。」
寧毅:......
「殿下言重了......」
兩刻不到,酒壺裡的酒水已經去了一大半,飲下去的酒,到底是西域的酒水,還是江陵的酒水,寧大公子還真分辨不出來。
但他的腦子明顯有些暈,眼前也有些飄。
「這一杯,敬寧大公子,先前在西域曾親自接應過孤。」太子端坐在那,見其抓了幾回,才抓住了杯身,轉頭同明公公使了個眼色。
明公公走到了跟前,太子吩咐,「去一趟乾武殿,問父皇將征戰的文書拿過來。」
明公公:......
明公公心頭一跳,不敢耽擱,立馬讓小順子跑了一趟。
小順子一頭是汗的趕了回來,一進去,便見太子不知何時,已同寧大公子坐在了一塊兒。
寧大公子的身形依舊坐得筆直,神色卻明顯已經醉了,正磕磕碰碰地同太子聊著西域,「就匈奴那幫龜孫子,有何難,難對付的......」
太子親自往寧大公子的酒杯里倒上了酒水,「寧大公子此話怕是欠妥,我大周攻打了好些年,都沒能討到便宜。」
「那是因大周並不了解匈奴,匈奴內部幾個將領,面,面兒上瞧,瞧著和睦,實則為了爭......權,一直在暗裡較勁......」
「如此說來,大周攻打西域,還是有機會。」太子從小順子手裡接過了文書,攤在了寧大公子跟前,「看來,大公子如今缺的只是這文書。」
寧大公子心頭一警惕,到底是又清醒了幾分。
堅決地拒絕道,「攻打匈奴並非一時之事,殿下不必操之過急,待......」
太子懶得同他廢話下去,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按在了小順子及時遞過來的硃砂盤裡。
瞬息的功夫,跟前的文書上,便落下了寧大公子一個通紅的指印。
矯情。
遲早不還得打。
寧大公子沒反應過來。
畢竟但凡有點禮義廉恥的人,也不會幹這等子喪盡天良之事。
更何況他是堂堂太子爺。
可寧大公子的腦子實在是太暈,不待他去抓,太子已經眼疾手快地交給了跟前的明公公,「拿去給皇上,寧大公子同意征戰,明日出發。」
寧大公子適才那一撲,身子倒在了跟前的木几上,再也沒能爬起來。
太子卻起了身。
剛一起來,腳步便是一陣打飄,身子幾個趔趄。
因他實在裝得太好,身後的太監一直沒察覺,如今冷不丁地倒下去,幾個小太監,並沒有及時地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