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道侶?什麼時候的事!」
「孩子都有了!你才知道?消息未免太不靈通!」
議論的聲音很小,服喪的小弟子有的並未直歷此次六宗紛爭,不知過程險惡,態度不夠端正,卻穿著服喪白衣,湊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說話。
楚寒今目不斜視,置若罔聞,素白的鞋履踩著漢白玉的大道。倒是越臨側頭看了一眼,幾人不僅不慌張,反而嘻嘻地笑了。
「長得很俊嘛,跟月照君般配。」
「確實般配。」
「唉,」有人嘆息一聲,「你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誰啊?」
幾人說著說著,便轉移了話題:「這次六宗大亂,罪魁禍首竟然是遠山道的慕宗主,他素來豪爽親切,實在沒想到……聽說最後被埋入山洞中,死無全屍,令人扼腕啊……」
「這有什麼好扼腕的?我看末法道和流離道才扼腕呢,兩位宗主被設下奸計,互相殘殺,糊裡糊塗身死道隕了……話說回來,遠山道的人害得六宗死的死,殘的殘,為什麼不負責任啊?」
「負責任?哪宗沒出過魔頭,哪時沒有惡人?反倒是月照君阻止及時,清理門戶。你看現在魔境打了許久的仗了,屍橫遍野流血漂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沒有月照君我們是同樣的下場。」
「難怪行宗主斷了手臂還要對月照君賠笑臉。他現在多潦倒,蒼老得像換了一個人,這次服喪也不來,說在閉門思過,其實精神都瘋癲了。」
「哈哈哈!癲了好,癲了好。這是一記警鐘啊!看他還敢侵占別宗!」
朗朗晴空,青天白日。
嶄新一塵不染的天氣。
越臨走到了祭壇旁的別帳,帳內站著的六宗諸君皆白衣縞素,木釵束髮,草繩結衣,身姿極為挺拔。榮枯道使者,陰陽道二君,無極道蘭宗主,流離道和末法道兩位新君,沉穩靜穆地望了望楚寒今,略一點頭,算是問好。
楚寒今也頷首回禮,便站在帳內,聽到敲響吉時鐘鼓後,走到數丈高用石頭堆砌的祭壇。
秋風瑟瑟,涼風卷過道場,他一人獨居萬修之上,喪服白袍被風吹得獵獵而動,身姿極為修美。
楚寒今端起酒杯,對著天地彎腰一揖。
他身後的牌位,供著道門箴言。
敬天。
法祖。
憫無辜殞命之士。
這一拜,萬般不言之中。
祭壇上放著數以千計的白燈籠,六宗不能完全統計傷亡修士和百姓,便大致織了等數的白燈籠,上面黑墨寫著「奠」字。道場的左側停滿棺槨,當中停著屍體,但也有一些棺槨空著,找不到修士的屍體了,用黃紙寫了修士名字放在棺內。
六宗的人上前,將白燈籠掛到棺槨的前部。
每次大戰後,六宗都會舉辦同祭大典悼念英靈。
待祭祀死者後,再取出天葬坑被驚擾的英靈,一一書寫名帖,重新燒化。
再,是將幾道咒術列為禁術,列出形咒,就地焚毀。
越臨注目的同時,袖口被輕輕牽了牽。
楚昭陽穿著一身喪服,額頭配了素白的孝布,像個雪白布娃娃。他在椅子裡坐了一個多時辰,實在是坐不住了,歪頭道:「爹爹呀。」
越臨將他抱進了懷裡:「嗯?」
「父君在幹什麼?」楚昭陽看不明白。
越臨摸了摸他的頭,目光沉穩:「你父君在哀悼死去的人。」
「可是為什麼這麼久呀?」
越臨再摸摸他的頭:「因為人死是很可惜的。」
「哦。」楚昭陽眼神閃動,重重點頭。
「不過,服喪之禮有三日、三月、一年、三年之別,可始終會結束,代表了人也不能永遠傷悲,要往前看,往前走。」
楚昭陽再點了點頭。
他們又站了會兒,直到楚寒今從祭壇走下來。他嚴謹認真、毫不出錯地走完祭祀大禮的流程,天色已近傍晚,一切都結束了,到水盆里淨了淨手。
六宗的人互相拱手,背身離去,道場的修士也陸陸續續散去。
夜幕降臨,道場變得清冷空曠,越臨與楚寒今並肩而行,秋葉紛紛揚揚,屋檐吊著的白燈籠悉數亮起,發出朦朧的光。
他倆緩步而行,前方楚昭陽蹦蹦跳跳,張開雙臂東奔西跳。
突然停了下來,指著燈籠前一個飛揚的白亮點,問:「爹爹,那是什麼?」
越臨失笑:「深秋了,還有螢火蟲。」
聽到這三個字,楚寒今心念微微一動,也側頭看了過去。
越臨道:「球球是盛夏出生的,孵出來時,螢火蟲已經沒有了。」
楚昭陽哦道:「難怪我不認識,真好看!」
聽見這句話,越臨不知想到什麼,轉向了楚寒今,笑道:「還真是親生的。」
這句話讓楚寒今心中泛起漣漪。
他想到了竹林後那片醉魚草花田,想到自己和越臨在山中等了數月螢火蟲沒來,可螢火漫天時,他又忘了同行的人姓甚名誰。
螢火蟲來了又走,越臨卻一直在身後。
繼續前行的路途不久。
楚寒今停下腳步,叫了的名字:「越臨。」
「怎麼了?」越臨轉過臉。
楚寒今眉眼在燈籠光下,暗眸透著明光,潔淨乾淨如雪。宛如當年失憶在山林中,將心全部托給他,鬧著問他要:「明年,再給我種一灣花田,可好?」
