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女子一身布裙,髮釵全無,說出的話,卻是擲地有聲。
謝昭昭望向面前的黑衣人,又語重心長道,“夜二,解了百姓之急,才能解你主子之急。”
夜二微頓,旋即單膝跪地,“屬下任憑娘娘調遣!”
“好。”謝昭昭點頭,心中稍定,“你派人去一趟長平軍駐地,調集五千駐軍來胡家村。”
夜二一怔,“娘娘要調兵?”
“不。”謝昭昭看著眼前連綿的青山,越過這座山,便是千里沃野和她三年的心血。
“小姐……”她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方,老胡自然也清楚謝昭昭接下來想要做什麼,“小姐可是想清楚了?”
畢竟,那處地方,是小姐的心血,也是小姐最後的底牌。
“胡叔。”謝昭昭看向老胡,目光灼灼,“我當初會來這裡,便是因西北逢冬的糧荒。如今洛州糧災,我又豈能袖手旁觀?”
言罷,她轉頭吩咐夜二,“即刻調集五千長平駐軍,押運糧草,馳援洛州!”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大結局~
第75章 尾聲
“皇上, 已經傳令從畢城調糧, 日夜兼程, 十日之後, 便可送抵洛州。”謝執躬身而立,將方才所議之事一一稟奏。
蕭淮站在城樓上,這已經是他來洛州第三日了, 城內的洛州百姓已經安撫,可周邊尚有近百個村落,百姓仍然食不果腹。去送糧的官員來報,只怕最多三日,便會有人被餓死。十日,終究還是太長了……
“謝執, 傳令長平軍, 從燕州大營先調集三萬擔,解洛州百姓之急。”
“皇上三思!”蕭淮此話一出,謝執還未開口, 倒是一同前來的長平軍駐軍副將先急了, “皇上,燕州大營所囤的糧食是長平軍的軍糧。不久就要入冬,在此時調動軍糧, 茲事體大,還請皇上三思!”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蕭淮又豈會不知,可不調動軍糧,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洛州城外的百姓餓死嗎?
蕭淮擺擺手,“不必再說了,傳令便是。”
這一日,他在洛州的城樓上站了整整一日,從白晝到黃昏,再到夜幕一點點降下來。
“皇上,你這一日都沒有吃過東西了,還是要保重龍體。”隨侍勸道。
蕭淮卻只一瞬不瞬的望著洛州城外,“城外的百姓幾日不得吃食了?”
“這……”隨侍頓時噤了聲。
“備馬。”
隨侍一愣,“陛下要出城?”
話一出口,又自知逾越,連忙躬身退下。
蕭淮望著這沉沉的夜色,他答應了謝昭昭,最多三日,今晚無論如何都要回一趟胡家村。
正要下城樓,卻聽見遠處漸漸有馬蹄聲靠近,旋即沉沉的夜幕下,一串長長的燈火明明滅滅,由遠及近。
“皇上,是長平軍!長平軍的援糧到了!”那隨侍也看到了軍中豎起的大旗,上面是一個獵獵的“平”字。
長平軍的援糧?從燕州大營到洛州,最快也要三日,那詔令是今早才下的。待人馬漸行漸近,只見駐軍將領身後,端坐在馬上之人依稀是胡家村的李三和阿牛。越過李三和阿牛,蕭淮一眼便看到了其後那一抹嬌小的身影,換了男裝,帶著帷帽。
“開城門!”他高喊一聲,旋即轉身下了城樓。
厚重的城門一點點被拉開,蕭淮大步走出城外,長平軍將士翻身下馬,齊齊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謝昭昭獨自一人走上前,躬身而拜,“皇上聖明,當初命吾等開荒西北,如今已有所成,這裡是一萬擔糧食,可先解洛州之急。兩日之後,還有十萬擔援糧。”
空曠的城樓下,夜風獵獵,女子盈盈而立,纖薄的身子卻蘊藏著可撼動山海的力量。
蕭淮一步走上前,直接將人擁住,用披風緊緊的裹住。雖然只有區區一萬擔,可於洛州百姓而言,卻是救命的糧食,於他蕭淮而言,又何嘗不是?
這樣的昭昭,便是讓他用命去換,他也心甘情願。
身後,阿牛已然看傻了眼,險些從馬上掉下來,皇……皇上?
那……他把皇上給打了?!
兩日之後,十萬擔援糧送抵,洛州的糧災終於得到緩解。伴隨著這場災禍,西北三州的貪吏也被連根拔起,上至燕州刺史管良玉,下至籍籍無名的糧官、稅官,多達百餘人。這無疑是昭寧十二年後,又一次震動朝野的官場巨變。
隨後,蕭淮下旨,將遠赴江南上任已有三年的狀元孟敬沅調回少京,待歲夕之後,調任燕州刺史。又從近兩年新擢升的年輕官員中選拔數十人,填補西北空缺。至此,西北官場被徹底肅清。
蕭淮在位十六載,終於將先帝時期遺留下的兵權問題與西北之患徹底解決,大周王朝迎來中興之主。
從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
洛州太守府,明日啟程的車馬已經準備好,蕭淮離京已有數日,如今已經到了必須要返京的時候。
後院裡,阿離窩在謝昭昭懷中,仰頭望著娘親,懵懵懂懂的開口,“阿娘,三叔說寧川先生是皇帝,可皇帝是什麼啊?”
