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我總算知道,上天為何要頻繁地讓我回憶過往,這是我此生要贖的罪。」李心玉勾了勾嘴角,玲瓏眼溫柔地注視著她兩世最愛的男人,說,「辛苦你了,裴漠。」
裴漠眼睛一澀,俯身與她交換了一個帶著苦澀淚意的濕吻。
李思猝不及防被這一幕驚到了,兩頰飛速浮現出一抹紅暈,忙捂著眼跌跌撞撞地沖了出去。而賀知秋也整理好占卜祈福用的牛角、龜甲和銅錢,悄聲退了出去。
屋外,一位眉清目秀的小郎君於琉璃盞下回首,燦然一笑道:「賀大人,大長公主殿下醒了麼?」
賀知秋『嗯』了一聲,伸手調整了一番微微傾斜的面具,溫吞道:「回太史局。」
「好嘞!」一襲青色闌衫的小郎君脆生生地應答。
這嗓音清靈剔透,全然不似少年男子的沙啞渾濁,不僅如此,他連長相也不像個男子。賀知秋停下腳步,微微側首,似是疑惑地看著自己這位新來的親侍。
「咳!」小郎君有些侷促地壓低嗓音,伸出一隻白嫩的手來,抱走龜甲等物,沉聲道,「辛苦了,賀大人。」
而此時,滁州琅琊王府。
「如何?」明亮的燈火下,琅琊王李硯白按下一枚棋子,漫不經心問道。
「回稟王爺,大鐘落下,鐘聲響徹長安,大長公主確實昏迷了半日,不過後半夜便醒了。」門外,一黑衣侍衛抱拳躬身,低聲道,「看來並無性命之憂。」
「聽說裴漠為了李心玉禁了全長安的鐘聲,本王還以為她患有什麼怪疾,那鐘聲會要去她的性命。」李硯白搖頭失笑,「本就是怪力亂神之事,偏生我病急亂投醫,竟當了真。」
對面,謀士范奚敲著摺扇,亦落下一子,笑道:「王爺還折騰麼?」
李硯白想了想,直起身嘆道:「不折騰了。李思雖然年幼,卻難得是個狠角色,更何況有裴漠和李心玉在,我還真不是他的對手,倒不如就這樣做個富貴閒人,了此殘生算了。」
范奚嘩地抖開摺扇,翩然一笑:「王爺這是個明智之舉。我有預感,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這天下在李思的手中,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景元三年三月初,李心玉盛裝進宮,正式交還政權。
興寧宮內,李思瞪大眼,震驚道:「朕還未年滿十四,姑姑為何就急著要還政了?」
說到此,他似乎想起了什麼,眼睛一紅道:「是不是因為去年的那些流言,您還在怨恨朕?」
李心玉搖了搖頭,笑道:「不是,姑姑不曾怨你,是你長大了,很多事可以自己做決定,不需要再依賴姑姑。」
「您就是在怨我。」李思著急地拉住她的袖子,一國之君,眼淚嘩嘩地往下掉,哽聲道,「我向您道歉,對不起!姑姑,您不要離開我!」
「阿遠,你先起來。你是一國之君,不應該向臣婦下跪!」李心玉扶起小皇帝,望著這個她一手帶大的孩子,溫聲道,「阿遠,姑姑必須要還政了。」
「為何?」
「因為……」
李心玉將手輕輕放在腹部,神情變得甜蜜而柔和,咬著唇神秘兮兮地說,「因為啊,姑姑有身孕了。」
「什麼?當真!」短暫的怔愣過後,李思變得狂喜起來,紅著臉說,「什麼時候的事?朕何時才能見到弟弟或者妹妹?」
「還早呢,約莫十月份才生產。」
「那也不急,姑姑,您再輔政一段時日罷。我才十歲,沒了你根本不行。」
「你這話未免也太謙虛了,沒有哪個皇帝十歲時能像你一樣聰慧有手段。更何況,姑姑答應了朝臣,一旦有孕,就必須還政撤出朝堂。」
李心玉伸手,想揉一揉侄兒的腦袋,忽然間發現他站起來都快有自己高了,揉腦袋不妥,便該為輕拍他的肩膀,說:「姑姑與你姑父成親十年,一直未有身孕,這孩子來之不易,望阿遠能理解。」
「我能理解的,我也一直很想要個弟弟妹妹。」李思點點頭,吸了吸鼻子道,「如此,我也不為難姑姑,姑姑好生養胎,生個健康的寶寶下來。」
李心玉欣然頷首,「好孩子,沒有姑姑的監管,你也要勤於政事,凡事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切勿偏聽偏信。北境暫時有你姑父坐鎮,大可安心,不過,過幾年你姑父也會退隱朝堂,你需要有一批自己的忠良心腹。姑姑給你列了一份名單,都是忠良之才,可堪大用,你酌情考慮罷。」
李思垂首恭聽,接過李心玉遞來的錦囊,又道:「我會常去看您的。」
李心玉捏了捏他的臉頰,溫聲道:「我走啦。」
殿外桃李芳菲,微風卷積著粉白的花瓣簌簌落下,一如多年前欲界仙都那場令人心動的花雨。
畫廊之下,百花深處,一襲玄色武袍的裴漠長身而立,朝她伸出一隻骨節修長的手,勾唇笑道:「回家了,公主夫人。」
「嗯,回家。」李心玉笑著將自己的手交到他掌心。
兩人手牽著手走過長廊,邁下台階,走出宮牆,將莊嚴肅穆的宮殿拋諸腦後,唯有一黑一紅兩道相依的身姿,在春日的陽光下定格成一道永恆的剪影。
「賀大人,您又走錯了!這不是去太史局的方向!」
