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蘭洪波的父母忍不住的笑:“這單位的待遇可真是好,可真是好。”
“人家一下子給這麼多錢,當心把你給賣了。”見其他人不在理睬自己,蘭洪波的大姨還在努力尋找存在感。
蘭洪波對她笑笑:“可能是因為我書讀得好吧,書讀得多了,還是挺能賺錢的。”
蘭洪波並沒聽到大姨剛才對自己父母說的話,但是從小,這位最喜歡在自己耳邊上說的就是:讀那麼多書做什麼,反正出來以後也是跟其他人一般做活,白瞎了那麼多時間。
蘭洪波大姨的臉瞬間就垮了下來,看著這一家子歡歡喜喜坐著新車去看新房子,終於沒繃住,用力跺了跺腳,扭身又去尋另一家家裡出國的,搬弄口舌去了。
————
等到蘭洪波也和實驗室簽了入職合同,井熙才真真正正鬆了一口氣,把那邊的攤子成功甩了出去。
蘭洪波也很意外井熙放權之快,更沒想到她真就大大方方把這一攤子交給了自己。
實驗室里絕大多數人的履歷都比不上他,但是有張工這個老資格坐陣,按照國內的慣例,原也不該是他上去。
“我畢竟年紀大了,做做顧問還行,衝鋒陷陣還是要靠你們這群年輕人。”張工倒很豁達,對於爭權奪利也沒什麼興趣,更關心的還是數控工具機的攻關項目。
實驗室其他人也都是年輕人,更不用擔心蘭洪波壓不壓得住的問題。
事實上,剛進實驗室的時候,蘭洪波是頗有些心高氣傲的。
除了張工這個八級工的身份叫人側目以外,另兩個項目組的負責人,一個只是國內二流大學的講師,沒有海外經歷,另一個則是年紀比自己還小几歲,剛研究生畢業的學弟,實驗室的履歷也不太好,甚至沒有在知名實驗室呆過。
相比之下,蘭洪波的履歷就好了一截不止,之前又很得導師看中,做過不少大項目,也難怪有些驕傲。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實驗室里還真是藏龍臥虎,沒那麼簡單。
他那個學弟過目不忘,而且反應能力極快,單論思維的活躍程度,蘭洪波覺得這小子比自己還要強幾分。
即便是那個沒有海外留學經歷的講師,基本功底也強得過分,他本來是搞電機的,這幾年才往伺服電機這個專向深研,還緊跟了微處理器和數位訊號處理器的研究進展,論起對相關領域的了解程度,蘭洪波也有些自愧不如。
蘭洪波心裡的危機意識瞬間就起來了,他本來就是一個很要強的人,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落於人後,更何況現在還兼了實驗室副主任的職位,就更容不得一絲懈怠了。
當然,在其他人眼裡,這個學術履歷過分漂亮的蘭博士顯然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他在世界頂級的實驗室浸潤多年,做起項目得心應手,是個了不起的狠角色。
如今DAWN名氣大了,井熙也有機會仔細篩選,能進來的都是未來能成長為行業頂尖的大牛,沒有一點野心和進取心,這些人以後也走不到那個位置去。
所以雖然都覺得其他人厲害,他們依然誰都不會輕易服誰,你爭我趕的,很快就在實驗室里自覺卷了起來。
張工私下裡和井熙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還忍不住樂,井熙也是樂見其成,畢竟哪個實驗室老闆,會不喜歡手底下人努力卷呢!
只可惜,搞科研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這種實打實的技術追趕,就連靈光一閃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只能靠著一群天才的研究員,用經費生生砸出來。
還好現在的井熙不差錢,砸起來毫不手軟,再加上哄騙入袋的三張未來大佬卡,半年以後,終於叫她見到成果了。
第一台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總算被搞了出來。
它可以在數控系統控制下,對五個坐標軸進行加工,專用於加工複雜曲面,對精密儀器製造意義非凡。
雖然國外七十年代就已經研發出了類似設備,但畢竟,這是國內第一次自主生產的五軸工具機。
工具機開動那天,張工高興得像個孩子,連腳步都輕盈了不少,說話的聲音更是顯得中氣十足,好像一下年輕了幾十歲。
這台工具機的問世甚至還驚動了有關部門,雖然安保一下子嚴格了不少,還有些不知道哪個單位的人涌過來,但歸根結底是件大好事,實驗室的經費這下也有人報銷,基本不需要井熙繼續輸血養著了。
她就說嘛,幾個大牛一起卷,總能卷出成果的。
對於自己心心念念的閉環拋光機器人,井熙也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如今UV-01已經正式推向市場,剛開始競爭對手還十分緊張,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DAWN的威脅比想像中小多了。
關鍵原因,還是在產量上。
一年十幾台的出貨量,就算被搶上天,對他們也沒有多大的威脅。
而限制深紫外光刻機產量的,歸根結底還是鏡頭。
甚至這十幾個鏡頭都是井熙花了大力氣才搞來的,不但花費不菲,還得了不少冷臉,人家是典型的賣方市場,鏡頭壓根不愁賣,訂單也總先緊著歐美的客戶,至於對這一群華國人,要價更高不說,還常常故意把單子排在末尾,叫井熙她們受了不少氣。
