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稔認真的點頭,「是要小心,私底下悄悄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明顯的不好。」

  還沒打聽出什麼不好的,王家就來探口風了。

  也證實了楊稔的猜測沒有錯,王家或許已經將自家打聽得清清楚楚了,但自家卻不熟悉王家,是以只說沒定親,但要不要與王家結親的意願如何暫時沒提。

  王家是在十二月中旬來問,快要過年了,在京城過的第一個年,楊稔忙得很,何況女兒的親事也不能急,索性就與王家說明年再給答覆,先好好過了這個年再說。

  年貨準備著,臘月二十六,李如娘查出有了近兩月的身孕。

  一家子高高興興,只覺這個年過得更熱鬧了。

  但懷著身孕的李如娘卻既高興又忐忑,按理有孕之後,就要給丈夫安排通房,她娘和她兩個嫂子都是如此,她娘當初也教了她,當時她沒覺得如何,可真到那時候,她一點也不願意。

  也因此,她在初次有孕時,故意忽視丈夫身邊無人伺候,逃脫了,但當初丈夫還是舉人,又要科舉,她能擺脫,如今卻不行了。

  可要讓她給丈夫安排通房,即便是兩個貼身伺候她的丫鬟,她也不想她們染指自己的丈夫,她知道這是善妒,是不對的,可她忍不住。

  覺得自己不對又不想去改,兩相煎熬,李如娘的身子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反應,很快瘦弱了下來。

  楊稔看著擔憂,「這個孩子調皮些,反應大,不過如娘你得儘量多吃一些,不然不僅對孩子不好,對你自己的身子也不好。」

  李如娘柔柔的應下,「媳婦知道,只要有胃口就會吃東西的。」

  「想吃什麼就跟吳嬸說,讓她去買菜來做,別虧了身子,有想吃的小食叫小景或者丫鬟去買。」生孩子是鬼門關,這個兒媳還成,對知行和康康都有長嫂的樣,也並不小氣,楊稔沒有換兒媳的想法,不由得多關切了幾句。

  婆媳倆說了許久的話,多是楊稔在說懷孕的注意,雖上次說了,但隔了快兩年,有些禁忌不一定還記得住。

  婆婆說了這麼久,都沒說到要給丈夫安排通房,也沒有一句暗示自己的,只是關心她和孩子,李如娘稍稍安心。

  或許,婆婆還沒注意到,她就也裝不知道,或許之後婆婆會對她不滿,但比起婆婆的不滿,她更不想讓旁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她會替丈夫生兒育女,會照顧丈夫衣食住行,沒必要多個女人。

  第120章 準備

  兒媳這是第二次有孕, 又有三個下人伺候,其中一個是有經驗的奶娘,度過胎像不穩的前三月, 楊稔就沒再過多關注, 反而是女兒的親事比較著急。

  雖然自家男人說不用急著給女兒定親,可今年女兒就十六了,在京城,疼女兒的會多留一些時日, 可也是十七八歲就成親的, 絕不會晚於十八,否則便會被旁人認為是有什麼毛病, 會被人說三道四。

  她跟她男人不會在意, 但女兒還小,臉皮薄, 楊稔不想讓女兒被說道。

  是以開春,大兒子去教書前,楊稔叫住他,叮囑道:「你也知道,年前你大族叔岳家給他家孫子提親,聽說他有時也會過去跟著學,你多注意注意, 瞧瞧他的為人如何。」

  妹妹到了定親的年紀, 這兩年就要說親了, 陳知景是知道的,他也很疼妹妹,便是他娘不叮囑,他也是要注意的, 「娘,你放心,兒子會好好打聽的。」

  至於知行,還是十六七歲的小伙,年輕氣盛,喜歡直言不諱,楊稔怕他說漏嘴,叫太多的人知道不好,女方打聽男方是人之常情,但還是隱秘些的好。

  只就算如今還沒有定下親事,康康的嫁妝也是要準備起來的。

  兒媳的嫁妝豐厚,她爹畢竟是當了許多年的父母官,攢下家財並不意外,自家不如親家這是正常的,可嫁妝也不能太差。

  許多大戶人家,女兒的嫁妝都是從出生就開始準備,自家是不如了,但楊稔在女兒十歲後也開始著手準備,只是那時沒想到這樣快搬來京城,一些常用的家具都白打了,好在布料放久了就舊了,楊稔便想著等定了親再買,沒花太多銀子。

  如今來到京城,楊稔便注意著京城姑娘的嫁妝是如何準備的,兩邊地方不同,準備的東西也是不同,若是女兒定的是京城人士,那麼嫁妝她也就按照京城的風俗來準備。

  「康康的嫁妝,咱們拿出多少銀子準備合適?」唯一的女兒,楊稔希望她出嫁風風光光,嫁妝豐厚,只是到底多少算豐厚,她如今已是摸不清了,想看看自家男人有什麼想法。

  「先暫定六百兩吧,六六大順,壓箱底一百兩銀子,五百兩來給她添置嫁妝,看看最後定親的人家如何,再看看是否需要多添一些。」

  如今自家在京城居住,一年五十兩租子,各項花銷下來,百兩銀子是要的,小景日後或許還得用銀子,也不敢全部給女兒,還是要留幾百兩備用的。

  「再給女兒買一個壯實的婆子吧,咱家如今才將將起步,若是康康定親的人家是有官位的,都會覺得咱家高攀了,小景畢竟沒有品級,就怕那些後宅婦人看不上,心裡瞧不起康康,面上卻很熱情,那樣康康嫁過去是要吃虧的,若是康康受欺負,還能有個幫手,至於什麼不孝公婆,我是不在意的。」

  越是高門大戶就越多規矩,楊稔自個沒怎麼受規矩的管束,但兒媳是自小被管束著,她有時看著也替她覺得累,但這些是大戶人家要遵守的,否則吃了悶虧還沒處說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