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這一年的年底,皇帝突然病重,慕辰和秦煙得知了消息之後,匆匆回京。
「朕好著呢。」
皇帝心態已經很平和了,太醫明里暗裡也說了,他估計是熬不過明年了,每日進補,活個大半年還是可以的。
皇帝心裡也清楚,所以這一次的科舉,他看得很重,春闈的時候,哪怕他躺在床上,也要親自點狀元。
秦翰的文章,文采斐然,言語並沒有多華麗,言辭懇切,直中要點,皇帝比對過後,點了他為狀元,另外選了榜眼探花。
安氏得知兒子中了狀元,激動之下,直接暈了過去,秦家上下都很開心,秦靈,秦煙姐妹更是不必說。
遊街那天,秦翰更是引得不少人家的閨女芳心暗許,他又是狀元郎,還是太子妃,未來皇后的親弟弟,哥哥如今也是正三品的大官,家世也起來了。
安氏沒能在秦謙身上滿足,在秦翰這裡,說什麼她都要找個高門大戶的女子,她兒子,不一般,那是狀元郎,秦安對此意見不大,家裡能出個狀元郎,直接進了翰林院,那可真是祖上冒青煙了。
秦家的幾個女婿,不可小看,尤其是蘇通,在朝堂上也是遊刃有餘,當年也是三甲,秦謙就不用說了,年紀不大,已經是正三品了,外放出去熬個資歷回來絕對能升官。
皇帝病重,慕辰慕傑慕明三個兒子,還有已經出嫁的公主日夜輪流守著。
「你們都出去,朕有話跟太子說。」
皇帝突然睜開了眼睛,眾人聞言只能出去。
「日後登基了,要知道先祖創業不易,守好江山,親近那些有才能的臣子。」
「兒臣知道。」
「還有,慕暄的婚事你也要慎重,不一定要那高門顯貴的世家女子,只要品行好就好,還要防止外戚專權,知道不。」
「朕走了,你要善待那些弟弟妹妹,給魏王恢復親王之位吧,可以給他個閒職就好,吳王一直尊敬你,你也要善待他和他的孩子們。」
「往後就靠你了,朕在天上看著呢。」
「父皇放心,兒臣知道。」
皇帝到了彌留之際,慕辰早已經泣不成聲,隨後叫來了各位弟妹,魏王妃剛在門口聽到了皇帝的遺言,放心了不少。
秦煙和吳王妃也在。
半盞茶的時間後,皇帝安詳的閉上了眼睛,室內的眾人哭成了一片。
皇帝駕崩,緊接著慕辰繼位,秦煙和幾個孩子也從東宮搬了出來,往坤寧宮去。
安氏在家裡也鬆了口氣,女兒成功的成了皇帝,眼看著外孫子也要成為太子了,她是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對慕辰後院那些女人,秦煙給了兩個選擇,一時可以隱匿身份,帶上一筆銀子出宮過自己的生活。
也可以留在宮裡,只要安分守己,日子也不會差的。
最後東宮妾室們的選擇是一半一半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人的心境早就被磨平了,只想平安終老,順順利利的,有人也不甘心,不想守活寡,拿著銀子出宮,過自己的生活去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都算是安分,秦煙也沒為難她們,要走的每個人都給了銀錢,可以讓她們衣食無憂一輩子,不走的,位份也不是很低,基本都是中游,靠著俸祿,在宮裡也能生活的不錯。
三年後,天下臣民孝期一過,慕辰為了穩固朝堂,立了大兒子慕暄為太子。
朝堂上倒也是沒有反對的,此時的秦家早已經不是當初的秦家了,在京城也算是很體面的人家了,秦謙被外放了,蘇通也快要出去了,但秦翰還在京城翰林院。
這位先皇生前最後欽點的狀元郎,讓朝臣們也印象深刻。畢竟他至今都沒娶妻。
安氏為兒子的婚事愁的都睡不著,但兒子淡定的不行,讓她更上火。
前兩年的時候,劉姨娘病死了,安氏心裡倒是沒有波瀾,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都到如今的地位了,慕辰登基後,還封了二品的誥命給她,秦靈緊跟著也得了三品的誥命。
溫夫人也來京城了,他的兒子溫永,跟秦翰是一起的,當時也是前三甲,考了榜眼,如今也在翰林院。
夜間,慕辰來了坤寧宮,秦煙幫他揉了揉肩膀。
「陛下真的是辛苦了。」
「朕都習慣了,你今日可還好,那小子沒鬧你吧。」
說的是慕毅,他到了年紀要去讀書,結果死活不去,去年生了場病,已經耽誤一年了。
「還好,陛下放心。」
想到小兒子秦菸酒發愁。
「對了,珍兒今年也十三了,明年都可以定親了,陛下可有看好的人選。」
「朕可不想那麼早的就當外祖父,過兩年在說,再者這丫頭看著也沒想成親。」
宮裡有公主府,宮外也有,畢竟珍兒是慕辰唯一的掌上明珠,慕辰希望閨女能多開心一點,她冬日裡會住在宮裡陪伴父母,到了春日,秋日的時候就在宮外,有時候跟著小姐妹一起出去逛,很是開心。
秦煙也是這麼想的,他還把手上的鋪子給女兒分了幾個,讓她學著打理,小閨女在宮外的時候,比較方便,秦煙就把幾個首飾鋪子都給她了。
她也覺得女兒還小呢,再者小舅舅還沒成親,有什麼好急的。
