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這些,咱們找鋪子收了就好,雖少些銀子,可咱們也養不了太多雞鴨,二十隻雞,一日也就二十個雞蛋,便是養了鴨,一共三四十個蛋,不必要鋪子。」

  「我是想著,收了郊外那些農戶家裡的雞蛋。」楊稔解釋道。

  「那樣是能長久經營,可不掙多少銀子,還累人,忙前忙後。」這些時日,陳如松也沒閒著,在想買下的鋪子能幹些什麼,媳婦說的這個他早就想過。

  楊稔無奈道:「既然這個不行,那我就沒法子了。」

  「不急,如今家裡還能過,慢慢想,想出一個掙銀子的好法子來。」

  如今兒子進了翰林院,過兩年就要分官了,聽說一般是六品和七品官,不管如何,有官位自家又不一樣了,陳如松如今也不敢踏大步子,生怕遭人嫉妒,當官不是那麼一帆風順,這些能避免的,他得小心著些。

  郊外的莊子建好了,過年一家人直接就到莊子過,這是自家的地盤,與京城租住的宅子感覺不同。

  房子建得與府城的有些像,前有垂花門後有後罩房,建得很大,後罩房七間,如今是獨獨給康康,待日後珍娘大了,分三間給她。

  一家人住的地方與府城一般無二。

  一片六畝多的地,房子就占地一畝多,餘下的五畝,楊稔分出一畝地來種青菜,自家一大家子人,每日吃的菜也是要不少。

  還要養著兩隻兔子,這會只有兩隻,待日後繁衍起來,一畝地的青菜只怕還不夠,要多種些。

  郊外的房子住得太舒服,以至於回到京城一家人都有些不適。

  「再看這裡,總覺得擁擠的很。」楊稔笑道。

  「京城裡面,寸土寸金,與外面自然不同。」郊外是鬆快了,但有時需要些東西還得駕車進城買,還是有些不便的,不過也是這次第一次住,等之後都準備妥帖就不會有不便了。

  時間飛逝,一轉眼又到了四月,楊稔給父子倆收拾行李,今年,小景覺得弟弟或許能得個名次,一家人期盼起來。

  五月初,父子倆又駕車出發。

  而這一次,知行也不負所望,考中了秀才,這一年他實歲十七歲。

  歸來之後,看著娘和大哥大嫂高興的樣子,爹也放聲大笑,知行才真真切切感覺到了考中秀才之後的喜悅。

  只是,知行小聲道:「我比大哥後考,卻只是末尾的名次,比大哥差遠了。」

  「那你還想怎樣,都十七歲考中秀才,少年秀才很不錯的,該高興的時候,你大哥當初在府城考時,不用奔波,有更多的時候看書,你光是在路上,兩次來回就花了一年,這是不好比的,考過了就別想那些,過了就是極好的。」陳如松勸慰道。

  楊稔也安慰道:「是啊,你跟你哥這不好比,他當時一直在家裡苦讀,只提前幾日出發去考,你卻要提前三個多月呢,哪裡能相提並論,別想了,快高興高興。」

  爹娘的安慰,到了實處,知行想想,自己在路上的時候,也確實是不好看書,於是不在糾結自己只考了後排的名次,心情愉悅起來。

  每次回去考試,即便坐的是自家的驢車,可是路上花銷,都要十幾二十兩銀子,一次是十幾二十兩,兩次就三四十兩,花銷不低,知行想著爹娘辛辛苦苦掙銀子,就心疼這些銀子。

  好在,這次之後,就不用三年兩次跑回去參考,族裡也給了獎勵,抵了大半花銷。

  之後回省城考鄉試,是三年一次,他一定要很有把握再去,免得浪費爹娘辛辛苦苦掙的銀子。

  楊稔喜道:「既然知行考中秀才,那就該說親了,年前的年貨如娘你來準備,我和你爹要給知行好好找找合適的人家。」

  李如娘笑著應下,「娘放心,兒媳一定好好準備。」

  小叔子考中秀才,於家裡是很有好處的,她也很高興。

  給二兒子說親,夫妻倆不僅自己四處尋摸,也託了媒人打聽。

  陳宗興得知旁支族人又出了一個好苗子,很是高興,聽說親事還沒定,他思索片刻,做了決定。

  將陳如松請來,誇讚了一番知行後,陳宗興就直言道:「清河崔氏旁支有一女,到了說親的年紀,比知行小兩歲。」

  原來是想給知行說親,陳如松眼前一亮,大族叔在京城待了這麼久,認識的人不是自家可比擬的,「族叔介紹的,定然是極好的,請族叔細說。」

  陳如松的態度令陳宗興十分舒坦,他有意做媒,可也得人家領情,要上道,否則這媒做得毫無意義。

  「這家在京城已待了有些年了,出過幾個五六品的小官,如今當家的正是我的下屬,是從五品的鴻臚少卿,他的長孫女要說親。」

  「這,只怕人家瞧不上知行吧。」自家能娶到同知大人的女兒,一是小景自己出色,才二十歲就中了舉,二是自家勉強算是半個書香門第,與族裡的關係還有。

  可這清河崔氏,也是書香門第出身,比自家好多了,知行如今也才中了秀才,舉人還不知何年何月能考上,人家怎會願意下嫁,便是族叔是上司,人家也不會樂意的。

  「雖是嫡長孫女,可她是二房長女,其父沒有功名在身,靠祖父說親,也算相配。」能與自己搭上關係,這位下屬想必只會高興,何況自己這個族孫也不差。

  「原是如此。」陳如松一臉明悟,這與王家有些相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