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頁
「帝君如此不吝自身,實在是令臣下慚愧不已!臣下敢不效死力!」文曲星君比干突然出列,拜倒在地,肅容言道。
「諸將皆是如此嗎?」山濤接著目光移向殿中其他將帥,剎時間,眾將帥盡皆拜倒在地,齊聲道:「願為帝君效死力!」唯有觀音菩薩一人,孤身立著,沒有拜倒,不過懾於形勢,也不得不深深彎腰。
「諸將且起!」山濤見得如此情景,不禁點頭微笑,甚為滿意。緊接著,山濤又道,「觀音尊者,本帝也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南海一隅,終究是不及三山五嶽一部來的重要,本帝相信,尊者若是與本帝易位而處,也會和本帝做出一樣的選擇的。
至於可能出現的紕漏,這個卻是無須擔心,只要作為主幹的天兵足夠強大,便足以震懾宵小,出不了什麼大事,還可順勢彌補疏漏,免得為將來造成什麼隱患。此事,就這麼定了!」
到得此時,自然是無人敢於再提出反對意見了。觀音菩薩也一樣,不過,其卻又開口道:「既然陛下此事有如此考量,臣也只能附之驥尾了。不過,臣還有一事,虛空藏、金剛手二位菩薩一時情急,冒犯帝君,已然被帝君施以嚴懲,不知可否就此放了二人,將剩下的懲戒,交予佛門!」
適才山濤責以大義,可謂是酣暢淋漓,使得觀音無可辯駁,心中舒服的很,但是而今,見其這般沉靜,卻是禁不住於心中犯嘀咕,「莫不是觀音菩薩又在行那以退為進之計?」畢竟,佛道並未大舉開戰,表面依舊是一片平和,若是再三削其面子,卻是不妥。
「若真是如此,那自己此番交鋒,與觀音菩薩又不過是個半斤八兩,了不起自己稍稍占點兒上風!」山濤心中想著,但是口中卻是道,「好,看在尊者的面子上,就饒過二人這遭。」緊接著,山濤傳令道:「將虛空藏、金剛手二菩薩帶上來!」
很快,虛空藏、金剛手二人便被帶到。二人因為被封禁了法力,無能自己恢復,而山濤的手下,只是草草的為他們療了療傷,故而形象依舊是頗為悽慘。
山濤並未強迫二菩薩下跪,面對二人的金剛怒目,山濤淡然一笑,開口道:「今日看在觀音尊者的份上,本帝就不追究你二人的後續罪責了!本帝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今日的教訓。
另外,本帝提點你們一句,化外之人,千萬莫要插手天庭內務,當然,你們若是願意入天庭司職,為天庭效力,本帝還是很歡迎的!」說完,便揮手示意押解將士放了他們。
觀音當時便告罪,領二人離去療傷了。而後,山濤又商議了一些關於南海岳府之事,也散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以弟代兄,三山大定
在狄山之上,山濤只待了兩天,便有再度啟程,往四海的最後一站——東海而去。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此番山濤的隨侍諸神中,多了上任的南海之主——觀音菩薩。
天界四海之中,論起靈氣之厚,仙山福地之多,以東海為最,故而三界散仙,起碼有一半都在東海隱修,尤其是十洲三島,更是散仙的聚集之地。山濤去東海,主要解決的就是這個散仙的問題。
山濤也不指望那些散仙能夠給自己添多大的助力,只要在自己辦事之時,不在後面給自己搗亂,就行了。故而,一入東海,山濤便逕自前往三山之首的蓬萊山,見那炳靈公黃天化。
由於東海之中,多為仙土,凡俗國度甚少,故而,山濤此番赦罪,甚為輕鬆。不過三日,三山便已經在望。
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一字排開,各自被四隻巨大的神鱉馱著,漂在海面之上,隨著海水的起伏,也輕微的晃動著。
那十二隻神鱉,遙遙見得山濤一行,浩浩蕩蕩,自天際而來,齊齊張口大吼,聲如龍吟。氣浪翻騰,風雲激盪,當時三神山附近便激盪起千丈浪濤,連那九天垂雲也被一掃而空。
隨著神鱉大吼,三神山之上,立時齊齊衝起一道祥雲,形似華蓋,現十二色,邊角之上,瓔珞垂珠、各色異寶齊齊倒掛下來,異彩霞光,耀目千里。緊接著,又各有一群神仙或騰雲架霧,或踩著各色法器,升騰了起來,匯聚到三神山之前。為首的,正是赫赫有名的福、祿、壽三星。
隨後,炳靈公黃天化也率領著三山嶽府眾將帥飛了出來,列陣於眾仙之側,與三星並列,進行迎接。
看起來排場雖然不小,但是山濤卻並不甚高興,因為他感覺,三山眾神仙的這種行徑,隱含有示威之意。否則,以他們的諸般手段,豈有不知道自己行程的道理?若是真心迎駕,就應該實現準備停當,非要等得神鱉大吼之後,方才倉促為之,若不是為了顯示手段,怎麼也說不過去。
山濤帝輦到達蓬萊,與眾神、仙一番虛禮之後,果不出其所料,群仙盡皆散逸而去,下棋的下棋、論道的論道,一切有如平常。山濤知道自己在散仙之中的名聲不太好,但不是親見,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會到得這般地步?
