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第一點,蔣芸一直都在緊抓學風和學生素質培養,看看那些從渠州軍.醫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步入工作崗位之後,哪家用人單位不是夸的?就算有些學生的性格不好,不太會來事,那也會得到一個基礎能力過硬的評價。
至於第二點,蔣芸心裡也有了決斷,得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不管是丹尼爾博士等研究出出來的精萃藥物成分,還是其它教授、副教授們研究出來的中成藥,都是時候進入成果轉化階段了。
蔣芸去驕陽實業集團找了一趟高勝,同高勝商量了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事宜。
高勝原先做事的時候還有些束手束腳地放不開,這幾年蔣芸當了太多次的甩手掌柜,很多事情都是高勝一人扛起來的,他做事的效率……那叫一個雷厲風行,蔣芸頭一天才同他商量了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事宜,他第二天就去找了浙南建設與蘇江建設,由著這倆隸屬於國.家管轄的國企巨無霸來爭奪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名額。
高勝本人則是跑去購買各種製藥生產設備去了。
原空軍日化廠建立的初衷,實際上就是做藥膏的,只是這藥膏拿來做護膚品的效果很不錯,而且也算是物美價廉,所以就頂上了『日化』的帽子。
如今十年過去,蔣芸總算是打算把走歪的路給掰回去了。
除去白川原先的那幾位室友外,估計不會有人知道,一開始做白梅霜的初衷,是給空軍飛行員治療紫外線皮炎以及面部色沉斑塊的。
驕陽製藥廠的成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蔣芸找回了初心。
丹尼爾等人研究出來的藥物有效成分萃取的技術相當得多,很多技術都是經過蔣芸檢驗的,蔣芸也很認可那些技術,這會兒自然就能拿來用了。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總結出來的普適性高的方子,全都可以拿來做成中成藥。只要與病人的病情對症,開幾包讓病人拿回去喝,可比拎一包藥材讓病人回去熬藥方便多了。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最先拿出來的一張藥方叫『利濕飲』,專門針對浙南省、閩南省這種潮濕多雨的地帶里,老百姓體內容易『積濕』的問題研製的,在中醫理論中,濕邪可以說是萬病之源,孟嫂子當年的肺部結節,就屬於是濕邪的一種。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敲定『利濕飲』的配方之後,拿去給蔣芸看過,他們都知道蔣芸是給最頂層的那些領導們看病的高手,沒人因為蔣芸年輕就小看蔣芸的醫術。
蔣芸在渠州市內隨機找了數百人,給做了快捷的體檢掃描,幾乎人人體內都有濕邪的存在,醫療模塊也給出了對症的治療方案。
蔣芸依照這數百人的治療方案,求出了一個『通解方』,再與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研究出來的『利濕飲』做對比,適當地修改了『利濕飲』中的幾味藥材,『利濕飲』的藥效當即就拔高了許多。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對蔣芸在用藥方面的『靈氣』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他們開藥方的時候,腦子裡基本上都會有一張『參考方』,這個『參考方』要麼來自於自己之前琢磨出來的經驗,要麼來自於古代名家的醫案,在『參考方』的基礎上,依照病人體內的實際情況,對方劑中用到的藥材做增補與調整,進而得到了一張成型的藥方。
而蔣芸用藥,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了,很多藥材都是另闢蹊徑的用法,處處都是出其不意,卻又總能處處給人以驚喜。
『利濕飲』的藥方拍板確定下來之後,交由丹尼爾等人改良出配套的藥品製備工藝,移交給驕陽製藥廠,驕陽製藥廠的第一種成品藥便算是有了。
藥學系的老教授們一看醫學系的那些『老骨頭』都做出成果來了,不服輸的勁兒一下子就上頭了,他們夜以繼日地搞研究,拿出了一張名叫『虎梅湯』的方劑來,是改善人上呼吸道問題的方劑。
當藥學系的老教授們再拿著方劑來找蔣芸時,為了不厚此薄彼,蔣芸只能再去茫茫人海中尋找上呼吸道有病的人,像是研究『利濕飲』一樣搞出『通解方』來。
丹尼爾博士等哈佛名校畢業生怎會甘心落於人後?他們反手就把自己前幾年研究出來的一種發酵藥物的配方移交到了驕陽製藥廠,這種發酵藥物對於肝臟的保養特別有好處,對於患有肝損傷、肝病、肝炎等的患者有奇效。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了,預估就是五一假期裡面的事兒,會有番外,但不會很多。
第188章 試驗
大概是帳戶上的錢太多了,對於蔣芸來說,帳戶上的錢就像是一串數字,已經快要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她不缺錢,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以及學生,自然不會摳門。
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的工資是走的中央財政資金,蔣芸不能直接給教職工們漲工資,她就設立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變著花樣地給教職工們送福利。
不僅過年過節都有各式各樣的禮物,生病看病也是完全給報銷的,因為渠州軍.醫大學有一個集體的醫療保障帳戶,不僅給教職工報銷看病的錢,教職工的直系親屬生病也給報銷。
