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與這個世間的羈絆,是從黎家抄斬開始,過去的是是非非、因果種種與她涇渭分明,說了,也只不過是平湖漣漪罷了,反倒徒增煩惱。

  黎家本就沒什麼人了,李北安想用黎家之事來重修與新棠之間的關係,也得問問他李懷執答不答應。

  太子為了幫新棠還恩情不惜以身犯險這件事,往遠點看,牽扯的還是這南岐皇朝里的三位成年皇子,她想起來城樓上掛著的李獻淮,便把太子昏迷期間從李北安住處找到李獻淮的經過說了說。

  這三人之間總要有個了斷的,不管太子做何決定,新棠都堅定不移的支持他。

  太子沉思了片刻,鼓勵道,“你做的很好。李獻淮就交給他吧,趙貴妃死在了冷宮,這事算得上是李獻淮一手促成的,李北安自小與我一樣不受父皇的寵愛,趙貴妃雖然跋扈,卻是步步為自己的兒子考慮的,我這二弟心眼不壞,這母子兩人多年分歧也是眾所周知的事。但那畢竟是他的生身母親,這筆血債,他是定要找李獻淮來償的。”

  新棠心頭一震,“趙貴妃死了?”

  太子低頭看她一眼,“也就是月初宮裡傳來的消息。”

  難怪李北安會選擇這個時候來北境。新棠有些唏噓,李北安在她的印象中算是個比較中規中矩的人,相比於太子和三皇子來講,是最為貼近平等人的靈魂,若是沒有太子,或許他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正惆悵著,門外忽然傳來長葉的聲音,“殿下,姑娘,耿將軍在門外求見。”

  應該是聽著太子醒了來商討軍戰事的,新棠得了太子頷首,起身開門,對外面站著的耿自忠道,“殿下醒著,將軍進來吧。”

  外面的情況能壞到什麼程度,太子心裡都有數,耿自忠上來沒說幾句話便被太子抬手制止,“傳令下去,所有人退回到幽州城內。當下最重要的是守好北門和南門,安撫好城裡的百姓,就算蠻夷鐵騎到了城樓下”,他頓了頓,“也要守住這兩天。”

  太子未醒之時,眾人沒有了主心骨,行事也沒了章法一般,如今太子這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下來,反倒讓耿自忠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他應了是,又問道,“兩天過後,殿下可是有其他法子?”

  不是他多嘴,而是幽州的現狀,頂多也只能守三天,三天過後,即使有援軍,這城也得破了。

  耿自忠這麼一提,新棠心中也有了異樣的感覺,難怪她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的地方,原是太子的表現過於淡定,淡定到好像幽州隨時會有援軍趕到一般。

  這麼想著,她忽得生出了無數希望。

  太子忽然道,“應緩何在?”

  應緩......應緩好像一直在戰場上,還沒有回來?

  新棠欲讓人去尋,外面冷不丁傳來一聲熟悉的尖細的聲音,“奴才在。”緊接著應緩出現在了屋內,他一見太子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跪了下來,撲在地上失聲痛哭,“奴才該死,讓殿下受了傷遭了罪,死一萬次也不足惜。”

  這般痛哭太失禮,但眾人能感受他情緒里的惶恐與後怕,紛紛側過了頭,太子沒怪罪他,靠坐在床頭,難得溫和,“行了,起來吧。說說你辦的事如何了?”

  應緩顛簸著起身,忙道,“回殿下的話,都聯繫上了,臨安王世子左虞率領著軍隊幾月前就同應急一起從南境出發,昨日裡來信說走到池州了,算算時間,要不到兩天,便能到幽州了。”

  第110章

  事實上, 南境大軍的到來比預想之中還要快。

  第二日凌晨, 外面的天還黑著, 太子昨夜耗費了太多的心神夜裡又發起了高熱, 新棠一直守在身邊照料著到了這會兒才能放心的靠在床邊歇息片刻。然而只是打了個盹的功夫, 便聽得外面厚重的腳步聲越來越重,越來越密集。

  她打了個激靈,一下子瞌睡全無。

  太子還在安睡, 新棠抿了抿唇,抹了把臉起身打開了門。

  門外, 應緩正和一個十分年輕、模樣又十二分打眼的男人說著話,神色恭敬卻又不會太拘謹,甚至新棠還從他臉上看到了一股隱隱的朝氣。

  她不由得抬眼仔細打量那人。

  身量是極挺拔又高大的, 白甲紅綢,瓚英□□,行走間闊步瀟灑,談笑時神采飛揚,這樣一個淒清的黎明, 方寸之間仿佛因為他的到來,變得寬和而美好。

  好一個明快又恣意的男子。新棠看了看旁邊站著的和他同樣裝束的親衛, 心想, 這大概就是臨安王的獨子、駐守南岐邊境的左虞左世子了。

  應緩一錯眼,看到了站在門外廊下的新棠。他忙扯了下旁邊人的袖子,為兩人介紹,“世子, 這位是新棠姑娘,殿下的......”他為這個稱呼犯了難。

  若是新棠是太子的侍妾,那是假的,說是太子的枕邊人,好像也不太合適。

  最後是左虞解幫他解決了這個困境。他大剌剌的隨手一擲,那把被他玩出花樣的槍,直直的擦過院子裡亮亮的光,穩穩的立在了牆邊的木架上。“叮”的一聲響里,新棠聽到他興味的笑聲,“想必這位就是殿下的紅顏知已、我那個素未謀面的小嫂子吧,久仰大名!”

  新棠想問他我有什麼大名值得你久仰的,但動了動嘴唇,最後不過帶了笑說道,“世子一路辛苦了,不如先下去歇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