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封梨十動然拒。

  謝邀,愛過,救我媽!

  樂觀灑脫大女主×全員火葬場,最後一句話引用自網絡流行語。

  另有古穿完結文《穿書後我渣了未來皇帝》可宰殺,更多預收新文點擊右上進入作者專欄可見。專注蘇爽甜白文,走過路過的友友們讓我看到你們的愛!求點個預收鴨O(∩_∩)O

  第163章 .番外 [V]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是孤幼時讀《尚書》時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多年以後,孤已經登基,再憶舊日所讀過的諸多典籍,印象最深的仍是這句,甚至因著人生際遇,對這句話的感觸不免就更深了。

  原來,有些事兒是真的不能瞎搞,一旦自作孽,那也就真的是不能好好活著了。

  比如孤,咳咳,其實早就應該要改稱朕了,但是一想起小時候的事情,果然還是改不了,那就算了吧。

  難得任性一回。

  所以說孤為什麼會在芳齡只有十八歲的時候就被迫登基?

  還不都是自己作的。

  都怪那個時候孤太過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非得要在父皇母后面前展現一番自己的能力……這不,還沒有把太子監國的差事捂熱乎了,就直接跨越了這一步,快進到登基了。

  至於孤那個時候為何會如此沉不住氣,這還不是全都拜孤那對活寶似的父皇母后所賜。

  孤的父皇母后,雖然被史官們評價為「古往今來最賢明帝後」,但他們倆其實跟史書中記載的、還有話本子上說的那種傳統的帝後都不太一樣。

  別的不說,就說帝後關係,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帝後都很難會像是他們倆那樣……怎麼說呢,你說鶼鰈情深?

  好像也不是不對。

  但是總感覺,比起夫妻情深來說,還是父皇更在乎母后一點兒。

  而且他對此毫不掩飾。

  有種每天都在擔憂母后會拋棄他的錯覺——而看著母后那種淡然恬靜的模樣,說不準這還真的很有可能。

  起先,孤還覺得有些難以理解,畢竟,太傅們教導的經典著作之中,都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孤原本以為這就是普世的真理了。

  但是很顯然並不是。

  至少在孤家裡不是這樣。

  都說天家無情,但是這在孤這裡只能說是傳說——史書中、話本子裡、戲摺子里的確如此,但是孤家裡還真的不是。

  雖然說不知道尋常百姓人家父母兄弟之間是如何相處的,但是孤家裡那真的是……比孤聽說過的那些百姓人家更加雞飛狗跳。

  這麼說吧,說是雞飛狗跳,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

  孤的家庭氛圍變化進程主要是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孤剛出生到六歲時候這一段兒時間,其實還算是很安靜。

  孤是母后所出的嫡長子,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的那種。

  很長一段時間裡,孤都只有孤身一人——你說其他兄弟?不存在的。

  孤的父皇一生未納妃嬪,整個後宮只有母后一人,若是母后不肯給孤生弟弟妹妹,那孤就將一直一個人……幸好,母后仁慈,後來還是給孤生了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對,就是孤六歲那年,孤終於不再是孤獨一個人了。

  當時守在產房外的孤簡直比焦急心疼母后到失魂落魄的父皇還要興奮——當然孤也不是不心疼擔憂母后,可是,孤那個時候也只是個六歲小孩,馬上就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實在是忍不住興奮和期待。

  結果,沒想到母后太過於厲害,直接一步到位,一次就給孤添了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沒錯,二弟跟小妹是龍鳳胎。孤一下子就多了兩個小夥伴,簡直高興到不行。

  不過那個時候孤要讀書,就算想要跟弟弟妹妹們一起玩兒,都不可能玩兒太多。

  父皇母后在讀書問題上意見十分統一,哪怕母后平日裡很好說話,父皇也十分慈愛,但是說到讀書,那是說什麼都不會放水的。

  故此,孤只能匆匆看了剛出生的弟弟妹妹一眼就被趕去上書房讀書了。

  等孤結束了上午的學業,用了午膳,歇了午歇之後,又要去練習騎射……等什麼項目都完成了之後,弟弟妹妹們又都睡了。

  就這麼著,直到他們倆三歲之前,孤其實都沒有怎麼見過他們的面。當然三歲之後的這種情況也沒有怎麼緩解,因為那個時候孤的課業更繁重了……

  好不容易等他們六歲了,能跑會跳,也不用總是睡覺——母后說,小孩子六歲之前要多睡才能長大,想想孤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也的確體質很好,不管怎麼多的學習項目也不會吃力,那也還真的是不好多說什麼。

  雖然後來孤才知道,他們倆哪裡是在好好睡覺,不但四處亂跑,居然還爬樹翻牆,真是就差沒上天了。

  所謂的雞飛狗跳的生活,就是這麼來的。

  孤從來沒有見到過慈愛的父皇、優雅的母后那麼失態過。顯然二弟和小妹的功力非凡,居然能讓那樣的父皇母后破功,實在是厲害。

  他們倆可以如此,但是孤卻不行。

  一來是,孤已經過了可以隨意任性的年紀——這個時候孤都已經十二歲,都已經開始跟著父皇上朝,學習治理國政了。再做小兒嬉戲之狀顯然於禮不合,而且,孤也的確是做不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