後來還是井熙那個熟人,司寧青出面,才幫她們搞到這點鏡頭,要不然,深紫外光刻機一推出就直接開天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人家一下子給這麼多錢,當心把你給賣了。”見其他人不在理睬自己,蘭洪波的大姨還在努力尋找存在感。
蘭洪波對她笑笑:“可能是因為我書讀得好吧,書讀得多了,還是挺能賺錢的。”
蘭洪波並沒聽到大姨剛才對自己父母說的話,但是從小,這位最喜歡在自己耳邊上說的就是:讀那麼多書做什麼,反正出來以後也是跟其他人一般做活,白瞎了那麼多時間。
蘭洪波大姨的臉瞬間就垮了下來,看著這一家子歡歡喜喜坐著新車去看新房子,終於沒繃住,用力跺了跺腳,扭身又去尋另一家家裡出國的,搬弄口舌去了。
————
等到蘭洪波也和實驗室簽了入職合同,井熙才真真正正鬆了一口氣,把那邊的攤子成功甩了出去。
蘭洪波也很意外井熙放權之快,更沒想到她真就大大方方把這一攤子交給了自己。
實驗室里絕大多數人的履歷都比不上他,但是有張工這個老資格坐陣,按照國內的慣例,原也不該是他上去。
“我畢竟年紀大了,做做顧問還行,衝鋒陷陣還是要靠你們這群年輕人。”張工倒很豁達,對於爭權奪利也沒什麼興趣,更關心的還是數控工具機的攻關項目。
實驗室其他人也都是年輕人,更不用擔心蘭洪波壓不壓得住的問題。
事實上,剛進實驗室的時候,蘭洪波是頗有些心高氣傲的。
除了張工這個八級工的身份叫人側目以外,另兩個項目組的負責人,一個只是國內二流大學的講師,沒有海外經歷,另一個則是年紀比自己還小几歲,剛研究生畢業的學弟,實驗室的履歷也不太好,甚至沒有在知名實驗室呆過。
相比之下,蘭洪波的履歷就好了一截不止,之前又很得導師看中,做過不少大項目,也難怪有些驕傲。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實驗室里還真是藏龍臥虎,沒那麼簡單。
他那個學弟過目不忘,而且反應能力極快,單論思維的活躍程度,蘭洪波覺得這小子比自己還要強幾分。
即便是那個沒有海外留學經歷的講師,基本功底也強得過分,他本來是搞電機的,這幾年才往伺服電機這個專向深研,還緊跟了微處理器和數位訊號處理器的研究進展,論起對相關領域的了解程度,蘭洪波也有些自愧不如。
蘭洪波心裡的危機意識瞬間就起來了,他本來就是一個很要強的人,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落於人後,更何況現在還兼了實驗室副主任的職位,就更容不得一絲懈怠了。
當然,在其他人眼裡,這個學術履歷過分漂亮的蘭博士顯然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他在世界頂級的實驗室浸潤多年,做起項目得心應手,是個了不起的狠角色。
如今DAWN名氣大了,井熙也有機會仔細篩選,能進來的都是未來能成長為行業頂尖的大牛,沒有一點野心和進取心,這些人以後也走不到那個位置去。
所以雖然都覺得其他人厲害,他們依然誰都不會輕易服誰,你爭我趕的,很快就在實驗室里自覺卷了起來。
張工私下裡和井熙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還忍不住樂,井熙也是樂見其成,畢竟哪個實驗室老闆,會不喜歡手底下人努力卷呢!
只可惜,搞科研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這種實打實的技術追趕,就連靈光一閃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只能靠著一群天才的研究員,用經費生生砸出來。
還好現在的井熙不差錢,砸起來毫不手軟,再加上哄騙入袋的三張未來大佬卡,半年以後,終於叫她見到成果了。
第一台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總算被搞了出來。
它可以在數控系統控制下,對五個坐標軸進行加工,專用於加工複雜曲面,對精密儀器製造意義非凡。
雖然國外七十年代就已經研發出了類似設備,但畢竟,這是國內第一次自主生產的五軸工具機。
工具機開動那天,張工高興得像個孩子,連腳步都輕盈了不少,說話的聲音更是顯得中氣十足,好像一下年輕了幾十歲。
這台工具機的問世甚至還驚動了有關部門,雖然安保一下子嚴格了不少,還有些不知道哪個單位的人涌過來,但歸根結底是件大好事,實驗室的經費這下也有人報銷,基本不需要井熙繼續輸血養著了。
她就說嘛,幾個大牛一起卷,總能卷出成果的。
對於自己心心念念的閉環拋光機器人,井熙也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如今UV-01已經正式推向市場,剛開始競爭對手還十分緊張,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DAWN的威脅比想像中小多了。
關鍵原因,還是在產量上。
一年十幾台的出貨量,就算被搶上天,對他們也沒有多大的威脅。
而限制深紫外光刻機產量的,歸根結底還是鏡頭。
甚至這十幾個鏡頭都是井熙花了大力氣才搞來的,不但花費不菲,還得了不少冷臉,人家是典型的賣方市場,鏡頭壓根不愁賣,訂單也總先緊著歐美的客戶,至於對這一群華國人,要價更高不說,還常常故意把單子排在末尾,叫井熙她們受了不少氣。
後來還是井熙那個熟人,司寧青出面,才幫她們搞到這點鏡頭,要不然,深紫外光刻機一推出就直接開天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