「這馬上就要入夏了,今年咋們去避暑山莊。」
「好。」
「朕好著呢。」
皇帝心態已經很平和了,太醫明里暗裡也說了,他估計是熬不過明年了,每日進補,活個大半年還是可以的。
皇帝心裡也清楚,所以這一次的科舉,他看得很重,春闈的時候,哪怕他躺在床上,也要親自點狀元。
秦翰的文章,文采斐然,言語並沒有多華麗,言辭懇切,直中要點,皇帝比對過後,點了他為狀元,另外選了榜眼探花。
安氏得知兒子中了狀元,激動之下,直接暈了過去,秦家上下都很開心,秦靈,秦煙姐妹更是不必說。
遊街那天,秦翰更是引得不少人家的閨女芳心暗許,他又是狀元郎,還是太子妃,未來皇后的親弟弟,哥哥如今也是正三品的大官,家世也起來了。
安氏沒能在秦謙身上滿足,在秦翰這裡,說什麼她都要找個高門大戶的女子,她兒子,不一般,那是狀元郎,秦安對此意見不大,家裡能出個狀元郎,直接進了翰林院,那可真是祖上冒青煙了。
秦家的幾個女婿,不可小看,尤其是蘇通,在朝堂上也是遊刃有餘,當年也是三甲,秦謙就不用說了,年紀不大,已經是正三品了,外放出去熬個資歷回來絕對能升官。
皇帝病重,慕辰慕傑慕明三個兒子,還有已經出嫁的公主日夜輪流守著。
「你們都出去,朕有話跟太子說。」
皇帝突然睜開了眼睛,眾人聞言只能出去。
「日後登基了,要知道先祖創業不易,守好江山,親近那些有才能的臣子。」
「兒臣知道。」
「還有,慕暄的婚事你也要慎重,不一定要那高門顯貴的世家女子,只要品行好就好,還要防止外戚專權,知道不。」
「朕走了,你要善待那些弟弟妹妹,給魏王恢復親王之位吧,可以給他個閒職就好,吳王一直尊敬你,你也要善待他和他的孩子們。」
「往後就靠你了,朕在天上看著呢。」
「父皇放心,兒臣知道。」
皇帝到了彌留之際,慕辰早已經泣不成聲,隨後叫來了各位弟妹,魏王妃剛在門口聽到了皇帝的遺言,放心了不少。
秦煙和吳王妃也在。
半盞茶的時間後,皇帝安詳的閉上了眼睛,室內的眾人哭成了一片。
皇帝駕崩,緊接著慕辰繼位,秦煙和幾個孩子也從東宮搬了出來,往坤寧宮去。
安氏在家裡也鬆了口氣,女兒成功的成了皇帝,眼看著外孫子也要成為太子了,她是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對慕辰後院那些女人,秦煙給了兩個選擇,一時可以隱匿身份,帶上一筆銀子出宮過自己的生活。
也可以留在宮裡,只要安分守己,日子也不會差的。
最後東宮妾室們的選擇是一半一半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人的心境早就被磨平了,只想平安終老,順順利利的,有人也不甘心,不想守活寡,拿著銀子出宮,過自己的生活去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都算是安分,秦煙也沒為難她們,要走的每個人都給了銀錢,可以讓她們衣食無憂一輩子,不走的,位份也不是很低,基本都是中游,靠著俸祿,在宮裡也能生活的不錯。
三年後,天下臣民孝期一過,慕辰為了穩固朝堂,立了大兒子慕暄為太子。
朝堂上倒也是沒有反對的,此時的秦家早已經不是當初的秦家了,在京城也算是很體面的人家了,秦謙被外放了,蘇通也快要出去了,但秦翰還在京城翰林院。
這位先皇生前最後欽點的狀元郎,讓朝臣們也印象深刻。畢竟他至今都沒娶妻。
安氏為兒子的婚事愁的都睡不著,但兒子淡定的不行,讓她更上火。
前兩年的時候,劉姨娘病死了,安氏心裡倒是沒有波瀾,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都到如今的地位了,慕辰登基後,還封了二品的誥命給她,秦靈緊跟著也得了三品的誥命。
溫夫人也來京城了,他的兒子溫永,跟秦翰是一起的,當時也是前三甲,考了榜眼,如今也在翰林院。
夜間,慕辰來了坤寧宮,秦煙幫他揉了揉肩膀。
「陛下真的是辛苦了。」
「朕都習慣了,你今日可還好,那小子沒鬧你吧。」
說的是慕毅,他到了年紀要去讀書,結果死活不去,去年生了場病,已經耽誤一年了。
「還好,陛下放心。」
想到小兒子秦菸酒發愁。
「對了,珍兒今年也十三了,明年都可以定親了,陛下可有看好的人選。」
「朕可不想那麼早的就當外祖父,過兩年在說,再者這丫頭看著也沒想成親。」
宮裡有公主府,宮外也有,畢竟珍兒是慕辰唯一的掌上明珠,慕辰希望閨女能多開心一點,她冬日裡會住在宮裡陪伴父母,到了春日,秋日的時候就在宮外,有時候跟著小姐妹一起出去逛,很是開心。
秦煙也是這麼想的,他還把手上的鋪子給女兒分了幾個,讓她學著打理,小閨女在宮外的時候,比較方便,秦煙就把幾個首飾鋪子都給她了。
她也覺得女兒還小呢,再者小舅舅還沒成親,有什麼好急的。
「這馬上就要入夏了,今年咋們去避暑山莊。」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