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時歷史真的很奇妙,總是在人們不經意間經歷了一個有一個輪迴,人們熟悉或不熟悉的交集點在這些輪迴中暗中凸現,有時會從人們眼前悄悄溜走,有時卻會讓人恍然大悟,感嘆造物者的神奇。

  本以為要經歷幾場大戰的白棟不覺失笑,不得不說龐蔥就像後世那位黃埔精英一般很有想法,思路稍微轉換,原本是被動包圍,就變成了主動誘敵、說不定還能成為魏國的英雄?天才!可惜天才往往是天真的,不懂政治的天才就更是個悲劇。

  根據白棟掌握的情報,魏申與龐涓一系早就有了矛盾;關鍵在這種矛盾並不是簡單的小人嫉恨,龐涓是狠人可不是小人,魏申再如何不堪。放在後世王朝也絕對是個有開拓精神和足夠能力的賢明之君。這兩人之間的矛盾完全是一種價值觀的碰撞而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根據白棟收集到的情報,魏申、公子昂和龐涓之間的矛盾屬於『君子』之爭。小人之間的爭執其實是最容易化解的,因為多半源於利益,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就可以讓兩個互為仇敵的小人變成基情滿滿的一對壁人。君子之爭可就不同了,雙方都是基於『大義』而爭,既是為國為民的君子,又怎麽可能為了一點利益放爭奪呢?只要有機會,君子加害起君子來絕對比小人對付小人更殘忍十倍百倍。

  這是站在政治高度看問題。龐蔥這個軍伍粗胚看不到,常轅這個魏申的嫡系也看不太清楚;在龐蔥被圍三日後,慢吞吞的魏國斥候終於帶回了這一震撼消息,此時魏申的軍令還未及下達,常轅便已發出軍令,全軍加快速度馳援龐蔥,原本一日行軍六十里、如今要改為一日行軍百里!常將軍從來都是個有底線的人,而且也是個聰明人,哪怕是魏申的嫡系、對龐家向來沒什麼好感,卻也知道當此危急關頭應該堅持的是國家大義!更看出龐蔥以身誘敵的大節大義。他如果晚到一步,只怕會成為魏國的罪人!

  為怕自己軍力不夠。在疾援龐蔥的同時,常轅還放出無數傳令信鴿和輕騎斥候,向魏申陳述厲害,提出了大軍北上、聚殲秦軍的戰略意圖。他相信世子一定會放下成見、與龐家共赴國難。大敗白棟的機會到了,世子應該比他看得更清楚,斷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魏申很快就回信了,飛書上傳來的命令卻讓常轅險些吐血『龐將軍所領乃我軍精銳,豈是秦軍可破?此定為白棟運動之策,若我大軍被他調動,空隙一生,立遭變數!將軍切切不可中計,大軍應就地休整,待機而動,切切!」

  「放屁!」

  常轅的副將至今也無法忘記常將軍那一刻是如何暴怒,撕碎了書信還不解氣,居然要人將送信來的鴿子整隻燉了與他下酒,然後邊喝酒邊大罵世子不顧大義,要害死龐將軍才肯罷休,有如此世子,魏國危矣!副將很想提醒常轅,咱們可是世子的人!可看到常轅雙目噴會的憤怒表情,終究沒有敢開口,否則常轅真的會砍下他的腦袋!

  從精武卒中被魏申一手提拔成為將軍的常轅第一次違反了魏申的命令,不但沒有停下休整,反而催促大軍火速行軍,結果在距離龐蔥大軍不過百里的林郡附近被公子少官率領的精銳騎兵突襲,僅有一萬武卒的常轅軍戰鬥力明顯不足,公子少官這個只會衝殺的莽夫和精研兩翼突破戰數的秦觀簡直就是常轅軍的克星,一戰之下常轅軍大敗,損失超過八千人,輜重糧草丟棄無數,幸虧公子少官兵力不足,否則他就是第二個龐蔥。

  稍做休整的常轅等來的不是魏申的勉慰而是面容冷漠的軍法隊,這隻軍法隊可是每人三匹馬的賠本,一日夜疾行四百里追來得,軍法官已經累得想要吐血,這份怨氣不發在他的頭上才是怪事了。按照魏申的將令,常轅被臨陣撤換,押去承匡受審,常轅一軍暫由魏圖兼領,後撤三百里去承匡休整。按魏國軍規,戰時不聽將令的,斬無赦。

  魏申對常轅的凌厲手段震懾了軍中所有將領,之前還有佩服龐蔥、同情常轅的人現在都聰明地閉起了嘴巴。接得到情報後,白棟也不免感嘆,歷史竟會是如此相似,經此一事後,龐蔥只怕是再也等不來援兵了,鴻溝將會變成孟良崮,龐蔥就是悲劇的張靈甫……

  「你是我一手提拔起的將軍,卻在最關鍵時違反我的命令,我要殺你,你可有怨言?」

  魏申沒有端坐高堂,身旁也沒有嬌滴滴的美人兒,甚至連一名護衛都沒有留下,常轅身上沒有鎖鐐,仍然穿著他的將軍袍服,兩人中間的矮几上,擺放著美酒烤肉和只有貴族才能享受的水果。這些水果都是夏日放入冰窖中保存的,光是平日添加冰塊和維護,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財力和人力。

  魏申為常轅倒了一盞酒。親手為他剝開一個橘子。然後輕輕嘆了口氣:「你是我的人。現在卻為了龐家人反我,我若是還不殺你,日後還有誰會聽我號令?常轅,我是不得不殺你了,你還有什麼請求,但說無妨。」

  「世子若念舊情,就請放過我的家人……」

  常轅一口就吞下了橘子,然後瞪眼望著魏申。他心中有萬千不服和氣憤,卻不得不為家人的命運低頭。

  「你跟了我五年,難道還不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

  魏申微微搖頭:「放心,罪不及家人,你死後,我保你的家人永享富貴。你兒子叫常山吧?我記得他最愛念書,白棟創出新詩體後,他做的新詩風靡大梁,有『常九變』之稱,不知多少魏國大方都視他為夢中佳侶呢。等到秦魏停戰之後。我會設法送他去秦國的『鳳鳴書院』讀書,這場仗打不長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