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份帶來差距,日後等太子登基了,兩個人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昔日的好友就只能以君臣相處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好失落的,早在跟太子相交之時,心裡邊就已經是有這個準備了。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君王會死,君王的兒子會繼承皇位,這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在得知太子建國這個消息的時候,魏時心裡邊兒就隱約想過這個事兒了。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另一個人的死亡。

  就在魏時回京的第四日,親近的長輩和故友都還沒拜訪完,去工部當差也才不過一天,江佑府那邊的消息就已經過來了。

  父親死在了杏花盛開的三月,人走得很是突然,本來還好端端的,為了慶祝族學裡頭有三個孩子過了縣試,大早上人就喝得醉醺醺的了。

  去學堂的路上摔了一跤,人就沒能再醒過來。

  這信是大伯寫的,寫信的時候遠哥兒還沒有到江佑府呢,甚至老家的人都還不知道遠哥兒高中狀元的消息。

  父親已經快要七十歲了,在如今這個年代算得上是高齡,可是身體素來都很好,那麼愛惜自個兒的一個人,平素是很少醉酒的,幹什麼事兒都惜著力氣,說佛系也好,說不求上進也罷,做子女的總歸是不能過多的評價自個兒的父母。

  魏時沒想過父親會在今年就去世,相比之下,母親的身子骨那才是真不好,這兩年沒少尋醫問藥,兩個人差不多的年紀,他以為父親會活得更久一些。

  這跟看見當今衰老病重還不是一回事兒,若說敬重,他更敬重的自然是當今,可是父親……

  縱然往日他對父親多有埋怨,一直都覺得對方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一個不合格的一家之主,甚至還是一個不合格的知縣。

  但到了如今這個時候,想起來的又全都是對方的好了。

  父親也並非是不管他,十歲之前,父親偶爾也會過問他讀書的事情,開蒙上學的私塾也是父親找的,甚至他頭一日去私塾的時候,也是跟著父親過去的,而並非是管家。

  而在十歲之後,不管是裝可憐還是怎麼樣,父親也終究沒有扔下他不管,私底下也背著母親拿銀兩給過他,後來他在京城娶了夫人之後,也曾寫信給父親討要家用,父親當時是寄過來了三百兩。

  祖母去世以後,他們父子二人的聯繫明顯比往日多了很多,信裡邊兒也開始有了溫情的話語。

  魏時從未想過,在得知父親死訊的時候,他已經快是不惑之年了,可居然還會難過到淚如雨下。

  大概是自己做了兩個人孩子的父親之後,心也跟著軟了吧。

  第142章

  得,回來京城還沒幾日呢,工部左侍郎的位置還沒坐熱乎,就意味著要回鄉奔喪了,同時按照本朝的守孝制度,魏時還需要丁憂三年。

  好在是兒子不需要丁憂,雖然也有一年的孝期,可只要守住孝期里的規矩即可,無需上摺子丁憂。

  讓劉楓煩惱的是,守孝一年,就意味著兒子的婚事要往後再推一年,一年以後,可都已經二十三了。

  “二十二歲跟二十三歲也沒什麼區別,夫人沒必要擔心,遠哥兒的婚事哪用得著犯愁。”

  他就來了京城才幾日,在拜訪長輩顧家的時候,就遇到了好幾位要做媒的人,可見這婚事是不用操心的。

  世道對男子可比對女子寬容得多,甭管是二十三歲,還是三十三歲,能夠做出一番功績來的男子,想要一樁好婚事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像女子,在世人眼中仿佛都是有花期的,過了花期,無論模樣與否,家世與否,好似都已經凋零了一半。

  劉楓在這件事情上,一直就不能跟他們父子倆想到一塊兒去,尤其是夫君,像他們這個年歲的人,差不多都已經做了祖父祖母。

  她瞧著也眼饞,尤其是回到了京城以後,之前跟她年齡相仿的女子,原本成婚就比他早,膝下孫子孫女都一串兒了,她這邊兒還沒影兒呢。

  可不得眼饞。

  劉鈺跟紀氏,不光做了外祖父和外祖母,還已經是祖父、祖母了。

  不過這兩口子,感情是真回不到從前了。

  也說不上來到底是誰的問題,兩口子的事兒,外人也不好管,爹娘年紀都大了,早就已經不在京城呆著了,致仕以後就單獨搬到城外莊子上去住了。

  搬回京城之後,她也見了青娘,這孩子脾氣性格跟紀氏差不多,不過並沒有紀氏幸運。

  別看劉鈺現在跟紀氏感情不怎麼樣了,可是剛剛成婚的那十幾年,兩個人的感情可好得很,劉鈺那時候待紀氏極好的。

  哪怕兩個人感情淡泊以後,劉鈺也沒有納妾,只是不像往日那般熱絡了。

  青娘也是嫁給了讀書人家,夫君去年剛剛考中了舉人,不過今年的會試並沒有參加,想來也是打算多準備幾年,名次再往上沖一衝,就跟遠哥兒一樣,如果不是多等了這三年,肯定考不來這狀元。

  青娘的夫君,雖說還未入仕途,可已經早早的納了一房妾室,還生下了庶子。

  跟紀氏當年比起來,那肯定是不夠美滿的。

  ——

  甭管怎麼著,京城這邊還是送走了剛剛回來不久的航海伯。

  對於江佑府,魏時跟劉楓已經很久沒有回去過了,但是對於白姨娘和魏寧而言,卻是頭一次去江佑府。

章節目錄