「孩子都有了!你才知道?消息未免太不靈通!」
議論的聲音很小,服喪的小弟子有的並未直歷此次六宗紛爭,不知過程險惡,態度不夠端正,卻穿著服喪白衣,湊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說話。
楚寒今目不斜視,置若罔聞,素白的鞋履踩著漢白玉的大道。倒是越臨側頭看了一眼,幾人不僅不慌張,反而嘻嘻地笑了。
「長得很俊嘛,跟月照君般配。」
「確實般配。」
「唉,」有人嘆息一聲,「你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誰啊?」
幾人說著說著,便轉移了話題:「這次六宗大亂,罪魁禍首竟然是遠山道的慕宗主,他素來豪爽親切,實在沒想到……聽說最後被埋入山洞中,死無全屍,令人扼腕啊……」
「這有什麼好扼腕的?我看末法道和流離道才扼腕呢,兩位宗主被設下奸計,互相殘殺,糊裡糊塗身死道隕了……話說回來,遠山道的人害得六宗死的死,殘的殘,為什麼不負責任啊?」
「負責任?哪宗沒出過魔頭,哪時沒有惡人?反倒是月照君阻止及時,清理門戶。你看現在魔境打了許久的仗了,屍橫遍野流血漂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沒有月照君我們是同樣的下場。」
「難怪行宗主斷了手臂還要對月照君賠笑臉。他現在多潦倒,蒼老得像換了一個人,這次服喪也不來,說在閉門思過,其實精神都瘋癲了。」
「哈哈哈!癲了好,癲了好。這是一記警鐘啊!看他還敢侵占別宗!」
朗朗晴空,青天白日。
嶄新一塵不染的天氣。
越臨走到了祭壇旁的別帳,帳內站著的六宗諸君皆白衣縞素,木釵束髮,草繩結衣,身姿極為挺拔。榮枯道使者,陰陽道二君,無極道蘭宗主,流離道和末法道兩位新君,沉穩靜穆地望了望楚寒今,略一點頭,算是問好。
楚寒今也頷首回禮,便站在帳內,聽到敲響吉時鐘鼓後,走到數丈高用石頭堆砌的祭壇。
秋風瑟瑟,涼風卷過道場,他一人獨居萬修之上,喪服白袍被風吹得獵獵而動,身姿極為修美。
楚寒今端起酒杯,對著天地彎腰一揖。
他身後的牌位,供著道門箴言。
敬天。
法祖。
憫無辜殞命之士。
這一拜,萬般不言之中。
祭壇上放著數以千計的白燈籠,六宗不能完全統計傷亡修士和百姓,便大致織了等數的白燈籠,上面黑墨寫著「奠」字。道場的左側停滿棺槨,當中停著屍體,但也有一些棺槨空著,找不到修士的屍體了,用黃紙寫了修士名字放在棺內。
六宗的人上前,將白燈籠掛到棺槨的前部。
每次大戰後,六宗都會舉辦同祭大典悼念英靈。
待祭祀死者後,再取出天葬坑被驚擾的英靈,一一書寫名帖,重新燒化。
再,是將幾道咒術列為禁術,列出形咒,就地焚毀。
越臨注目的同時,袖口被輕輕牽了牽。
楚昭陽穿著一身喪服,額頭配了素白的孝布,像個雪白布娃娃。他在椅子裡坐了一個多時辰,實在是坐不住了,歪頭道:「爹爹呀。」
越臨將他抱進了懷裡:「嗯?」
「父君在幹什麼?」楚昭陽看不明白。
越臨摸了摸他的頭,目光沉穩:「你父君在哀悼死去的人。」
「可是為什麼這麼久呀?」
越臨再摸摸他的頭:「因為人死是很可惜的。」
「哦。」楚昭陽眼神閃動,重重點頭。
「不過,服喪之禮有三日、三月、一年、三年之別,可始終會結束,代表了人也不能永遠傷悲,要往前看,往前走。」
楚昭陽再點了點頭。
他們又站了會兒,直到楚寒今從祭壇走下來。他嚴謹認真、毫不出錯地走完祭祀大禮的流程,天色已近傍晚,一切都結束了,到水盆里淨了淨手。
六宗的人互相拱手,背身離去,道場的修士也陸陸續續散去。
夜幕降臨,道場變得清冷空曠,越臨與楚寒今並肩而行,秋葉紛紛揚揚,屋檐吊著的白燈籠悉數亮起,發出朦朧的光。
他倆緩步而行,前方楚昭陽蹦蹦跳跳,張開雙臂東奔西跳。
突然停了下來,指著燈籠前一個飛揚的白亮點,問:「爹爹,那是什麼?」
越臨失笑:「深秋了,還有螢火蟲。」
聽到這三個字,楚寒今心念微微一動,也側頭看了過去。
越臨道:「球球是盛夏出生的,孵出來時,螢火蟲已經沒有了。」
楚昭陽哦道:「難怪我不認識,真好看!」
聽見這句話,越臨不知想到什麼,轉向了楚寒今,笑道:「還真是親生的。」
這句話讓楚寒今心中泛起漣漪。
他想到了竹林後那片醉魚草花田,想到自己和越臨在山中等了數月螢火蟲沒來,可螢火漫天時,他又忘了同行的人姓甚名誰。
螢火蟲來了又走,越臨卻一直在身後。
繼續前行的路途不久。
楚寒今停下腳步,叫了的名字:「越臨。」
「怎麼了?」越臨轉過臉。
楚寒今眉眼在燈籠光下,暗眸透著明光,潔淨乾淨如雪。宛如當年失憶在山林中,將心全部托給他,鬧著問他要:「明年,再給我種一灣花田,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