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婧怡幾乎都要佩服她的好口才了。
豐陽郡主此時已走了進來,正好聽見陳錦如的後半句話,不由輕哼一聲,開口道:“這樣說來,二郎媳婦是罪有應得了”
陳錦如一噎,立刻沒了言語。
婧怡如今雖然身份貴重,到底還是她的晚輩,從前又是呼來喝去慣了的,陳錦如一時倒也並不覺得畏懼。倒是豐陽郡主,那可是在自己頭上壓了二十來年的妯娌,一個屋檐下住著,各房各院裡的貓膩,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更何況,江海看見了江澤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清官難斷家務事,王妃不如將此事交給我,”豐陽郡主轉過身來看向婧怡,“我家老爺平日裡最看不得敗壞門庭的不肖子孫,有他做主,斷不能叫任何人受了委屈,到時自會給王爺一個交代。”
薑還是老的辣,豐陽郡主一開口,事情便從後宅爭鬥上升成了涉及門楣的大事,話中更有江澤和沈青雲皆會過問的意思。
也是她了解陳錦如秉性平日裡再是威風八面,卻極怕丈夫江海,事情一旦被捅到江澤面前,江海肯定是要吃掛落的,到時候氣還得撒回陳錦如頭上。
果然,豐陽郡主此言一出,陳錦如的面色便漸漸蒼白起來。
婧怡看在眼裡,心下有了計較,便對豐陽郡主微微行禮:“此事便有勞姑母了。”
又叫過候在一旁的侍畫和抱著陳彥弘的奶娘,一同出江府打道回了攝政王府。
至第二日雞鳴時分,江府傳來消息,婧綺到底沒能挨過去,過身了。
婧怡沉默良久,終是披了衣裳起來,親自過江府坐鎮,盯著面色灰敗的陳錦如將一應喪儀事宜料理妥當,才算是完了。
江臨平在國喪期間幹的好事兒也再瞞不住,傳得滿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江澤做主,將他自江家族譜中除名,趕出府去,自此生老病死與江家再不相干。
江澤余怒未消,終是把向來都看不上眼的庶出三弟一家分了出去。
江海是個白身,一向靠著家中月例和老婆管家撈來油水過日子,如今被硬生生分了家,雖也得到些田地鋪面,也就是坐吃山空的結局。
都怪陳錦如,連這點子事都料理不好
不由得更將滿腔的憤恨都撒在了妻子頭上。
“也只能這樣了,”豐陽郡主一臉抱歉,“二郎媳婦在花園裡摔跤以致小產、想請太醫卻來了個不明路數的醫婆,這些自然都不是巧合,但事關江家名聲,也不好一一細說明白,只好先打殺了那些狗奴才,至於罪魁禍首”她意味深長地看了婧怡一眼,“往後總也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
“已經很好了,若是我出面,未必能有這樣的結果。”
豐陽郡主笑了笑,婧怡的意思她懂攝政王妃為堂姐撐腰,懲治了江家三房,江澤面上也不會好看,江、沈兩家就此結下樑子;而由江家自己出面,不僅撇清了江澤與江海的關係,於攝政王府而言,更有示好之意。
眼前這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已經漸漸學會了以上位者的角度處事,權衡利弊、知人善用。
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遠播的賢名,想要坐穩攝政王妃的位子,總是有幾分本事的。
想著,她就問道:“你那個娘家小兄弟,是打算養在這邊府里了”
說的是陳彥弘。
婧怡點了點頭:“可能是連著換了幾處地方,孩子有些不習慣,鬧了好幾日肚子,又不肯喝那苦藥,如今只好叫乳娘喝藥,自奶水中帶藥性過去,今兒已好得差不多了。”
豐陽郡主微笑:“倒是個金貴主兒,”頓了頓,又道,“王爺這頭可有什麼說法要我看,只是個庶出的兄弟,還不如送回娘家,請你母親帶著,於那孩子倒是好事。”
陳彥弘身份低微,卻在攝政王府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只怕走到那裡都會很尷尬。
婧怡自然知道豐陽郡主是好意,可是王氏嘴上不說,心中其實十分介意陳彥弘的存在,與其把孩子送回去戳她的眼,不如就放在自己跟前。
也不提什麼生恩、養恩的,她只管將他正正經經地養大,教他明辨是非、知曉善惡,到時候是親人也好、仇人也罷,隨那孩子自己的想頭。
個中緣由卻不好對豐陽郡主明說,因只謝過她好意,揀了她前半截話來回:“聽說皇上身子不好,王爺已在宮中住了五六日,還不曾回過家呢。”
崇德帝身子反反覆覆,總也不見好,不知怎麼地又迷上了黃老之術,請一群道士在宮中煉丹,皇帝自己則拿丹藥當飯吃。
結果就吃出了事。
皇帝昏迷不醒,朝堂大亂,沈青雲直接住進了璋華宮旁邊的玉坤宮,每日只命人回攝政王府報平安,人卻已多日不見了。
豐陽郡主聞言目露猶豫,隔了好半晌才開口道:“皇上的病情我也聽說了,也正因如此,攝政王的安危變得尤為緊要,若在此時王爺有個三長兩短,朝堂大亂還是次要,只怕要給匈奴可乘之機,到時苦的還是大齊百姓。”
婧怡心下一跳,沈青雲好好兒地呆在宮中,豐陽郡主何出此言
她站起身來,一臉鄭重地向豐陽郡主福了一福:“我家王爺怎麼了,還請姑母明言。”
