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輕時所結交的友人,也都早就已經升到爺爺輩兒上去了,閒暇時私聚,這些老朋友們年輕的時候不喜歡談及自己的兒女,老了的時候,卻是很喜歡秀自個兒的孫子孫女,甚至還看上了航海伯府裡頭新奇的玩具,像是什麼滑滑梯、攀爬架……圖紙全被這些老朋友要去哄孫子孫女了。

  就連皇上,也是個喜歡讓孫子們陪著的爺爺,皇子們在成年之後都已經出府了,皇孫卻是要進宮讀書,與太子的兒子是一般的待遇。

  魏遠就是這些小傢伙們的老師之一。

  不過這些就跟魏時沒什麼關係了,太師,顧名思義那是皇上的老師,而非是太子的,更不是皇孫們的。

  不過,他也不夠格能夠成為皇上的老師,兩個人算是君臣加朋友吧,在朝堂之上是君臣,但是私底下卻一直以朋友相處,魏時的很多想法在私底下都會同皇上交流。

  在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經提出過出海的想法,爾後,這也成為現實了。

  而在皇上登基了之後,魏時也確確實實有用自己的想法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位大靖朝的君主,比如女子書院,再比如鼓勵手工業的發展,再比如兵器研究學的建立……

  這一對君臣,莫說是在整個大靖朝的歷史上了,就是往前翻一翻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都找不出來有同樣的。

  就連退休那也是前後腳的事兒,魏時在六十五歲致仕,做了整整十三年的首輔,同樣也是在這一年,已經六十五歲的莊帝退位,成為大靖朝的第一位太上皇。

  無論如何,這兩位同歲的君臣,同時退休這事兒都值得在史書上記一筆,哪怕是孿生兄弟,可能都到不了這份上。

  不過退休之後,兩個人的選擇可就不一樣了,魏時選擇帶著夫人云游四海,忙碌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才有時間歇一歇,趁著身子骨還算好,想著四處逛逛,領略祖國的大好山河。

  已經退了位的太上皇,則是選擇繼續為大靖朝發光發熱,直接跑到了出海遠航的第一線。

  是的,此時距離大靖朝第一次出海已經過去四十一年了,因出海得以封爵的航海伯都已經致仕了,當年主推這個事情的太子,如今的太上皇,才終於有機會出海。

  一生活得都小心而謹慎,幾乎沒有出過什麼差錯的靖莊帝,也是在做了太上皇之後,才有了任性的權利。

  魏時則是寄情於山水,一直到六十七歲,才安穩下來,同夫人一塊去給女兒幫忙了。

  江南府,自古以來,才子輩出,人傑地靈,新建在江南府的女子書院,魏寧便是院長,為了這事兒,沈如風都申請了外任,婦唱夫隨來了江南府。

  魏時雖然沒有流傳於世的詩作,可畢竟也還是大靖朝唯一的大三元,文學功底不容置疑,名氣就更不用說了,除非是生活在偏遠之地的人,否則不可能沒有聽說過這位整整做了十三年首輔的一品大員。

  他入女子書院教書,這個消息一傳出來,不光登上了京報,各大府報都有刊載。

  劉楓同樣也是做了女子書院的先生,不過教的卻是箭術課,倘若再早個的十幾二十幾年,騎術課她照樣也可以兼任。

  第145章 番外(詩人的愛情)

  魏遠的出名,是從一首詩開始的。

  六歲的時候,一首《詠蘭》,便讓魏遠獲得了‘神童’的稱號。

  到了七歲,《十五月圓夜》再一次讓魏遠名聲大振。

  普通人的六七歲,不過是背詩罷了,屬於魏遠的六七歲,卻是已經開啟了他在詩壇上的征程。

  從狀元郎之子到航海伯之子,再到首輔之子。

  不得不說,魏遠一直都站在父親的肩頭,即便是什麼都不做,那也是能夠錦繡榮華一生的。

  可這樣一個看似生活在富貴窩裡的人,卻有著悲天憫人的心懷,有著著眼天下的氣度,失憶才能夠寫出那麼多波瀾壯闊的詩篇來。

  有的是歌頌大好山河,有的卻是記錄人間疾苦,還有一些單純用來抒情的詩作。

  跟歷史上大多數的詩人比起來,魏遠的一生太過平淡,出生在富貴窩裡,從小到大也沒受過什麼曲折,父親仕途平坦,父母感情恩愛,一輩子就他這麼一個兒子,考科舉也不是屢試不中的命,而是平平坦坦,從未落過榜,而且還是以狀元郎的身份走入仕途的。

  仕途之路就更是平坦了,得益於有一個好父親,官場上沒幾個人給他下絆子,而且在靖莊帝跟前,他是親近的子侄,到了靖康帝那裡,他是從小就認識的友人,跟頂頭上司的關係這般好,就算是有人為難,那也是不用怯的。

  不過跟航海伯比起來,魏遠的仕途就沒有那麼多波瀾壯闊了,他在詩壇里是一顆不能夠被人忽略的明珠,但是在仕途當中,只能算是一個有好運加成的普通官員罷了。

  從二十三歲入仕途,到五十九歲致仕,從正六品編撰,到正三品禮部左侍郎,仕途路之路說不上有多精彩,但是跟大多數詩人起起伏伏的官場之路比起來,這絕對是順利而平坦的。

  由此可見,一輩子都在富貴窩裡的魏遠,真的跟歷史上那些同樣有名的詩人們不一樣,這一生太過平順了。

  而且這位詩人的愛情,也跟大多數的詩人不一樣。

  從古至今,多少詩人曾經寫下膾炙人口的愛情詩篇,其感情多是悽美的,有為青梅竹馬所作,有為在身旁紅袖添香的妻子所作,有為嬌美的妾室所作,也有為故去的亡妻作詩的,還有為討未婚女子歡心所作的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