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不料陳嬤嬤還未上前阻攔,花廳里便走進來一個挺拔人影。
徐顥人在國子監中,接到下人傳話,聽聞德平在府中挑選面首,登時被一腔妒火吞沒,理智盡失。
他驚怒交加,魂不附體,策馬疾馳回府,快步行至花廳,正瞧見一群面首對著德平搔首弄姿,動手動腳。
徐顥箭步上前,將四人一把推開,俯身將德平打橫抱起來,大步邁入內室里。
這郎君面色陰沉,來得快,去的也快,花廳中青紫藍橙四位公子面面相覷,如鯁在喉。
還是陳嬤嬤見多識廣,獨具慧眼,嗅到方才男女身上陳年醋味,不咸不淡地吩咐丫鬟婆子,“還請四位公子務必看緊自己的嘴,若是今日過後壞了長公主的名聲,本嬤嬤定一根一根薅掉你們的舌頭!來人,將四位公子帶下去!”
青紫藍橙四公子本來還憤憤不平,正要追問“那挺拔男子是誰,為何可以霸占公主”。聞此駭人之言,皆是捂唇擺手,表示今日就當從未見過公主真容。
陳嬤嬤滿意點點頭,瞄了眼內室里的床幔搖動,波瀾不驚地吩咐道,“屋中下人都隨我退下去,若無主子詔令,不得入內伺候。”
內帳里,徐顥將德平放到床上,俯身便吻了下去,德平猛地推開她,怒道,“你幹什麼?”
徐顥的怒火都在臉上,“敢問公主想幹什麼?”
德平“哼”了一聲,扭頭不看他,“是了!那些個貴女們年輕又貌美,我這個大肚婆是比不上了!你不是在給貴女教習課理嗎?回來做什麼?”
“無中生醋,”徐顥輕輕掰過她的臉,“德平,你誤會我了。方才那位貴女心術不正,一心接近,我後知後覺反應過來,以後不會再和她多說一句話。”
德平這才消了火氣,勉強道,“算你識相!”
徐顥俯身重重親她,語帶玩味,“不生氣了?那還要不要面首了?一下要四個,德平,你好本事啊!”
德平見男人秋後算帳,一個勁兒的往床角躲,“唔,徐顥,你敢這麼唐突我!明天我要去皇兄面前告狀!”
徐顥冷笑,“床榻之間的事兒,夫人也要告御狀?”
“你放肆!喚我殿下!”
“夫人。”
“喚殿下!”
“夫人。”
“唔……夫君……”
《大齊志》有載:
獻慶十八年九月初三,勇毅王謀逆,涼州為患,徐國公與兵部侍郎出兵平定。
十月十八,反賊圍京。帝纏綿病榻,東宮監軍,三軍列陣,裴國公出與戰,斬賊首。同日,帝崩,時年五十九歲,葬太陵,廟號神宗。太子即位,是為弘仁帝。
弘仁元年二月,誅反賊,夷九族。帝廣行恩政,免三年賦稅,大赦天下,特開恩科。自此四海承平,天下乂安。
三月,裴國公加封一等護國公,入閣行宰輔之權。徐國公加封榮國公。永嘉縣主加封永嘉郡主。德平公主加封德平長公主。
四月,帝與塔爾特首領律琰於額迭木會晤,簽定和約,百年為好。
弘仁二年,帝立京南尹氏之女為後,弘仁三年,尹後誕皇長子,立為太子。
一晃許多年過去,那場慘烈的戰爭已經化為青史中的平淡一頁,成為前朝往事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身上那種蓬勃的熱烈孤勇,歷久彌新,薪火相傳,走過歲月,跨過烽煙,斑駁於朱漆畫堂,令人仰之彌高。
從此,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他們攜手共赴山川湖海,看春花秋月,賞夏風冬雪,不懼面對往事,亦不懼面對未來。
第124章 番外二:國公爺養兒日常
半年後。
綴雲峰上楓林盡染, 火紅柿子已掛滿枝頭, 又是一年秋霜至。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烏木門從內推開, 走出一位穿著灰青色僧袍的女子, 她滿頭烏黑長髮,盤做一個素淨髮髻,上頭斜簪一支沉香木髮簪。
日月如駛,自從他去了之後, 一天又一天, 如水一般從指縫間偷偷溜走。
這方禪院落座在綴雲峰半山腰,山中雲氣飄渺,偶有渾身雪白,朱紅嘴櫞的仙鶴飛來,
院中有株碗口大的海棠, 三秋時節,正向隅而開。
她常常靜對海棠而立, 手握一串十八子小葉紫檀, 用平靜的語氣, 念完一整遍金剛經。
她在守一個人。
天道無常, 際遇難測,命運給她開了一個過於巨大的玩笑。
她親手為他穿上戰甲,卻沒等到為他卸甲的時候。
昨夜又生夢魘, 她又夢到當年。
夢裡, 她一朝從雲端跌落泥沼, 被抄家押入教坊司,他穩穩將她接入懷中,許她海枯石爛,許她一生一世,奈何希望之後,卻是更大的失望。
夢境急轉直下,沙場刀劍無眼,硝煙瀰漫,他捐軀山河。
她從噩夢中驚醒的時候,滿面殘淚,哽咽大哭如稚子。
她這半生經歷太多坎坷,因為他的庇佑,才得以看到一點點光亮,她時常想,也許是自己貪心,不該向上天奢求太多。
又是一年海棠花開。奈何,海棠依舊,斯人已杳。
她想起上戰場那日,縫在他雪白褻衣上胭脂色的海棠花,仿佛早早預示了一種不祥。
徐顥人在國子監中,接到下人傳話,聽聞德平在府中挑選面首,登時被一腔妒火吞沒,理智盡失。
他驚怒交加,魂不附體,策馬疾馳回府,快步行至花廳,正瞧見一群面首對著德平搔首弄姿,動手動腳。
徐顥箭步上前,將四人一把推開,俯身將德平打橫抱起來,大步邁入內室里。
這郎君面色陰沉,來得快,去的也快,花廳中青紫藍橙四位公子面面相覷,如鯁在喉。
還是陳嬤嬤見多識廣,獨具慧眼,嗅到方才男女身上陳年醋味,不咸不淡地吩咐丫鬟婆子,“還請四位公子務必看緊自己的嘴,若是今日過後壞了長公主的名聲,本嬤嬤定一根一根薅掉你們的舌頭!來人,將四位公子帶下去!”
