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蘇江省的發展存在明顯的省內區域性,蘇南和蘇北簡直就不是在一個省內的水平。關於如何引導資本承接,如何穩定市場等,和浙南省是一樣的,我們就不談了,我看高書.記你記了不少東西,可以一邊走一邊試,出現問題隨時溝通。」

  「我們要談的是,如何依靠蘇江省內的十三個市,打造數十個各有特色的產業群。比如最靠近上海的地區,比如輕工業發達的蘇南地區,比如水晶礦石產業發達的沿海港城,比如漕運發達的安海市,比如重工業與採礦業發達的蘇北古彭……」

  「蘇江省內部十三個市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蘇江省不能同浙南省一樣,全省抱團發展。蘇江省可以把競爭機制安排到十三個市之間,以十三個市原有的特色產業為引子,有序且有區別的放開市場管制,承接來自資本主義世界的訂單。」

  「並且,一定一定要讓蘇江省內那麼多的高校發揮好智囊的作用,要知道新理論、新技術,可都是從高校的研究中摸索出來的,蘇江省只要能利用好現有人才,並做好未來人才的培養工作,絕對會扶搖直上九萬里的。」

  按照蔣芸的想法,就是先激發蘇江省內部的『卷』力,讓蘇江省內十三個市都捲起來。

  當代偉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蔣芸有個自己的說法,卷是核心驅動力。

  只要蘇江省內部的『十三太保』都捲起來,那蘇江省絕對會所向披靡的。

  而且蔣芸有句話沒說,蘇江省內的差異化發展並不是壞事,就如同人走路一樣,一條腿肯定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人站著大概率不如趴著穩,差異化發展是為整個蘇江省的經濟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

  離開渠州軍.醫大學後,浙南省政.府與蘇江省政.府就開始各自發力、大顯神通了。

  浙南省的市場繼續鬆綁,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鼓勵農業用地整合種植,形成規模化種植群,鼓勵地方積極聯絡高校,推進技術變革……沒錯,這是浙南省政.府受蔣芸與蘇江省政.府的談話啟發後,想到的主意。

  雖然浙南省內的高校沒有蘇江省內的高校那麼多,但蚊子腿兒也是肉,更何況浙南大學可不比金陵大學等差。

  浙南省政.府心裡還決定,也得積極籌辦一些省屬高校。沒有先天優勢,那自己就培養後天優勢,總不能一直都落後於蘇江省。

  而蘇江省政.府也開始按照與蔣芸商談的方法推動政策的實施。

  大量訂單流入,勢必會刺激現有工廠的擴張以及新工廠的誕生。

  遑論是現有工廠的擴張還是新工廠的誕生,都會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讓更多的人找到廠子裡的體面工作,得到更穩定的薪資。

  當老百姓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時,整個市場的消費水平就會水漲船高,經濟才會活泛起來,並形成步步攀升的趨勢。

  就算政策的推動過程中會發生一些小意外、小插曲,可是能當上封疆大吏的人,有誰是一路吃白飯吃上來的?各種手段落實下去,很快就能將風波消弭於無形。

  ——————————

  蔣芸是七三年的時候生下的白定海和白行雲兄妹倆,一晃已經到了九零年,兄妹倆都已經念完了高中,參加了高考。

  這兩個孩子是讓蔣芸十分省心的,她和白川這些年各有各的忙,可沒少找趙紅梅、蔣苗和蔣正夫妻倆幫忙給這兄妹倆做飯。

  白定海和白行雲兄妹倆打小被寵著長大,蔣芸都沒怎麼幹預倆娃的生長與發展,這倆娃也沒有丁點兒長歪的趨勢,蔣芸歸因於避難所育嬰模塊的強大。

  等兩個兔崽子高考完,蔣芸和白川把倆小的叫到跟前,開了個家庭會議。

  「你們倆跟著我在渠州軍.醫大學轉悠了這麼多年,大學是什麼樣子,你們在小學的時候就搞明白了。說說吧,你們想學什麼專業,想去哪個城市。」

  白行雲有些黏蔣芸,她挽著蔣芸的胳膊撒嬌,「媽,我,我想學國際政治,想學外交……但是外交學院在首都,我捨不得離開你。做火車來回太慢了……」

  蔣芸瞅了閨女一眼,拍一拍閨女的手,問白定海,「你呢?你妹想去首都,你想去哪兒?」

  「媽……我和我妹想法一樣,我倆都想去做外交官。」

  白定海覺得有些心虛,他知道自家兄妹倆的名字都是那位高壽的老人家定下的,老人家希望他們一個去進入海軍部隊一個進入空軍部隊,沒想到他倆放著真炮不打,要去打嘴炮。

  蔣芸看了一眼白川,見白川點頭,便也點了頭,「我和你爸支持你們。外交官是一個很讓人尊敬的職業,他們看起來是唇槍舌劍,實際上並不比真正得打仗要簡單半分。和平年代也是有戰事的,最常見的就是外交戰。你們選擇了這麼一條路,未來一定會很艱辛,不過媽相信你們的韌性,你們能堅持下來的,而且你們只要用心學,一定會做的很好。」

  「另外啊……」她伸手點了點白行雲的腦門,「大姑娘了都,媽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都要下鄉種地去了。好青年志在四方,首都挺好的,去闖蕩闖蕩吧,大膽放手去闖,只要是做正事,合乎禮法,就不要有任何的手腳。有媽陪你們一起呢!」

  白行雲愣住,轉瞬就是滿臉驚喜,「媽,你也要去首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