狹長的宮道上,朱紅闌衫的小郎君快步跑上前,拉住懵懵懂懂的賀知秋,將他的身姿扳了個方向,「您這邊。」
裴漠眼睛一澀,俯身與她交換了一個帶著苦澀淚意的濕吻。
李思猝不及防被這一幕驚到了,兩頰飛速浮現出一抹紅暈,忙捂著眼跌跌撞撞地沖了出去。而賀知秋也整理好占卜祈福用的牛角、龜甲和銅錢,悄聲退了出去。
屋外,一位眉清目秀的小郎君於琉璃盞下回首,燦然一笑道:「賀大人,大長公主殿下醒了麼?」
賀知秋『嗯』了一聲,伸手調整了一番微微傾斜的面具,溫吞道:「回太史局。」
「好嘞!」一襲青色闌衫的小郎君脆生生地應答。
這嗓音清靈剔透,全然不似少年男子的沙啞渾濁,不僅如此,他連長相也不像個男子。賀知秋停下腳步,微微側首,似是疑惑地看著自己這位新來的親侍。
「咳!」小郎君有些侷促地壓低嗓音,伸出一隻白嫩的手來,抱走龜甲等物,沉聲道,「辛苦了,賀大人。」
而此時,滁州琅琊王府。
「如何?」明亮的燈火下,琅琊王李硯白按下一枚棋子,漫不經心問道。
「回稟王爺,大鐘落下,鐘聲響徹長安,大長公主確實昏迷了半日,不過後半夜便醒了。」門外,一黑衣侍衛抱拳躬身,低聲道,「看來並無性命之憂。」
「聽說裴漠為了李心玉禁了全長安的鐘聲,本王還以為她患有什麼怪疾,那鐘聲會要去她的性命。」李硯白搖頭失笑,「本就是怪力亂神之事,偏生我病急亂投醫,竟當了真。」
對面,謀士范奚敲著摺扇,亦落下一子,笑道:「王爺還折騰麼?」
李硯白想了想,直起身嘆道:「不折騰了。李思雖然年幼,卻難得是個狠角色,更何況有裴漠和李心玉在,我還真不是他的對手,倒不如就這樣做個富貴閒人,了此殘生算了。」
范奚嘩地抖開摺扇,翩然一笑:「王爺這是個明智之舉。我有預感,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這天下在李思的手中,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景元三年三月初,李心玉盛裝進宮,正式交還政權。
興寧宮內,李思瞪大眼,震驚道:「朕還未年滿十四,姑姑為何就急著要還政了?」
說到此,他似乎想起了什麼,眼睛一紅道:「是不是因為去年的那些流言,您還在怨恨朕?」
李心玉搖了搖頭,笑道:「不是,姑姑不曾怨你,是你長大了,很多事可以自己做決定,不需要再依賴姑姑。」
「您就是在怨我。」李思著急地拉住她的袖子,一國之君,眼淚嘩嘩地往下掉,哽聲道,「我向您道歉,對不起!姑姑,您不要離開我!」
「阿遠,你先起來。你是一國之君,不應該向臣婦下跪!」李心玉扶起小皇帝,望著這個她一手帶大的孩子,溫聲道,「阿遠,姑姑必須要還政了。」
「為何?」
「因為……」
李心玉將手輕輕放在腹部,神情變得甜蜜而柔和,咬著唇神秘兮兮地說,「因為啊,姑姑有身孕了。」
「什麼?當真!」短暫的怔愣過後,李思變得狂喜起來,紅著臉說,「什麼時候的事?朕何時才能見到弟弟或者妹妹?」
「還早呢,約莫十月份才生產。」
「那也不急,姑姑,您再輔政一段時日罷。我才十歲,沒了你根本不行。」
「你這話未免也太謙虛了,沒有哪個皇帝十歲時能像你一樣聰慧有手段。更何況,姑姑答應了朝臣,一旦有孕,就必須還政撤出朝堂。」
李心玉伸手,想揉一揉侄兒的腦袋,忽然間發現他站起來都快有自己高了,揉腦袋不妥,便該為輕拍他的肩膀,說:「姑姑與你姑父成親十年,一直未有身孕,這孩子來之不易,望阿遠能理解。」
「我能理解的,我也一直很想要個弟弟妹妹。」李思點點頭,吸了吸鼻子道,「如此,我也不為難姑姑,姑姑好生養胎,生個健康的寶寶下來。」
李心玉欣然頷首,「好孩子,沒有姑姑的監管,你也要勤於政事,凡事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切勿偏聽偏信。北境暫時有你姑父坐鎮,大可安心,不過,過幾年你姑父也會退隱朝堂,你需要有一批自己的忠良心腹。姑姑給你列了一份名單,都是忠良之才,可堪大用,你酌情考慮罷。」
李思垂首恭聽,接過李心玉遞來的錦囊,又道:「我會常去看您的。」
李心玉捏了捏他的臉頰,溫聲道:「我走啦。」
殿外桃李芳菲,微風卷積著粉白的花瓣簌簌落下,一如多年前欲界仙都那場令人心動的花雨。
畫廊之下,百花深處,一襲玄色武袍的裴漠長身而立,朝她伸出一隻骨節修長的手,勾唇笑道:「回家了,公主夫人。」
「嗯,回家。」李心玉笑著將自己的手交到他掌心。
兩人手牽著手走過長廊,邁下台階,走出宮牆,將莊嚴肅穆的宮殿拋諸腦後,唯有一黑一紅兩道相依的身姿,在春日的陽光下定格成一道永恆的剪影。
「賀大人,您又走錯了!這不是去太史局的方向!」
狹長的宮道上,朱紅闌衫的小郎君快步跑上前,拉住懵懵懂懂的賀知秋,將他的身姿扳了個方向,「您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