豐陽郡主此時已走了進來,正好聽見陳錦如的後半句話,不由輕哼一聲,開口道:“這樣說來,二郎媳婦是罪有應得了”
陳錦如一噎,立刻沒了言語。
婧怡如今雖然身份貴重,到底還是她的晚輩,從前又是呼來喝去慣了的,陳錦如一時倒也並不覺得畏懼。倒是豐陽郡主,那可是在自己頭上壓了二十來年的妯娌,一個屋檐下住著,各房各院裡的貓膩,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更何況,江海看見了江澤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清官難斷家務事,王妃不如將此事交給我,”豐陽郡主轉過身來看向婧怡,“我家老爺平日裡最看不得敗壞門庭的不肖子孫,有他做主,斷不能叫任何人受了委屈,到時自會給王爺一個交代。”
薑還是老的辣,豐陽郡主一開口,事情便從後宅爭鬥上升成了涉及門楣的大事,話中更有江澤和沈青雲皆會過問的意思。
也是她了解陳錦如秉性平日裡再是威風八面,卻極怕丈夫江海,事情一旦被捅到江澤面前,江海肯定是要吃掛落的,到時候氣還得撒回陳錦如頭上。
果然,豐陽郡主此言一出,陳錦如的面色便漸漸蒼白起來。
婧怡看在眼裡,心下有了計較,便對豐陽郡主微微行禮:“此事便有勞姑母了。”
又叫過候在一旁的侍畫和抱著陳彥弘的奶娘,一同出江府打道回了攝政王府。
至第二日雞鳴時分,江府傳來消息,婧綺到底沒能挨過去,過身了。
婧怡沉默良久,終是披了衣裳起來,親自過江府坐鎮,盯著面色灰敗的陳錦如將一應喪儀事宜料理妥當,才算是完了。
江臨平在國喪期間幹的好事兒也再瞞不住,傳得滿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江澤做主,將他自江家族譜中除名,趕出府去,自此生老病死與江家再不相干。
江澤余怒未消,終是把向來都看不上眼的庶出三弟一家分了出去。
江海是個白身,一向靠著家中月例和老婆管家撈來油水過日子,如今被硬生生分了家,雖也得到些田地鋪面,也就是坐吃山空的結局。
都怪陳錦如,連這點子事都料理不好
不由得更將滿腔的憤恨都撒在了妻子頭上。
“也只能這樣了,”豐陽郡主一臉抱歉,“二郎媳婦在花園裡摔跤以致小產、想請太醫卻來了個不明路數的醫婆,這些自然都不是巧合,但事關江家名聲,也不好一一細說明白,只好先打殺了那些狗奴才,至於罪魁禍首”她意味深長地看了婧怡一眼,“往後總也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
“已經很好了,若是我出面,未必能有這樣的結果。”
豐陽郡主笑了笑,婧怡的意思她懂攝政王妃為堂姐撐腰,懲治了江家三房,江澤面上也不會好看,江、沈兩家就此結下樑子;而由江家自己出面,不僅撇清了江澤與江海的關係,於攝政王府而言,更有示好之意。
眼前這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已經漸漸學會了以上位者的角度處事,權衡利弊、知人善用。
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遠播的賢名,想要坐穩攝政王妃的位子,總是有幾分本事的。
想著,她就問道:“你那個娘家小兄弟,是打算養在這邊府里了”
說的是陳彥弘。
婧怡點了點頭:“可能是連著換了幾處地方,孩子有些不習慣,鬧了好幾日肚子,又不肯喝那苦藥,如今只好叫乳娘喝藥,自奶水中帶藥性過去,今兒已好得差不多了。”
豐陽郡主微笑:“倒是個金貴主兒,”頓了頓,又道,“王爺這頭可有什麼說法要我看,只是個庶出的兄弟,還不如送回娘家,請你母親帶著,於那孩子倒是好事。”
陳彥弘身份低微,卻在攝政王府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只怕走到那裡都會很尷尬。
婧怡自然知道豐陽郡主是好意,可是王氏嘴上不說,心中其實十分介意陳彥弘的存在,與其把孩子送回去戳她的眼,不如就放在自己跟前。
也不提什麼生恩、養恩的,她只管將他正正經經地養大,教他明辨是非、知曉善惡,到時候是親人也好、仇人也罷,隨那孩子自己的想頭。
個中緣由卻不好對豐陽郡主明說,因只謝過她好意,揀了她前半截話來回:“聽說皇上身子不好,王爺已在宮中住了五六日,還不曾回過家呢。”
崇德帝身子反反覆覆,總也不見好,不知怎麼地又迷上了黃老之術,請一群道士在宮中煉丹,皇帝自己則拿丹藥當飯吃。
結果就吃出了事。
皇帝昏迷不醒,朝堂大亂,沈青雲直接住進了璋華宮旁邊的玉坤宮,每日只命人回攝政王府報平安,人卻已多日不見了。
豐陽郡主聞言目露猶豫,隔了好半晌才開口道:“皇上的病情我也聽說了,也正因如此,攝政王的安危變得尤為緊要,若在此時王爺有個三長兩短,朝堂大亂還是次要,只怕要給匈奴可乘之機,到時苦的還是大齊百姓。”
婧怡心下一跳,沈青雲好好兒地呆在宮中,豐陽郡主何出此言
她站起身來,一臉鄭重地向豐陽郡主福了一福:“我家王爺怎麼了,還請姑母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