雖然山濤心神早已經不為外物所動,但依舊感到很不舒服,不由得在心中腹誹道:「一群老頑固,怪道總是炮灰!」
本來山濤還有意講些大道理,許下些諾言,來進行一下散仙的分而化之,但是今日一見之下,山濤知道如此,恐怕不能達到自己之前所期想的目標。故而立時決定改換自己原先的計劃,繼續保持東海的原樣。
「諸將皆是如此嗎?」山濤接著目光移向殿中其他將帥,剎時間,眾將帥盡皆拜倒在地,齊聲道:「願為帝君效死力!」唯有觀音菩薩一人,孤身立著,沒有拜倒,不過懾於形勢,也不得不深深彎腰。
「諸將且起!」山濤見得如此情景,不禁點頭微笑,甚為滿意。緊接著,山濤又道,「觀音尊者,本帝也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南海一隅,終究是不及三山五嶽一部來的重要,本帝相信,尊者若是與本帝易位而處,也會和本帝做出一樣的選擇的。
至於可能出現的紕漏,這個卻是無須擔心,只要作為主幹的天兵足夠強大,便足以震懾宵小,出不了什麼大事,還可順勢彌補疏漏,免得為將來造成什麼隱患。此事,就這麼定了!」
到得此時,自然是無人敢於再提出反對意見了。觀音菩薩也一樣,不過,其卻又開口道:「既然陛下此事有如此考量,臣也只能附之驥尾了。不過,臣還有一事,虛空藏、金剛手二位菩薩一時情急,冒犯帝君,已然被帝君施以嚴懲,不知可否就此放了二人,將剩下的懲戒,交予佛門!」
適才山濤責以大義,可謂是酣暢淋漓,使得觀音無可辯駁,心中舒服的很,但是而今,見其這般沉靜,卻是禁不住於心中犯嘀咕,「莫不是觀音菩薩又在行那以退為進之計?」畢竟,佛道並未大舉開戰,表面依舊是一片平和,若是再三削其面子,卻是不妥。
「若真是如此,那自己此番交鋒,與觀音菩薩又不過是個半斤八兩,了不起自己稍稍占點兒上風!」山濤心中想著,但是口中卻是道,「好,看在尊者的面子上,就饒過二人這遭。」緊接著,山濤傳令道:「將虛空藏、金剛手二菩薩帶上來!」
很快,虛空藏、金剛手二人便被帶到。二人因為被封禁了法力,無能自己恢復,而山濤的手下,只是草草的為他們療了療傷,故而形象依舊是頗為悽慘。
山濤並未強迫二菩薩下跪,面對二人的金剛怒目,山濤淡然一笑,開口道:「今日看在觀音尊者的份上,本帝就不追究你二人的後續罪責了!本帝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今日的教訓。
另外,本帝提點你們一句,化外之人,千萬莫要插手天庭內務,當然,你們若是願意入天庭司職,為天庭效力,本帝還是很歡迎的!」說完,便揮手示意押解將士放了他們。
觀音當時便告罪,領二人離去療傷了。而後,山濤又商議了一些關於南海岳府之事,也散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以弟代兄,三山大定
在狄山之上,山濤只待了兩天,便有再度啟程,往四海的最後一站——東海而去。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此番山濤的隨侍諸神中,多了上任的南海之主——觀音菩薩。
天界四海之中,論起靈氣之厚,仙山福地之多,以東海為最,故而三界散仙,起碼有一半都在東海隱修,尤其是十洲三島,更是散仙的聚集之地。山濤去東海,主要解決的就是這個散仙的問題。
山濤也不指望那些散仙能夠給自己添多大的助力,只要在自己辦事之時,不在後面給自己搗亂,就行了。故而,一入東海,山濤便逕自前往三山之首的蓬萊山,見那炳靈公黃天化。
由於東海之中,多為仙土,凡俗國度甚少,故而,山濤此番赦罪,甚為輕鬆。不過三日,三山便已經在望。
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一字排開,各自被四隻巨大的神鱉馱著,漂在海面之上,隨著海水的起伏,也輕微的晃動著。
那十二隻神鱉,遙遙見得山濤一行,浩浩蕩蕩,自天際而來,齊齊張口大吼,聲如龍吟。氣浪翻騰,風雲激盪,當時三神山附近便激盪起千丈浪濤,連那九天垂雲也被一掃而空。
隨著神鱉大吼,三神山之上,立時齊齊衝起一道祥雲,形似華蓋,現十二色,邊角之上,瓔珞垂珠、各色異寶齊齊倒掛下來,異彩霞光,耀目千里。緊接著,又各有一群神仙或騰雲架霧,或踩著各色法器,升騰了起來,匯聚到三神山之前。為首的,正是赫赫有名的福、祿、壽三星。
隨後,炳靈公黃天化也率領著三山嶽府眾將帥飛了出來,列陣於眾仙之側,與三星並列,進行迎接。
看起來排場雖然不小,但是山濤卻並不甚高興,因為他感覺,三山眾神仙的這種行徑,隱含有示威之意。否則,以他們的諸般手段,豈有不知道自己行程的道理?若是真心迎駕,就應該實現準備停當,非要等得神鱉大吼之後,方才倉促為之,若不是為了顯示手段,怎麼也說不過去。
山濤帝輦到達蓬萊,與眾神、仙一番虛禮之後,果不出其所料,群仙盡皆散逸而去,下棋的下棋、論道的論道,一切有如平常。山濤知道自己在散仙之中的名聲不太好,但不是親見,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會到得這般地步?
雖然山濤心神早已經不為外物所動,但依舊感到很不舒服,不由得在心中腹誹道:「一群老頑固,怪道總是炮灰!」
本來山濤還有意講些大道理,許下些諾言,來進行一下散仙的分而化之,但是今日一見之下,山濤知道如此,恐怕不能達到自己之前所期想的目標。故而立時決定改換自己原先的計劃,繼續保持東海的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