當然,這個『直系親屬』是有界限的,比如教職工的父母、配偶、兒女,至於配偶的父母看病給不給報銷,渠州軍.醫大學還沒那麼有錢,除非教職工的配偶本身也在渠州軍.醫大學內有正經工作。
至於第二點,蔣芸心裡也有了決斷,得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不管是丹尼爾博士等研究出出來的精萃藥物成分,還是其它教授、副教授們研究出來的中成藥,都是時候進入成果轉化階段了。
蔣芸去驕陽實業集團找了一趟高勝,同高勝商量了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事宜。
高勝原先做事的時候還有些束手束腳地放不開,這幾年蔣芸當了太多次的甩手掌柜,很多事情都是高勝一人扛起來的,他做事的效率……那叫一個雷厲風行,蔣芸頭一天才同他商量了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事宜,他第二天就去找了浙南建設與蘇江建設,由著這倆隸屬於國.家管轄的國企巨無霸來爭奪驕陽製藥公司的建設名額。
高勝本人則是跑去購買各種製藥生產設備去了。
原空軍日化廠建立的初衷,實際上就是做藥膏的,只是這藥膏拿來做護膚品的效果很不錯,而且也算是物美價廉,所以就頂上了『日化』的帽子。
如今十年過去,蔣芸總算是打算把走歪的路給掰回去了。
除去白川原先的那幾位室友外,估計不會有人知道,一開始做白梅霜的初衷,是給空軍飛行員治療紫外線皮炎以及面部色沉斑塊的。
驕陽製藥廠的成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蔣芸找回了初心。
丹尼爾等人研究出來的藥物有效成分萃取的技術相當得多,很多技術都是經過蔣芸檢驗的,蔣芸也很認可那些技術,這會兒自然就能拿來用了。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總結出來的普適性高的方子,全都可以拿來做成中成藥。只要與病人的病情對症,開幾包讓病人拿回去喝,可比拎一包藥材讓病人回去熬藥方便多了。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最先拿出來的一張藥方叫『利濕飲』,專門針對浙南省、閩南省這種潮濕多雨的地帶里,老百姓體內容易『積濕』的問題研製的,在中醫理論中,濕邪可以說是萬病之源,孟嫂子當年的肺部結節,就屬於是濕邪的一種。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敲定『利濕飲』的配方之後,拿去給蔣芸看過,他們都知道蔣芸是給最頂層的那些領導們看病的高手,沒人因為蔣芸年輕就小看蔣芸的醫術。
蔣芸在渠州市內隨機找了數百人,給做了快捷的體檢掃描,幾乎人人體內都有濕邪的存在,醫療模塊也給出了對症的治療方案。
蔣芸依照這數百人的治療方案,求出了一個『通解方』,再與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研究出來的『利濕飲』做對比,適當地修改了『利濕飲』中的幾味藥材,『利濕飲』的藥效當即就拔高了許多。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對蔣芸在用藥方面的『靈氣』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他們開藥方的時候,腦子裡基本上都會有一張『參考方』,這個『參考方』要麼來自於自己之前琢磨出來的經驗,要麼來自於古代名家的醫案,在『參考方』的基礎上,依照病人體內的實際情況,對方劑中用到的藥材做增補與調整,進而得到了一張成型的藥方。
而蔣芸用藥,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了,很多藥材都是另闢蹊徑的用法,處處都是出其不意,卻又總能處處給人以驚喜。
『利濕飲』的藥方拍板確定下來之後,交由丹尼爾等人改良出配套的藥品製備工藝,移交給驕陽製藥廠,驕陽製藥廠的第一種成品藥便算是有了。
藥學系的老教授們一看醫學系的那些『老骨頭』都做出成果來了,不服輸的勁兒一下子就上頭了,他們夜以繼日地搞研究,拿出了一張名叫『虎梅湯』的方劑來,是改善人上呼吸道問題的方劑。
當藥學系的老教授們再拿著方劑來找蔣芸時,為了不厚此薄彼,蔣芸只能再去茫茫人海中尋找上呼吸道有病的人,像是研究『利濕飲』一樣搞出『通解方』來。
丹尼爾博士等哈佛名校畢業生怎會甘心落於人後?他們反手就把自己前幾年研究出來的一種發酵藥物的配方移交到了驕陽製藥廠,這種發酵藥物對於肝臟的保養特別有好處,對於患有肝損傷、肝病、肝炎等的患者有奇效。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了,預估就是五一假期裡面的事兒,會有番外,但不會很多。
第188章 試驗
大概是帳戶上的錢太多了,對於蔣芸來說,帳戶上的錢就像是一串數字,已經快要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她不缺錢,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以及學生,自然不會摳門。
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的工資是走的中央財政資金,蔣芸不能直接給教職工們漲工資,她就設立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變著花樣地給教職工們送福利。
不僅過年過節都有各式各樣的禮物,生病看病也是完全給報銷的,因為渠州軍.醫大學有一個集體的醫療保障帳戶,不僅給教職工報銷看病的錢,教職工的直系親屬生病也給報銷。
當然,這個『直系親屬』是有界限的,比如教職工的父母、配偶、兒女,至於配偶的父母看病給不給報銷,渠州軍.醫大學還沒那麼有錢,除非教職工的配偶本身也在渠州軍.醫大學內有正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