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荼蘼聽著他說話,問道:「沈戢和慈窨,也在空行村之中?」
「正是。」老楊說著,笑起來,「你說這是不是一家人?慈窨的母親秦夫人捨不得離開鬼門,慈窨捨不得離開母親,沈戢又捨不得慈窨。這捨不得那捨不得,最終便只能過到一起去了。」
荼蘼注視著外面,臉上終於露出微笑。
傍晚時分,馬車走入空行村之中。
人們都認得老楊,跟他打招呼。而看到馬車裡下來的荼蘼,俱是愣住,而後,皆露出驚喜之色。
「荼蘼!是荼蘼!」青樾和幾個與荼蘼熟識的鬼門弟子跑過來,與她打招呼。
沈戢和慈窨也很快聞訊而來,看到荼蘼,二人皆不可置信。
「你終是回來了。」沈戢千言萬語化作一聲長嘆,看著荼靡,神色欣慰。
掌燈時分,秦氏親自做了菜,端到荼蘼面前。
「慈窨不食煙火,故而平日裡,只有我和沈戢用膳。」她溫聲道,「如今終於能多一個人嘗嘗了。」
荼蘼笑了笑,謝過。
她看到秦氏的頭上已經有了白髮,道:「你們這些年,一直都在此間住著?」
「正是。」秦氏微笑,道,「想當年我剛剛重生之時,和慈窨站在一起,別人只說我們是姊妹。現在一晃二十年,我終於是老了,慈窨仍是原來模樣,別人才真信我們是母女。」
荼蘼頷首,又看向沈戢。
只見他的模樣和慈窨一般,不曾變過。
「沈戢的修為,離成仙只差一步,雖仍不得長生,卻可不老。」大約是看出她的心思,慈窨道,「我們想著,過些日子就帶母親到仙山上去。」
荼蘼微微頷首。
沈戢看著她:「聽說那時候,紫英仙人將你從清墟之中交給了南海仙翁。這些年,你一直在伏龍仙山上沉睡?」
荼蘼道:「正是。辰元珠隨天庭一道毀滅,雖不曾帶走我的性命,但我的元神卻如同當年死去之時孱弱。這些年,師父一直將我養在紫垣之中,待元神恢復,方才醒來。」
慈窨沉默片刻,道:「如此說來,你不再是半仙了?」
「是啊,」荼蘼苦笑,「我不再是了。」
「也好,當半仙本就沒什麼好的。」秦氏親自給荼蘼布菜,道,「再說,如今在這大地上,會法術也使不出來。」
沈戢看著低頭用膳的荼蘼,只見她的面容仍與當年一般,眉間卻似添了許多的思慮。
「你此來,是為了什麼?」少頃,他忽而問道,「為了找白凜麼?」
荼蘼的筷子頓了頓。
她抬眼,只見沈戢緩緩道:「若是為了他,我勸你切莫 抱太大希望。這些年,無論是北極星君還是南海仙翁,或是我和慈窨以及一眾鬼門弟子,無不在盡心盡力尋找。可翻遍了天下,全然毫無頭緒。你或許該想一想,也許他不會再回來了。」
荼蘼的目光黯下,卻不為所動。
「他會回來的。」她說。
「你怎知?」
——不必擔心,我會等你醒來……
「我就是知道。」荼蘼望著燈台上的燭火,輕聲道。
*
京城裡,正值開市的日子,大街上人來人往,接踵摩肩。
二十年前的一場天災,京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之後,天下人心有了變化。
挺過了大災的人們,發現這災禍對皇家和達官顯貴們全然毫無影響,他們仍然能夠作威作福,奢侈享樂。一時間,民怨沸騰,各地揭竿而起,攻入破敗的京城,將舊制推翻,建立新朝。
新帝名叫趙庭,本是個讀書人。他家中本有些薄田,勉強度日,但年景不好,又兼貪官污吏橫行,以致家業破敗父母離世。趙庭憤而投筆從戎,立志改變世道。後來遇得天災,戰亂四起,趙庭嶄露頭角,漸漸成勢,最終得眾望所歸,一統天下。
他登基之後,將土地分與天下百姓,鼓勵耕織,勵精圖治,歷經二十年,天下竟比從前更為欣欣向榮。
近來,京城的人們議論的最多的,是新帝的小兒子。
這個小兒子,封號渤海王。
傳說,他生得十分好看,讓人見之傾倒。
可美中不足的是,他生來痴傻。
他從出生開始,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說話,無欲無求,如同丟了魂的行屍走肉。新帝對他疼愛至極,為他請遍名醫,但從不見效用。
新帝無法,只得將他養在深宮之中,甚少讓他見人。
可近來,這位皇子的病情有了變化。
聽說,他竟是一夜之間,似乎有了魂,向伺候自己的宮人開了口。
他不知從哪裡得到了一支白色的芰荷,握在手中,告訴宮人,自己要到南邊去。
宮人不解其意,卻也不敢懈怠,即刻報知新帝。他大喜,連忙趕去探望。
渤海王看著他,目光清冷,只重複道:「我要去南邊。」
新帝雖疑惑,但這是兒子出生以來第一回 有了神智,仍不敢怠慢。
他隨即派出禁衛和儀仗,護送渤海王上路。至於往何處,無人知曉,只照渤海王心意。
隊伍出了京城,一路向南,從春天走到了入秋。
九月,南方的草木仍然似春夏一般鬱鬱蔥蔥。