青紫藍橙四公子本來還憤憤不平,正要追問“那挺拔男子是誰,為何可以霸占公主”。聞此駭人之言,皆是捂唇擺手,表示今日就當從未見過公主真容。
陳嬤嬤滿意點點頭,瞄了眼內室里的床幔搖動,波瀾不驚地吩咐道,“屋中下人都隨我退下去,若無主子詔令,不得入內伺候。”
內帳里,徐顥將德平放到床上,俯身便吻了下去,德平猛地推開她,怒道,“你幹什麼?”
徐顥的怒火都在臉上,“敢問公主想幹什麼?”
德平“哼”了一聲,扭頭不看他,“是了!那些個貴女們年輕又貌美,我這個大肚婆是比不上了!你不是在給貴女教習課理嗎?回來做什麼?”
“無中生醋,”徐顥輕輕掰過她的臉,“德平,你誤會我了。方才那位貴女心術不正,一心接近,我後知後覺反應過來,以後不會再和她多說一句話。”
德平這才消了火氣,勉強道,“算你識相!”
徐顥俯身重重親她,語帶玩味,“不生氣了?那還要不要面首了?一下要四個,德平,你好本事啊!”
德平見男人秋後算帳,一個勁兒的往床角躲,“唔,徐顥,你敢這麼唐突我!明天我要去皇兄面前告狀!”
徐顥冷笑,“床榻之間的事兒,夫人也要告御狀?”
“你放肆!喚我殿下!”
“夫人。”
“喚殿下!”
“夫人。”
“唔……夫君……”
《大齊志》有載:
獻慶十八年九月初三,勇毅王謀逆,涼州為患,徐國公與兵部侍郎出兵平定。
十月十八,反賊圍京。帝纏綿病榻,東宮監軍,三軍列陣,裴國公出與戰,斬賊首。同日,帝崩,時年五十九歲,葬太陵,廟號神宗。太子即位,是為弘仁帝。
弘仁元年二月,誅反賊,夷九族。帝廣行恩政,免三年賦稅,大赦天下,特開恩科。自此四海承平,天下乂安。
三月,裴國公加封一等護國公,入閣行宰輔之權。徐國公加封榮國公。永嘉縣主加封永嘉郡主。德平公主加封德平長公主。
四月,帝與塔爾特首領律琰於額迭木會晤,簽定和約,百年為好。
弘仁二年,帝立京南尹氏之女為後,弘仁三年,尹後誕皇長子,立為太子。
一晃許多年過去,那場慘烈的戰爭已經化為青史中的平淡一頁,成為前朝往事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身上那種蓬勃的熱烈孤勇,歷久彌新,薪火相傳,走過歲月,跨過烽煙,斑駁於朱漆畫堂,令人仰之彌高。
從此,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他們攜手共赴山川湖海,看春花秋月,賞夏風冬雪,不懼面對往事,亦不懼面對未來。
第124章 番外二:國公爺養兒日常
半年後。
綴雲峰上楓林盡染, 火紅柿子已掛滿枝頭, 又是一年秋霜至。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烏木門從內推開, 走出一位穿著灰青色僧袍的女子, 她滿頭烏黑長髮,盤做一個素淨髮髻,上頭斜簪一支沉香木髮簪。
日月如駛,自從他去了之後, 一天又一天, 如水一般從指縫間偷偷溜走。
這方禪院落座在綴雲峰半山腰,山中雲氣飄渺,偶有渾身雪白,朱紅嘴櫞的仙鶴飛來,
院中有株碗口大的海棠, 三秋時節,正向隅而開。
她常常靜對海棠而立, 手握一串十八子小葉紫檀, 用平靜的語氣, 念完一整遍金剛經。
她在守一個人。
天道無常, 際遇難測,命運給她開了一個過於巨大的玩笑。
她親手為他穿上戰甲,卻沒等到為他卸甲的時候。
昨夜又生夢魘, 她又夢到當年。
夢裡, 她一朝從雲端跌落泥沼, 被抄家押入教坊司,他穩穩將她接入懷中,許她海枯石爛,許她一生一世,奈何希望之後,卻是更大的失望。
夢境急轉直下,沙場刀劍無眼,硝煙瀰漫,他捐軀山河。
她從噩夢中驚醒的時候,滿面殘淚,哽咽大哭如稚子。
她這半生經歷太多坎坷,因為他的庇佑,才得以看到一點點光亮,她時常想,也許是自己貪心,不該向上天奢求太多。
又是一年海棠花開。奈何,海棠依舊,斯人已杳。
她想起上戰場那日,縫在他雪白褻衣上胭脂色的海棠花,仿佛早早預示了一種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