謝昭昭望向面前的黑衣人,又語重心長道,“夜二,解了百姓之急,才能解你主子之急。”
夜二微頓,旋即單膝跪地,“屬下任憑娘娘調遣!”
“好。”謝昭昭點頭,心中稍定,“你派人去一趟長平軍駐地,調集五千駐軍來胡家村。”
夜二一怔,“娘娘要調兵?”
“不。”謝昭昭看著眼前連綿的青山,越過這座山,便是千里沃野和她三年的心血。
“小姐……”她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方,老胡自然也清楚謝昭昭接下來想要做什麼,“小姐可是想清楚了?”
畢竟,那處地方,是小姐的心血,也是小姐最後的底牌。
“胡叔。”謝昭昭看向老胡,目光灼灼,“我當初會來這裡,便是因西北逢冬的糧荒。如今洛州糧災,我又豈能袖手旁觀?”
言罷,她轉頭吩咐夜二,“即刻調集五千長平駐軍,押運糧草,馳援洛州!”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大結局~
第75章 尾聲
“皇上, 已經傳令從畢城調糧, 日夜兼程, 十日之後, 便可送抵洛州。”謝執躬身而立,將方才所議之事一一稟奏。
蕭淮站在城樓上,這已經是他來洛州第三日了, 城內的洛州百姓已經安撫,可周邊尚有近百個村落,百姓仍然食不果腹。去送糧的官員來報,只怕最多三日,便會有人被餓死。十日,終究還是太長了……
“謝執, 傳令長平軍, 從燕州大營先調集三萬擔,解洛州百姓之急。”
“皇上三思!”蕭淮此話一出,謝執還未開口, 倒是一同前來的長平軍駐軍副將先急了, “皇上,燕州大營所囤的糧食是長平軍的軍糧。不久就要入冬,在此時調動軍糧, 茲事體大,還請皇上三思!”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蕭淮又豈會不知,可不調動軍糧,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洛州城外的百姓餓死嗎?
蕭淮擺擺手,“不必再說了,傳令便是。”
這一日,他在洛州的城樓上站了整整一日,從白晝到黃昏,再到夜幕一點點降下來。
“皇上,你這一日都沒有吃過東西了,還是要保重龍體。”隨侍勸道。
蕭淮卻只一瞬不瞬的望著洛州城外,“城外的百姓幾日不得吃食了?”
“這……”隨侍頓時噤了聲。
“備馬。”
隨侍一愣,“陛下要出城?”
話一出口,又自知逾越,連忙躬身退下。
蕭淮望著這沉沉的夜色,他答應了謝昭昭,最多三日,今晚無論如何都要回一趟胡家村。
正要下城樓,卻聽見遠處漸漸有馬蹄聲靠近,旋即沉沉的夜幕下,一串長長的燈火明明滅滅,由遠及近。
“皇上,是長平軍!長平軍的援糧到了!”那隨侍也看到了軍中豎起的大旗,上面是一個獵獵的“平”字。
長平軍的援糧?從燕州大營到洛州,最快也要三日,那詔令是今早才下的。待人馬漸行漸近,只見駐軍將領身後,端坐在馬上之人依稀是胡家村的李三和阿牛。越過李三和阿牛,蕭淮一眼便看到了其後那一抹嬌小的身影,換了男裝,帶著帷帽。
“開城門!”他高喊一聲,旋即轉身下了城樓。
厚重的城門一點點被拉開,蕭淮大步走出城外,長平軍將士翻身下馬,齊齊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謝昭昭獨自一人走上前,躬身而拜,“皇上聖明,當初命吾等開荒西北,如今已有所成,這裡是一萬擔糧食,可先解洛州之急。兩日之後,還有十萬擔援糧。”
空曠的城樓下,夜風獵獵,女子盈盈而立,纖薄的身子卻蘊藏著可撼動山海的力量。
蕭淮一步走上前,直接將人擁住,用披風緊緊的裹住。雖然只有區區一萬擔,可於洛州百姓而言,卻是救命的糧食,於他蕭淮而言,又何嘗不是?
這樣的昭昭,便是讓他用命去換,他也心甘情願。
身後,阿牛已然看傻了眼,險些從馬上掉下來,皇……皇上?
那……他把皇上給打了?!
兩日之後,十萬擔援糧送抵,洛州的糧災終於得到緩解。伴隨著這場災禍,西北三州的貪吏也被連根拔起,上至燕州刺史管良玉,下至籍籍無名的糧官、稅官,多達百餘人。這無疑是昭寧十二年後,又一次震動朝野的官場巨變。
隨後,蕭淮下旨,將遠赴江南上任已有三年的狀元孟敬沅調回少京,待歲夕之後,調任燕州刺史。又從近兩年新擢升的年輕官員中選拔數十人,填補西北空缺。至此,西北官場被徹底肅清。
蕭淮在位十六載,終於將先帝時期遺留下的兵權問題與西北之患徹底解決,大周王朝迎來中興之主。
從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
洛州太守府,明日啟程的車馬已經準備好,蕭淮離京已有數日,如今已經到了必須要返京的時候。
後院裡,阿離窩在謝昭昭懷中,仰頭望著娘親,懵懵懂懂的開口,“阿娘,三叔說寧川先生是皇帝,可皇帝是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