道路兩邊的稻田已經收割乾淨,只有一個個的草垛。
「正是。」老楊說著,笑起來,「你說這是不是一家人?慈窨的母親秦夫人捨不得離開鬼門,慈窨捨不得離開母親,沈戢又捨不得慈窨。這捨不得那捨不得,最終便只能過到一起去了。」
荼蘼注視著外面,臉上終於露出微笑。
傍晚時分,馬車走入空行村之中。
人們都認得老楊,跟他打招呼。而看到馬車裡下來的荼蘼,俱是愣住,而後,皆露出驚喜之色。
「荼蘼!是荼蘼!」青樾和幾個與荼蘼熟識的鬼門弟子跑過來,與她打招呼。
沈戢和慈窨也很快聞訊而來,看到荼蘼,二人皆不可置信。
「你終是回來了。」沈戢千言萬語化作一聲長嘆,看著荼靡,神色欣慰。
掌燈時分,秦氏親自做了菜,端到荼蘼面前。
「慈窨不食煙火,故而平日裡,只有我和沈戢用膳。」她溫聲道,「如今終於能多一個人嘗嘗了。」
荼蘼笑了笑,謝過。
她看到秦氏的頭上已經有了白髮,道:「你們這些年,一直都在此間住著?」
「正是。」秦氏微笑,道,「想當年我剛剛重生之時,和慈窨站在一起,別人只說我們是姊妹。現在一晃二十年,我終於是老了,慈窨仍是原來模樣,別人才真信我們是母女。」
荼蘼頷首,又看向沈戢。
只見他的模樣和慈窨一般,不曾變過。
「沈戢的修為,離成仙只差一步,雖仍不得長生,卻可不老。」大約是看出她的心思,慈窨道,「我們想著,過些日子就帶母親到仙山上去。」
荼蘼微微頷首。
沈戢看著她:「聽說那時候,紫英仙人將你從清墟之中交給了南海仙翁。這些年,你一直在伏龍仙山上沉睡?」
荼蘼道:「正是。辰元珠隨天庭一道毀滅,雖不曾帶走我的性命,但我的元神卻如同當年死去之時孱弱。這些年,師父一直將我養在紫垣之中,待元神恢復,方才醒來。」
慈窨沉默片刻,道:「如此說來,你不再是半仙了?」
「是啊,」荼蘼苦笑,「我不再是了。」
「也好,當半仙本就沒什麼好的。」秦氏親自給荼蘼布菜,道,「再說,如今在這大地上,會法術也使不出來。」
沈戢看著低頭用膳的荼蘼,只見她的面容仍與當年一般,眉間卻似添了許多的思慮。
「你此來,是為了什麼?」少頃,他忽而問道,「為了找白凜麼?」
荼蘼的筷子頓了頓。
她抬眼,只見沈戢緩緩道:「若是為了他,我勸你切莫 抱太大希望。這些年,無論是北極星君還是南海仙翁,或是我和慈窨以及一眾鬼門弟子,無不在盡心盡力尋找。可翻遍了天下,全然毫無頭緒。你或許該想一想,也許他不會再回來了。」
荼蘼的目光黯下,卻不為所動。
「他會回來的。」她說。
「你怎知?」
——不必擔心,我會等你醒來……
「我就是知道。」荼蘼望著燈台上的燭火,輕聲道。
*
京城裡,正值開市的日子,大街上人來人往,接踵摩肩。
二十年前的一場天災,京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之後,天下人心有了變化。
挺過了大災的人們,發現這災禍對皇家和達官顯貴們全然毫無影響,他們仍然能夠作威作福,奢侈享樂。一時間,民怨沸騰,各地揭竿而起,攻入破敗的京城,將舊制推翻,建立新朝。
新帝名叫趙庭,本是個讀書人。他家中本有些薄田,勉強度日,但年景不好,又兼貪官污吏橫行,以致家業破敗父母離世。趙庭憤而投筆從戎,立志改變世道。後來遇得天災,戰亂四起,趙庭嶄露頭角,漸漸成勢,最終得眾望所歸,一統天下。
他登基之後,將土地分與天下百姓,鼓勵耕織,勵精圖治,歷經二十年,天下竟比從前更為欣欣向榮。
近來,京城的人們議論的最多的,是新帝的小兒子。
這個小兒子,封號渤海王。
傳說,他生得十分好看,讓人見之傾倒。
可美中不足的是,他生來痴傻。
他從出生開始,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說話,無欲無求,如同丟了魂的行屍走肉。新帝對他疼愛至極,為他請遍名醫,但從不見效用。
新帝無法,只得將他養在深宮之中,甚少讓他見人。
可近來,這位皇子的病情有了變化。
聽說,他竟是一夜之間,似乎有了魂,向伺候自己的宮人開了口。
他不知從哪裡得到了一支白色的芰荷,握在手中,告訴宮人,自己要到南邊去。
宮人不解其意,卻也不敢懈怠,即刻報知新帝。他大喜,連忙趕去探望。
渤海王看著他,目光清冷,只重複道:「我要去南邊。」
新帝雖疑惑,但這是兒子出生以來第一回 有了神智,仍不敢怠慢。
他隨即派出禁衛和儀仗,護送渤海王上路。至於往何處,無人知曉,只照渤海王心意。
隊伍出了京城,一路向南,從春天走到了入秋。
九月,南方的草木仍然似春夏一般鬱鬱蔥蔥。
道路兩邊的稻田已經收割乾淨,只有一個個的草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